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希望别人共情自己,自己却又对别人的痛苦置若罔闻?

2025-01-06心灵

声明:这篇读起来可能比较难,算做有效精神分析的一个例题吧,不喜欢严肃讨论的读者,可以跳过。

【原发自恋】持续到成年期所导致的(表征的)自私。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原发自恋】源于婴儿时期的心理状态,婴孩对母亲及其辅育经验的我、你未分化。终生保留弥漫人格所有层面的基本自恋张力的直接遗迹,而分化出两种形式 :【自恋的自体】(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

用非学术语境来进行延伸解释的话,

【原发自恋】源于婴孩在被养育时,各种需求都期待被【养育者】(通常是母亲)所维护和满足,并且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的渴望和需求,看成【养育者】自身的需求,从而抹杀了两者之间人格的独立性,没有分化出自己的独立性。

在其作用下,为了使得自己的需求保持与母亲需求的一致性,婴孩会非常关注母亲情绪与自己的一致性,并试图通过各种表现维持或控制这种一致性。

【原发自恋】的发展非常复杂,篇幅和时间有限,这里仅表述与本题目相关的情况。

当婴孩经过长期测试(比如哭闹后求抱抱、比如在母亲关注其他事情而忽略自己时,做出一些巨大声响),确认自己的母亲是可被自己控制时,婴孩会默认,自己对外界的他人的需求,是理所应当被无条件满足的,就会产生很强的安全感,以及一种对情绪交易(即违背自己情绪的付出,来换取收益)的厌恶感和损失感,此时【自恋的自体】、【理想化的双亲影像】、【安全感】和【对外界人物本身情绪的忽略】等等就达到了顶峰。

这通常在3岁以前的阶段。

那么,在后续的教养中,良好而健康的原生环境,可能会逐步的让孩子发现,没有交易的社交行为可能仅限于特殊情况,而不是普适的,以及控制母亲情绪在脱离婴儿期之后,变得边界感非常明晰,那么一部分孩子就会为了维护【安全感】,而被驱动去进行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即获得情绪交易的意识,并明白与养育者之间的人格共有是不现实的,也并非一致的,那么【自恋的自体】就可能会在上述因素下,变得独立而弱小,而积极进行社会化的探索。

但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其他情况。

孩子有可能由于不当的原生环境,或者产生了创伤,而聚焦集中于养育者(或上位者)对自己的加害权,此时,孩子视角中,双方的人格仍然是共生的,因为自己与对方情绪不一致就会遭受惩罚,而上位者本身在潜意识中有强者的标签,在角色上,共生人格就变成了,自己处于弱者而需要不断保持与强者一致性的一种附属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自恋的自体】其实没有消失,只是自恋的主体性变成了强者本身。

那么【原生自恋】就会一直保留下来,对(养育者、上位者以外的人的)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的能力即使存在,也会被潜意识划分为,相比【自我感受】而言,无关紧要的事情。

这些孩子的成年版本,就会对朋友和其他(非强者)亲密关系,有一种婴孩时期遗留的,你们应该被我的情绪一致性,但你们的情绪我不关心的状态。

其中相对严重的,也可能产生人格障碍或其他心理症。

(强调一下,以上只讨论了题目相关的情景的精神分析路线,其他路线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以上。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