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如何治愈回避型依恋?

2020-02-29心灵

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我想谈一谈「依恋」。 因为我们在婴幼儿期和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成人后如何与他人互动,也对我们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状态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一个「依靠经验发展起来的、需要体验的、需要实际互动」的流程, 是在养育者(通常是母亲)根据婴儿的情绪线索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依恋关系一旦建立,就趋向于稳定且不易改变。

如果父母能够对婴儿的情绪有及时的反应,并做出恰当的回应,孩子得到比较好的照顾,就那么这个婴儿更容易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往往表现的状态是:母亲在身边会尽情玩耍,母亲离开时会比较苦恼,母亲返回时会亲近母亲寻求安慰。当ta长大成人后,ta更容易高度投入到关系中,也会拥有比较长期、稳定的关系。在亲密关系中,ta既能享受在一起的时光,也能享受独处的时光;在与其他人相处时,ta更能够共情和给到他人支持;受挫时也懂得寻求支持,面对冲突有弹性的反应。

而回避型依恋者的形成,源于婴幼儿期和养育者建立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类人群的母亲通常表现出:没有耐心、对婴儿不敏感、对婴儿表达出负面情绪、拒绝身体接触等现象。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往往表现的状态是:不论母亲在不在身边ta都专心地玩,在母亲离开时不受影响,母亲返回时也无特别反应。当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在恋爱关系中,另一半可能会觉得ta不够投入,却对另一半的要求较高;在分手后,另一半可能会觉得ta「没有良心」——ta没有感到特别的伤痛,很快能从状态中走出来;在感情受挫时,回避型依恋者也比较容易退缩。

回避型依恋者内心深处住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在婴幼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和照顾, ta的渴求就是有一个人像母亲似的回应ta照顾ta,但是,源于自己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使得ta又很难跟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所以回避型依恋者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个是亲密恐惧(Fear of intimacy)。他们会发出「我觉得你的喜欢/爱对我来说太沉重」的表达。他们渴望被爱,又拒绝被爱。在刚接触时,甚至给人相反的感觉:热情。但进入关系,你会明显感觉到他们的疏离和冷淡,甚至感觉怎么都走不进他们的心里。

这是因为,回避型依恋者对情感浓度的感知和我们不同。在我们心里亲密度正处于30%阶段的情感,在ta心中可能已经高达90%,这让ta感到恐惧,想要逃离。

第二个特征是假性独立(Pseudo- independence)。

他们看似独立且强调独立,但实际上他们真的不需要深度联结的关系吗?不是的,只是他们压抑了自己对关系的需求而已。因为他们害怕产生依赖后,自己没办法维持关系或无法保证对方会一直对自己好。为了避免受到伤害,他们对自己说:「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喜欢孤独的感觉」。

虽然依恋关系形成后很难改变,但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努力修复。 在修复过程中,没有压力的稳定关系、同理ta的心情并给予肯定回应、100%的耐心和包容、持续稳定地对待、给予ta足够的适应和调整时间,是回避型依恋者最需要的。

在与回避型依恋者相处出现矛盾时,很多人都以为改善问题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法,面对他们的逃避和远离,我们往往会追着不放,就像猫追老鼠一样,他们跑的越快,我们追的越紧,因为我们很希望「改善」这种模式。

然而,一味的想要改善表面的问题只会让彼此关系恶化,给回避型依恋者带来压力和束缚,反而造成反效果。 比起改善问题本身,我们更应该以稳定依恋为优先目标:回应回避型依恋者当下的需求,努力改善依恋形式,确保依恋关系的存在,并且稳定它。 只有拥有稳定的依恋关系,依恋才会随之稳定下来。

保持适当距离感,给对方舒适的空间感,会给你们的关系带来舒适,因为 回避型依恋者需要独立的空间来适应和建立亲密关系。 留足时间与空间,会让回避型依恋者更好地调整「自我世界」的适应能力,也有空间让他慢慢改变「亲密伴侣是外人」的认知。

另外,当他们要缩回自己的壳中时,首先应该给予信任和尊重。这种信任是对两个人关系的信任,从内心里相信恋人的回避并不是来自于不爱,而是ta需要一定的独处来感到安心。

当他们不想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时,正确的方式是「替他们表达」,你可以替ta表达ta内心可能会有的想法,你可以采用「询问+表达」的方式:你是不是这么觉得…?将对方的角色转化为倾听者,降低沟通压力,才能使沟通正常进行下去。

在与他们沟通和相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到:同理ta的心情并给予肯定的回应。简而言之就是: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尽量对回避型依恋者说「没有关系,你是OK的」,给ta提供「哪怕任性也没关系」的权利,并避免质问或责备。

图源于网络,侵删

总而言之,回避型依恋者的亲密关系处理,往往很有难度,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认知、充分的耐心和包容、持续稳定地对待。当然,最快捷的途径其实是找一位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去寻求帮助,同时不断地自我学习成长,更好地更深度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