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从娱乐新闻看世界:网红逻辑冲击政治,萌化叙事击中心灵|专访

2024-09-13心灵

界面新闻记者 | 潘文捷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人人爱吃瓜。但为什么我们在讨论八卦的时候总是放低声音,好像在做不道德的事情?如果吃瓜真的不好,为什么每个人又都忍不住参与讨论其中?从这样的问题出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闫岩发现,对于平平无奇的八卦,人类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新闻学家和传播学家已经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娱乐新闻小史: 从讲八卦到流行文化的诞生】就是她写下的一部关于八卦新闻的专著。

吃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闫岩认为,八卦是人性的一部分。然而,随着 工业 时代个体的原子化,人们被剥夺了刺探他人隐私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 「名人八卦」成为了一种被制造出来的商业需求。娱乐明星成为商业八卦的主题,这群被制造出来的人靠别人的关注而生活。

在书中,闫岩把明星分为电影明星、电视明星、真人秀明星、网红,每一种明星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特性。在当下,社交媒体围绕着个体运作,网红产业影响力日渐蓬勃,网红文化也正向传统名人领域与社交文化领域「殖民」。闫岩看到,围绕着私人事务的亲密性公共领域往往依赖于「帮亲不帮理」的家庭化的情感规则来运作,所以粉丝们会用狂热的私人情感取代事实、伦理、法度等公共事务的基本衡量原则。不仅如此,饭圈逻辑也正在向其他领域渗透,「把网红之外的公共领域也拖入了这种前现代的非理性之中。」

01 八卦 之于人类社会是一项 恒久存在

界面文化:在 【娱乐新闻小史: 从讲八卦到流行文化的诞生】中 你谈到,娱乐新闻的前身是八卦。我们该怎么去理解八卦,它似乎是一个负面的词汇。

闫岩 :八卦是闲聊、传人瞎话和碎嘴子 ,是 对于缺席第三方的评价性信息,是对自我周围相关信息的监测和传递。无论这个八卦是好的、坏的、重大的、琐碎的,一旦我们向第三方谈论这个问题,实际上都是向不知情者宣示权力。我知道而你不知道,我向你讲 八卦 ,显示 我消息灵通。

【娱乐新闻小史:从讲八卦到流行文化的诞生】
闫岩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

这涉及到八卦的社会功能。八卦不是技术性信息,不负责告诉人们如何制作陶罐、石 等,而是社交性信息和社会性信息。 它的 功能是让人们知道如何生活。掌握非生产性信息对人至关重要:谁人升迁, 谁人 得势, 谁人 失势,谁要当下一任酋长 …… 这种事关 生存,站错队就会死。【小李飞刀】里有江湖百晓生, 对江湖掌故如数家珍;当今各个 圈子里也会有消息特别灵通的人,对谁从哪里来、师承是谁、与谁关系好、与谁关系不好等信息了如指掌。现 鄙薄这种行为,是因为信息时代足够发达, 作为独立 个体 的人可以在工业 时代生活 下去, 不需要关心别人的身世和八卦,也不希望 别人打扰 。可是 古代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需要知道村子里其他人的各种掌故,才能在一个熟人社会 生存下去。因此,八卦的恶名源于工业秩序对乡土社会秩序的褫夺。

过去,人们生活在村子里。八卦的 对象就是熟悉的身边人。 如今大家都生活在城市中,城市广袤, 我们对其他人来说都是陌生人。 我们 需要 通过讨论共同知道的人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习得社会规则。名人就是这些共同知道的人 我们谈论共同知道的名人来习得 诸如 不能出轨、不可偷税漏税、不可以口不择言 等社会规则—— 这跟农业社会中人们谈论 邻居的短长是一样的。 八卦 之于人类社会是一项 恒久存在,只是在工业社会,名人承担了八卦对象的最大基数,也最大可能地承担起八卦的公共功能。

界面文化:你在书中谈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纯娱乐新闻挤占了用于严肃新闻的新闻版面和播放时段。大部分人就是很喜欢看八卦,也有人对文学和严肃内容的关注度下降表示可惜,你怎么看?

闫岩 :这是由于媒体的普及让文明的边界不断下沉。过去有人批判 知识分子 言必称希腊或 三皇, 那时 文字是 属于 精英 ,只有贵族会阅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 埃及、 希腊甚至启蒙时代,人们设想的民主国家只对精英开放,奴隶、女人和小孩 既没有投票权也没有选举权, 精英的权力 始终 为一小撮人掌握 。随着 工业革命 的到来,平民阶层崛起; 女性主义运动兴起 ,赋予女性权力; 废奴运动 解放了奴隶 ,赋予 奴隶权力…… 权力的边界不断向非精英群体敞开。

在有通俗报纸之前,底层 休闲 生活 方式只有 说书人、秧歌戏以及闲聊天。有了通俗报纸之后,底层进入了一个原本不被允许的文化世界 ,得以通过通俗文化的视角了解世界 。在电视时代之前,只有识字的人才可以进入文明世界,而文盲不可以。有了电视和广播之后,文盲也可以 了解时事新闻 可见 随着媒体的日益大众化,文明的边界 不断扩大。

现在人们的怀念互联网早期,是因为当时上网费用昂贵, 只有大城市、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才有 条件接入互联网。 打字也需要 学习和 练习。那时玩互联网的都是全球精英。现在技术越来越普及, 手机 、互联网 宽带 移动流量资费 越来越便宜,人人都可以 接入互联网,那 必然有更多 相对来说 低教育和低文化程度的人参与到 网络 世界中。精英们就会不高兴,认为现在的 网络世界 乌烟瘴气,不实信息、谣言和八卦泥沙俱下,短视频快速的流量夸张地吸引眼球。这当然是值得哀悼的。 但这只是精英的视角,那些因为 社交网络和短视频而接入互联网的社会大众 可能 不这么看。普通人有普通人看待自我和社会的视角,必然和精英视角不同。 精英群体自有自己 当发出 的哀悼,这也是他们应该做的,但这不应该是全部。

闫岩(受访人供图)

02 时代文化下行,催生 个人化、琐碎化、萌化的叙事

界面文化:你在书中提到了娱乐化渗入严肃新闻的现象。奥运期间,一些体育采访被质疑提问奇怪、内容无聊,你认为是否是因为娱乐化的元素渗入其中?

闫岩 我觉得这不算是「娱乐化元素的渗入」。 体育在中国并非核心产业,在常规报社中,体育 并非核心部门 在这个 非核心部门中 ,奥运会的项目也远非 核心产业。商业化更发达的行业 例如足球和篮球更容易催生巨大市场, 进而发展出相对 成熟 的记者资源, 中国知名的 体育记者 几乎 足球 记者 。只有在奥运时人们才会对这些小众 项目 巨大关注,但大众的关注也是一种吃瓜式的关注 绝大多数人搞 不清楚全红婵的207c是什么,不清楚抓举与挺举的技术差别,甚至不清楚气步枪和气手枪的差别。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即使 各大媒体的 体育部记者 而出 ,也无法 在一夜之间成为每一个 项目 的专家

虽然这不能算作娱乐化入侵严肃新闻 的例子 ,但 可以视为新闻专业性衰退的例子 体现出 前方记者 没有足够的专业精神,该做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我认为 不成熟的体育新闻产业和不够专业的体育新闻记者 双方可以打五十大板。

界面文化:如果说此次奥运赛事的报道并非娱乐化入侵精英文化的例子。那么我们新闻的萌化是否是一个例子呢?比如我们把武汉称为热干面,建造方舱时大家在直播间给吊车起名字。

闫岩 :批评和观看的人并非同一批人。雷神山和火神山有几百万人在线观看。知识分子批评他们,值此国难之际,你们还在 加油小黄 隔江犹唱后庭花 。知识分子总是在大声疾呼,是因为他们不仅关注当下,还担心滑坡效应 ,担心 如果今天可以萌化, 明天就可以 弱智 化, 长此以往 公共空间便 严肃 可言。一切事 都可以被戏谑、萌化、扮可爱 长此以往文化的骨骼将不复存在。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采取这样的文化态度?或许会有更大的环境因素。例如在经济下行时,当 社会从自由主义的高歌猛进下逐渐冷却时,萌、软等保守主义的边流便容易率先回潮 。因此 这并非一个人或一群人的问题,而是时代文化的整体下行总会催生出这样的状态。 不唯中国如此,全球 文化都体现出这样的个人化、琐碎化、萌化的叙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3 消费者看直播,是为另一个自己买单

界面文化:很多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很想成为网红。对此你有了解吗?

闫岩 :人们只是希望从事一项既赚钱又不费力气且能满足虚荣心的行业, 各个时代 都是这样。网红 这个产业有太多 光环、 金钱、知名度、 而且是自由职业,符合年轻人对不上班的渴望。 其实任何行业都遵循「二八定律」,奋斗到头部非常困难。我的同事董晨宇 有一个调查, 时间内他跟踪 调查的 几十个主播 都放弃不做了。这个行业远远比人们想象的残酷得多 的多 一个产业张开双手欢迎你来时,必然会欢迎更多的人来当炮灰。 这个行业 并不比其他行业轻松。

界面文化:你在书中提到,真实性是网红的核心资产,而网红的唯一产品是真实自我。因此一旦网红被证明造假,人设崩塌,粉丝就会感到背叛。我关注的一个游戏博主是单身人设,当粉丝发现他不是单身,且作风很有问题,他就塌房了。可是对游戏博主而言,不应该以游戏视频的好坏为标准吗?正如卖货的李佳琦塌房了,但我们不是应该以卖得便宜为标准吗?

闫岩 网红作为一个市场模式,核心不在于卖哪个品类的产品,而是网红 这个产业模式本身,其核心资产就是真实性。 互联网本身 自带 平等 主义光环,当我打开手机看直播,我假设看到的就是主播本人, 没有 经纪人、经纪公司、化妆、打光以及美颜灯,只是在与你交谈。 网络介质本身就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直播 这种 形式又 具有 互动性, 似乎 与主播 只隔了一片屏幕, 真实的我与你在交谈。

因此,当 使用手机 看直播时,人们对网红这个产品 品类有一个期待,认为应该真实准确。我曾经提到过网红产品的三个特性,即真实性、平凡性和亲密性。 我们在选择 网红 时,会假设 这个网红产品 是真实 的; 由于 网红可替代性强, 一旦不符合 真实性的 想象, 人们 就可以迅速抛弃并换下一个,置换成本并不高。因此 网红产品会让受众和网红之间产生权利平等 甚至受众高于网红的错觉。 上位者自然 会对网红有道德 苛责 一旦 人设 作假 ,就可以质疑 带的货也是假货,从而导致整个 产品线 全面 崩塌

网红需要明白自己的核心资产。董宇辉的核心资产是一个有才华的打工人——从知识分子降级卖货,最初出圈是因为卖货讲英语课,形成反差。董宇辉在卖才华人设,但在小作文危机的时候,我们发现稿子并不是完全由他来写的,他的人设却没有因此完全崩掉,董宇辉的粉丝「丈母娘」 带入打工人的角色, 认为 是公司内部踩他。现在董宇辉单飞了,他会面临和之前完全不同的舆论环境, 现在董宇辉已经不是小董,而是 董总了。 小作文危机 时这时候 爆出来 就会面临完全不一样的境遇。

2024年3月22日,董宇辉首场户外直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佳琦的核心资产是什么?他 是一个奋斗 ,以前一天 试几百 支口红,嘴唇都擦破了。一旦李佳琦说「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就毁掉了自己的核心产品。类似地,王妈破坏了她的打工人 人设,她也立刻就会崩掉。 网红 的竞品非常多,网红的核心产品远远不是卖的产品,不是 品质好、 价格低、产地 直发, 看直播的 消费者买的 不是货,而是情绪价值,是在为屏幕前的另外一个「我」买单。

明星和网红的核心资产是有区别的。 人们 消费明星产品时, 不要求他们真实,而是要求他们好看、演技好 票房 屈楚萧的人设崩溃很多次,但还是有很多人花钱 他的 ,原因 是他 演技好,有作品,仍然可以承担票房。类似的,孙楠一夜翻盘,因为他的 核心 业务 抗打 网友们才纷纷道歉说 「当初讲话声音大了一些」,「万众拥戴的歌王已经抵达 他忠实的 长沙」。

界面文化:现在的明星、网红很容易塌房,是因为艺人容易出现问题,还是网友要求严格?还有人怀念过去的微博,当时艺人发言都很鲜活,现在情况不同,缺少人味。

闫岩 :那时候的明星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成龙有私生子、刘德华隐婚多年,但过去人们对明星的了解需要通过大众媒体过滤,经过 媒体 精英 把关后的明星形象是一个二传手版本。社交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和微博, 随时随地可以拍照、发布 ,明星全方位暴露于大众的视野之下。而且 现在网络容量无限,大众注意力也无限,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上头条 ,过去报纸和电视 受版面和时长限制,没这么多篇幅报道一个微表情、一件衣服、一个手势这种鸡毛蒜皮的事。

第二点是舆论环境越来越不宽容。原来人们对明星没有真实性的需求,认为他们的核心业务能力和私生活并无关系。我在书中提到网红文化对名人文化殖民, 使得那些 原本学院派的明星也要受网红文化的影响,要营业, 要媚粉, 做道德上的圣人。李现成名后明确反对粉丝接机、跟拍,黑粉就说他不肯营业、不肯给笑脸。 出轨、劈腿、 养小三,这种情况过去也很多,但 那时候舆论环境没有现在这么不宽容。

我们已经经历了经济上行、文化多元和社会思潮激进的时代,进入了经济下行时代 经济下行 往往伴随 保守主义抬头,最常见的情况是道德警察出现 大家对明星自然有道德要求,要求明星做圣人,不可以出轨、对老婆不好、打孩子以及四处调情。

04 网红逻辑改变了政治人物的评价标准

界面文化:在谈论八卦时,你认为理性/崇高/男性和感性/琐碎/女性的二元对立存在问题。你在形容饭圈逻辑时也提到,饭圈逻辑属于前现代的非理性。很多时候饭圈被视为女性的场域,例如大家认为饭圈女孩和虎扑男孩是对立关系,你认为是否存在这种二元对立,以及如何看待饭圈的非理性?

闫岩 :我们通常认为女性 爱谈论 八卦,男性谈论的并不多。 我们常见 性聚餐中 谈论往事 谈论上司 谈论球员 、谈论国家大事国际风云, 这些 都是八卦。而 女性 没有更多的社会场合来谈论 这些, 只能囿于家庭 厨房和孩子, 因此,她们的八卦总会更锁碎一些。过去是 围绕寡妇门前的是非,现在是围绕明星的八卦。

她们也更容易追星,在明星身上投射自我 ,成为饭圈主力。 女性缺少手段寄托情感,很多中年女人追 靳东、秀才,认为他们既英俊又帅气又会照顾人,是完美伴侣的投射。 她们的追逐其实是宣示权力的一种手段。 她们通过投票、做数据、买买买,把自己的偶像送上热搜或者送 出道, 弥补了 日常生活中 不具备的权力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 饭圈 女性表达权力的一种手段,甚至也是低教育和低文化程度的人表达权力的一种手段。疫情期间上海封城,大部分上海人封闭在家里,每天都要抢团购,大家晒出最满意的一餐,最后 的高票是 咬了一口的馒头,这就是无权者 以戏谑的方式 表达 反抗 的手段。

特朗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在美国大选期间,我们看到了很多特朗普、万斯的极端发言。在你看来,网红逻辑或者饭圈逻辑的入侵与右翼民粹发展是否有关系?

闫岩 网红逻辑对政治文化的冲击,一个 非常显著的结果就是政治娱乐化, 改变 政治人物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政治技能——比如谈判、妥协、斡旋、多头管理的技能——被个人形象控制的能力、即兴演讲的能力、煽动公众的能力取代

网红时代就是猎奇的时代,讲平庸之语无法爆红, 金句 才能上热搜。 金句 必须短、有冲击力、 极端化,才 便于 传播和 记忆。 人们懒得 花几个小时 看川普的政治辩论,只会看几分钟的 视频。

一个金句传播的时代到来了。谁能在 碎片化 的短视频中爆出金句来,谁就能获得流量。 真正的政治能力反而被忽略了,现在全球政治环境都在进入这样的状态。与其说是网红文化,不如说是网络文化所嵌入到的社交媒体时代对社会文化、政治文化以及公共文化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