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未来心理学应用型研究会有什么影响?

2018-01-25心灵

人工智能 拓展 了心理学应用型研究的内容。

前面已经有回答很好地介绍了一些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这里再介绍一些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相关的应用情境。

1、抑郁症的识别、辅助诊断、预警及干预 [1]

有研究表明,个体在言语上的声学特征与抑郁症状有一定相关。基于此,有研究者通过语音分析技术结合,构建了相关模型,并分析了韵律、频谱和声门语音特征的分类性能,以便识别抑郁症。

除了言语之外,脑电信号、神经生化指标等也被一些研究者大量收集,通过机器学习等方式,构建这些指标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模型,以便了解和预测个体抑郁症的进展情况。日本开发的治愈系机器人Paro应用在养老院失智症患者中,发现可以减轻抑郁症状,可作为临床辅助工具。

2、道德与情感的判断决策 [2] [3]

人工智能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不仅包括技术问题,还需要考虑心理学相关问题。比如自动驾驶的发展,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交通事故,但是却不能忽视在某些特殊环境中需要面对的伦理道德问题。人机交互中,机器的「自主性」、情感和道德判断等都将要面临很多决策和反应,这些反应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如何设计才能更符合社会公众的道德准则等都是心理领域中可以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不仅可以关注人工智能在道德方面的设计,人工智能体应该是怎样的道德地位等也是为了可以研究的内容。当然,这写其实不仅仅是心理学领域的问题,也包含了很多其他领域的交叉。

3、虚拟人情绪 [4] [5]

没有情感的智能称不上真正的智能。未来机器人、3D动画等为了达到更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对于情绪情感的模拟和反应是很重要的内容。相比机械式的人机交互,具有情绪表现力的虚拟人更容易受到用户的青睐。与之相关的情感计算领域已经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比如,在动画设计过程中,表情、姿态等的设计往往需要应用一些心理学上对于情绪情感方面的研究,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且在用虚拟人表现情绪的时候,需要注意 恐怖谷效应 ,指的是如果虚拟人在外表和情绪的表现上和真人相似度超过一定限制,个体对虚拟人的好感度就会突然下降,甚至非常反感,尤其是在恐惧、悲伤、厌恶等情绪表现的时候。

4、「互联网+」心理平台及设备 [6]

这部分目前主要是一些市场化的公司、机构在做相关工作。一般来说,这些平台及设备的逻辑是通过大数据收集,包括各种心理测评量表、生理指标等,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对大数据进行云计算分析。根据大数据结果,对用户进行心理测评与分析,之后再根据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或咨询方案。比如很多学校、医院等可能都已经有了的在线心理测评系统,还有正在不断发展的各种情绪手环、头戴等设备。不过目前这一类型的应用,在科研方面的效果验证还缺乏充分的讨论。未来不仅需要关注这些心理平台的体系建设和设备的完善,也需要从科研的角度提供更多的证据及科学化的指导。

非广告,仅用于举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

  1. ^ 袁钦湄,王星,帅建伟,林海,曹玉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抑郁症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01):82-86.
  2. ^ 赵雷,李园园,叶君惠,胡凤培.人对智能机器行为的道德判断:现状与展望[J].应用心理学,2019,25(04):306-318.
  3. ^ 喻丰,许丽颖.如何做出道德的人工智能体?——心理学的视角[J].全球传媒学刊,2018,5(04):24-42.
  4. ^ 刘婷婷,刘箴,许辉煌,王瑾,柴艳杰,陆静.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虚拟人情绪模型研究[J].心理科学,2020,43(01):53-59.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恐怖谷理论/3684047?fr=aladdin
  6. ^ 李科生,念靖晴,李琦,杨超,邓巍.「互联网+」心理平台:大数据时代心理健康循证实践的新途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01):210-21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