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这是一副得了第一的书法作品,而且是区一级的比赛,好在哪?

2017-09-13心灵

谢邀。在解读这幅字之前,我们需要厘清书法中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巧」、「拙」、「美」、「丑」之间的关系。

自傅山提出「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后,随着书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当代人对于「巧」、「拙」、「美」、「丑」这四个词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误解。

由于审美是很主观的事,一些人在面对书法作品时,往往会「屁股决定脑袋」,在巧拙美丑这个问题上走极端。

比如A是个书法爱好者,受成长环境、教育等因素影响,偏好精巧、妍美一类的作品,在接触到更多与自己看法相同的观点后,越来越坚信自己的审美是「正统」,进而排斥追求粗犷、古拙一类的创作;

再比如B是一个偏爱粗犷、古拙一路的书法爱好者,在不能全面、理性看待书法的情况下,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审美很高级,能够「看到书法中更深层次的美」,不屑于精巧、妍美一类的作品。

当A和B顺着自己的思路越走越远之后,会各自进入极端的状态——当A看到追求古拙的作品时,会直接下「丑书」、「怪书」的定论;当B看到追求精巧的作品时,会不假思索地评价「俗」、「低级」。

这种状态是需要避免和警惕的,因为这是极端的、 根据审美追求评判作品水平的 状态,就好像吃菜,一个人爱吃辣,当看到一盘糖醋排骨时,可以觉得它不符合自己的口味,但是不能直接评判这是一道失败的菜,进而认为烧这道菜的是一个很烂的厨师;同样,也不能评判一盘过期15天的辣椒炒肉一道好菜,仅仅因为自己爱吃辣而这盘菜里边全是辣椒。

甜、辣是口味问题,好不好吃是终究要看原料的新鲜程度,以及厨师刀工、火候等技术水平;同样,巧、拙是书法中的两种审美追求,作品是好是坏是美还是丑,与书者水平有关,与追求无关:

在我看来,一个对书法审美持客观、全面态度的人,眼中应该有四个象限,巧拙与美丑可以分别搭配,而不是这样:

或者这样:

眼中只有两个象限,说明对书法的审美是不全面的、是「残缺」的。无意冒犯,但是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下的很多答案就是建立在这种「残缺」的审美上的。

具体到题主给出的这幅字:

我认为这幅字应在这个象限:

也就是说,我认为这是一幅追求稚拙,但是水平不高的书法作品。

巧拙与美丑的问题说完了,接下来说第二个问题:

想达到稚拙的效果,在过程上有主动与被动两种方式。被动的,多是不擅书写的人无意中表现出了稚嫩的趣味,比如,一位朋友曾晒出刚上小学的女儿的「作品」:

而在多数情况下(包括这篇答案中),我们默认今天达到稚拙效果的书家,他们在书写过程中是要主动用心思考、经营、安排的——书法创作中的「拙」是用心得来的,这种用心程度甚至不输于很多追求精巧的书家。

题中的这幅求拙的作品也同样,作者在努力尝试表达出古拙、稚拙的意趣,并不是如上图小姑娘的字,「偶然得来」或「随意为之」。

两个问题说完了,我的结论也出来了—— 这是一幅求拙,但是水准不高的作品,水准不高的原因在于,作者在对于书法中「拙」的认知、思考不够深入;在具体每一笔的表现上,每一个字的经营、安排上,尚未得法。

只给出这样的结论,大家肯定是无法信服的——说人家不深入、不得法,依据呢?

接下来我就简单讲讲书法中的拙应如何追求、表现。篇幅有限,我们不谈一幅完整作品,只说单个字如何求拙。

一个字由两个要素组成:点画、结构。

求巧的字,点画要完整、精到,一个笔画需要做好起、行、收每一个动作,还要照顾到最终的形状,比如赵孟頫的楷书:

如果想写出拙的效果,就需要在点画上「粗放一些」,不要过于关注细节形状,甚至要偏于粗犷毛糙,这种点画审美多源自于古代的摩崖石刻,比如杨淮表记:

石刻拓片的效果可能不够直观,我临摹了几个字:

关于「求拙时线条如何处理」,结合题目中的作品谈两点我自己的体会。

首先,「不注重细节」不代表「抹杀所有特点」。在写这张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在意每一个横的起收笔形状,但是很努力尝试抓住它们各自的形态和动势:

追求稚拙,要在线条上尽量简化,但同时心里要清楚有哪些元素是必须表现的,而不是「一股脑把所有都放掉」,题图中的很多点画过于简单,连最基本的角度、弧度都不尝试丰富变化,这样「火柴棍」似的点画过多之后整体效果会显单调:

另外,写这一路作品难免要用到枯笔,但是在用枯笔时需做到「墨色虽淡笔力不虚」,当笔毫含墨量不足时,难以恢复弹性,与纸面摩擦力不足,本来应该「写出来」的线条很容易变成「蹭出来」的,便失了神韵。我临摹的这篇中一个枯笔的竖就有笔力虚弱之嫌:

而题图作品中的一些粗重转折,则是直接把笔按到底在纸上扭蹭了:

枯笔本身的存在是为了给作品增添轻松、散淡的感觉,有助于对拙的表现,但是当枯笔无力,就会让人觉得软、弱、随便,这是这幅作品线条中的一个明显问题。

线条说完了说说结构。

我常说书法的技法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对比与统一」的矛盾,从结构的角度来说,在保证统一、稳定的基础上,一个字的对比越丰富、越明显,越容易给人精巧之感,比如我写一个「蓑」字:

在写的过程中,我穷尽所能在结构上做对比。

比如所有左右对称的部分,我都试图通过长短、斜正、直曲对一左一右进行对比区分:

又比如我会尽力营造疏密对比,并且在疏密关系上划分出三个层次(红框中最密、蓝框其次、绿框最疏):

再比如通过笔画的长短对比形成变化多样的外轮廓,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一处是对齐的:

求巧,要在统一稳定的基础上丰富对比,那么求拙,自然要削弱对比追求一致性,比如尽量减少一些细节的对比,把疏密关系也做得简单些:

比如上下笔画尽量长度相同、对齐,形成平整的外轮廓:

甚至外轮廓干脆弄成方的,疏密对比也几乎完全舍弃:

由巧入拙,无非是在结构上把斜正、疏密、长短、曲直等元素的对比尽量压缩,压缩得越狠,效果上越拙。一般来说,我们习惯的书写方式是「拉开对比」,所以求拙时最终写出的字,结构上与常见的楷书结构有所不同,通过我刚才的举例大家多少应该也能体会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结构与寻常楷书不同」是求拙的结果,而非求拙的方式,这里边的逻辑必须搞清楚—— 因为求拙,所以写出的结构与寻常楷书有异,但不可反推「在写字时尽量把结构处理得奇怪、特异,就是求拙、就能求拙。」

题图作品中的「蓑」字(这个字写错了暂且不提),在处理结构时有意去采用拉开横画间距、撑开每一笔的角度的方式,最终的效果是每一横的间距都不同,每一横的角度也不同:

这种结构的处理方式确实少见,因为会显得整个字很凌乱、松散,是一种失败的方式。这篇字绝大部分结构都是相同的问题,如「穿」、「叶」、「微」、「殷」等字:

透过这些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进行结构处理时,貌似把「和普通的楷书结构不同」当作求拙的手段,没有从书法本身的原理和规律着手、尝试找到合理的结构处理方法,而是把每一个笔画都孤立看待,通过夸张的长短和斜度变化去营造一些怪诞的、不常见的结构效果,最终导致很多字非但不拙,反而笔画之间断了联系,结构松散。

简单谈完结构,再结合之前对点画问题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作者这幅字的问题:点画形态过于简单、枯笔乏力,结构怪异而松散。

这些问题源自于作者对「拙」或者说对书法本身的理解存在偏差——看到线条的简化,忽略了基本的特征区分:

希望用枯笔表现自然的效果,忽略了用笔最基本的力量:

追求特异效果,没抓住结构上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律:

作者看到的:简化、枯笔效果、结构的特异;

作者忽略的:基本的特征、内在的笔力、原理与规律。

学习书法,不能停留于那些表面的、一眼就看得出的;要学会思考挖掘那些深入的、不易被发现的。

与诸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