舒适度成瘾导致的。
人们会本能的喜欢去做熟练度高的事情,而惧怕陌生感。
熟练度高,代表做起来心理上没有畏惧感和不安感,思维也无需艰深,很容易产生擅长的的感觉,也很容易在熟悉环境和对象交互中获得情绪收益。
因而就会不自觉的将绝大多数精力投入进去。
而多数人,从小收到的训练、教育,乃至可以观察到的案例,只有战术性的各种小事情,且大多是短期反馈的,几乎没有战略思维的训练和长期主义的视角。
比如,训练怎么做题,做卷子,每次决策或者考核,最多也就两小时。
比如,观察父母之间的交流,也多数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或者偶有情绪宣泄和仪式感,最长也不过是持续几天的闹别扭。
那么,十数年下来,人就在战术这方面很熟练,并且会误以为在战术上的纠缠、细枝末节的精益以及所谓的深思熟虑,可以对自己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提供巨大的优势。
其实,即使在战术精益最完善最有效的高考层面,战略上的设计、选择,以及学习原则,都比细节的不断琢磨,要重要的多。
但大家不知道的。
大家不知道博弈的真相是,20%左右的主要因素几乎决定了胜率,而5%甚至更少的战略决策决定了胜率区间。
(战略)选择远大于(战术)努力。
他们反而会沉迷在那80%的,实际上对长期成果价值非常可疑的部分,去雕花,去斗争,去纠结,去精算(也就是斤斤计较了)、去展现、去攀比、去维持自己很善良很正义的人设。
因为他们被训练的擅长这个,并且以此为乐,以此作为自己的主角化的基础。
算力,就被用在这种广泛的战术意义的计算和交互上,而且随着时间增长,熟练度越来越高,越来越觉得自己擅长。
那么年级大了以后,他们还会把自己这种「擅长」,当成宝贵的经验,教给下一代,或在网上著书立说,美滋滋的传授心得,从而获得了更多预备役笨比的倾慕和夸奖,并被视为榜样。
于是就完成了笨比的代际传递,大家继续纠缠于八卦、算小账、社交小手腕、伪装有自尊、好面子以及战术性精益做题。
等到需要在大事情决策的时候,怎么办呢?
不熟悉、没见过、不知道、没谱。
那就找各种雪峰去问呗,实际上是一种开盲盒,因为即使是高端版雪峰,给的很多建议也是笨比战斗机版本,不能脱离这个范畴。
而且,很多为了不花钱白嫖,问的还是最低配版本雪峰,或者干脆,「大家都这么说,错不了」。
能靠谱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