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婴啼
在咱华夏大地的南端,有那么一座巍峨的深山,唤作翠云峰。
这翠云峰啊,山高林密,云雾缭绕,传说里头藏了不少的稀罕事儿。
山脚下的村民们,世代以耕作为生,平日里鲜少有人敢往那深山里头钻,生怕撞了啥不干净的东西。
今儿个,咱要讲的,就是这么一档子事儿,发生在清末民初那会儿,翠云峰下有个叫李家屯的小村子,屯子里有个老汉,姓刘,人称刘老汉。
这刘老汉啊,一辈子没娶上媳妇儿,孤零零一个人,平日里就爱喝口小酒,抽袋旱烟,讲讲那古往今来的奇闻异事。
那日,正值秋末冬初,寒风凛冽,刘老汉喝完最后一口老烧酒,觉得身上暖洋洋的,就想着去山里头捡点干柴火,好过冬。
他穿上那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袄,戴上狗皮帽子,扛上那把磨得发亮的镰刀,哼着小曲儿,慢悠悠地往翠云峰走去。
山路崎岖,落叶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
刘老汉一边走,一边琢磨着晚上回去能跟村里的孩子们讲啥新鲜故事。
就在这时,一阵断断续续的婴儿啼哭声,突然从山林深处传来,那声音细弱蚊蚋,却又清晰可闻,在这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诡异。
刘老汉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大冷天的,哪来的婴儿在这深山老林里哭?
莫不是遇上啥不干净的东西了?
他犹豫了一下,但转念一想,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啥没见过?
再说,万一真有个孩子落难于此,咱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于是,刘老汉壮起胆子,顺着哭声,小心翼翼地往山里头摸去。
山路越走越险,树木也越来越密,那哭声却像是故意引着他似的,始终保持在不远不近的距离。
约莫走了小半个时辰,刘老汉终于来到了一处隐蔽的山谷,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片荒废的土地上,竟有一座破败的小庙,而那婴儿的哭声,正是从庙里传出来的。
刘老汉走近一看,小庙的门半掩着,门缝里透出幽幽的蓝光,还有一股说不出的阴冷之气。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只见庙内供奉着一尊模糊不清的神像,神像前摆着几个破旧的碗碟,里头盛着些发黑的贡品。
而那婴儿哭声,此刻却戛然而止,整个庙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刘老汉心里直打鼓,正欲转身离开,突然,从神像后头窜出一条黑影,直扑向他!
刘老汉吓得妈呀一声,差点摔倒在地。
定睛一看,那黑影竟是一条浑身漆黑的大狗,双眼如炬,嘴角挂着涎水,看起来凶猛异常。
「,这深山老林的,咋还有狗呢?」刘老汉心说不好,这狗怕是饿极了,把他当成猎物了。
他赶紧从地上爬起来,顺手抄起一根木棍,准备自卫。
那黑狗却不急于进攻,只是围着刘老汉转圈,时不时发出低沉的咆哮,似乎在试探他的虚实。
就在这时,庙里又传来了婴儿的哭声,这次更加清晰,似乎就在刘老汉耳边。
他心中一动,暗想:这狗出现得蹊跷,哭声也来得古怪,莫非这庙里真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
刘老汉定了定神,决定再探虚实。
他故意装作不在意黑狗的样子,缓缓向哭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那黑狗见状,似乎有些着急,但又不敢贸然上前,只能跟在他身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刘老汉来到庙后的一间小屋前,小屋的门紧闭着,哭声就是从里面传出来的。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推开门,只见屋内昏暗无光,只有一张破旧的木床,床上躺着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婴儿,正闭着眼睛哇哇大哭。
刘老汉心中一喜,连忙上前查看。
那婴儿脸蛋红扑扑的,看起来并无大碍,只是饿了。
他摸了摸口袋,啥也没有,这才想起自己是来捡柴火的,哪会带着吃的?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那黑狗突然冲进屋内,一口咬住刘老汉的裤脚,往外拽。
「,你这狗东西,这是要干啥?」刘老汉被拽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但那黑狗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反应,只是不停地拽着他往外走,嘴里还发出「呜呜」的低吼声,像是在催促。
刘老汉无奈,只好跟着黑狗往外走。
一路上,黑狗时不时回头望他,眼神中竟透出一丝焦急和期盼。
刘老汉心中纳闷,这狗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一处山泉旁,那泉水清澈见底,旁边长着几株野果树,树上挂着几颗红彤彤的野果。
刘老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狗是想让他摘果子给婴儿吃!
他心中暗自感叹,这狗虽然凶猛,但心性却似孩童般纯真善良。
他赶紧摘了几个野果,跟着黑狗回到小屋,将果子小心翼翼地掰碎,喂给婴儿吃。
婴儿吃了果子,哭声渐渐停了下来,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刘老汉。
刘老汉见婴儿无恙,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转头看向黑狗,只见它正趴在地上,用舌头舔舐着前爪,似乎也在为婴儿平安无事而感到高兴。
「你这狗东西,还挺有灵性的!」刘老汉拍了拍黑狗的脑袋,笑道。
那黑狗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尾巴摇了摇,眼神中透出一丝得意。
然而,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几声呼喊:「孩子,我的孩子在哪儿?」刘老汉心中一紧,难道这婴儿的来历不简单?
他连忙抱起婴儿,躲在门后,透过缝隙往外看。
只见几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正急匆匆地朝小屋走来,脸上满是焦急和期盼。
其中一个妇人,更是边走边哭,声音都沙哑了。
「难道,她们是这婴儿的母亲?」刘老汉心中暗自琢磨。
就在这时,那几个妇人已经来到了小屋前,她们推开门,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婴儿,以及站在一旁的刘老汉和黑狗。
「孩子,我的孩子!」那个哭得最厉害的妇人,猛地扑上前来,一把夺过婴儿,紧紧抱在怀里,泪水夺眶而出。
其他妇人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婴儿的情况。
刘老汉见状,心中五味杂陈。
他本想问问这婴儿的来历,但看着那些妇人激动的样子,又不忍打扰。
于是,他默默地退到一旁,准备等她们情绪稳定些再开口。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只见那妇人抱着婴儿,突然脸色一变,眼神中透出一股惊恐。
她猛地抬起头,看向刘老汉,声音颤抖着问:「你……你是谁?
为什么会在这里?」
刘老汉一愣,心说:「这咋还问上我了呢?」他刚要开口解释,却见其他几个妇人也面露警惕之色,纷纷围了上来,将他团团围住。
「大妹子,你们别误会,我是……」刘老汉话没说完,就被一个妇人打断:「你别说了,这深山老林的,你一个外人出现在这里,肯定没那么简单!」
刘老汉一听这话,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他心想:「我好心好意救了你们的孩子,你们咋还倒打一耙呢?」他正欲争辩,却见那抱着婴儿的妇人,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说:「我的孩子,你可别被这个陌生人给害了啊!」
刘老汉一听这话,差点没气背过去。
他瞪大眼睛,指着自己说:「我?
我害他?
你们讲不讲理啊?」
就在这时,那条黑狗突然冲了上来,挡在刘老汉面前,对着那些妇人「汪汪」直叫,似乎是在保护他。
那些妇人见状,脸色更加难看,其中一个妇人喊道:「这狗也跟他是一伙的,快把它赶走!」
刘老汉一听这话,心里那叫一个无奈。
他看向黑狗,只见它正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妇人,一副誓死保护他的样子。
刘老汉心中一暖,心想:「这狗东西,还挺讲义气!」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突然,从庙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大妹子,你们在这儿干啥呢?
孩子找到了吗?」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那汉子一看到刘老汉和黑狗,脸色也是一变,但随即又看到了妇人怀里的婴儿,脸色这才缓和下来。
「大妹子,孩子找到了就好,找到了就好!」汉子边说边走到妇人身边,伸手摸了摸婴儿的脸蛋。
那妇人见汉子来了,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将事情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
汉子听完之后,眉头紧锁,他看向刘老汉,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说:「这位大兄弟,实在不好意思,她们也是太担心孩子了,所以才会有所误会。
我代她们向你道歉!」
刘老汉一听这话,心里的气才消了几分。
他摆摆手说:「算了算了,都是误会一场。
孩子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汉子见刘老汉如此大度,心中也是暗暗佩服。
他转头对妇人们说:「大妹子们,咱们也别在这儿多留了,赶紧带着孩子回家吧。
这深山老林的,不安全!」
妇人们闻言,纷纷点头,抱着婴儿就要离开。
刘老汉见状,也准备告辞。
就在这时,那汉子突然叫住了他:「大兄弟,你救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得好好谢谢你!」
刘老汉一听这话,连忙摆手说:「不用了不用了,举手之劳而已。」
汉子却坚持说:「不行,咱们山里人讲究的是恩怨分明。
你救了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恩人。
这样吧,你跟我们一起下山,到我家去喝口热乎的,咋样?」
刘老汉一听这话,心里那叫一个暖和。
他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没啥急事,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下了山,直奔汉子的家而去。
到了汉子家,只见三间大瓦房,干净整洁,院子里还养着几只鸡和一头猪。
汉子让媳妇赶紧准备饭菜,自己则陪着刘老汉聊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汉子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他告诉刘老汉,自己叫李大山,是这附近村里的猎户。
前几天,他们村里丢了一个婴儿,大家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没想到今天被刘老汉给救了回来。
刘老汉一听这话,这才明白过来。
他笑着说:「原来如此,看来我跟这孩子还挺有缘分的。」
李大山闻言,也是哈哈大笑。
他说:「是啊,大兄弟,你救了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家的恩人。
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刘老汉听了这话,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他心想:「这山里人,还真是实在!」
就这样,刘老汉在李大山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还喝了几碗热乎的苞米烧。
酒足饭饱之后,他这才告辞离开。
回到村里,刘老汉把这事儿跟村民们一讲,大家都纷纷称赞他英勇无畏,还夸他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刘老汉听了这些夸奖,心里那叫一个美。
从那以后,刘老汉跟李大山一家就成了好朋友。
每逢过节过年,他都会去李大山家串串门,喝喝酒。
而那条黑狗,也时常跟着他一起下山,成了他的忠实伙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刘老汉也从一个健壮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
但每当他回想起当年在翠云峰救婴儿的那一幕,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自豪。
而那条黑狗,也早已老去,但它一直陪伴在刘老汉的身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老汉常常跟别人说:「这狗啊,比人还忠诚!
我这辈子,能跟它成为朋友,值了!」
就这样,刘老汉和他的黑狗,以及那段发生在翠云峰的传奇故事,成为了李家屯里流传最广、最动人的佳话。
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老人们就会围坐在一起,讲述着这段充满悬疑和温情的故事,而年轻人们,则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神秘而又美丽的深山之中…………
刘老汉和李大山一家成了忘年交,这事儿在李家屯那是传得沸沸扬扬,大伙儿都夸刘老汉心眼儿好,是个积德行善的大好人。
刘老汉呢,也是乐呵呵地应着,心里头那个美呀,比吃了蜜还甜。
转眼间,又过了几年,刘老汉的岁数也一年比一年大了,身子骨儿也没以前硬朗了。
但即便如此,他每天还是要抽一袋旱烟,喝一壶老茶,跟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唠唠嗑,讲讲当年在翠云峰救婴儿的那些事儿。
这天,刘老汉正坐在村头的大柳树下晒太阳,突然,从远处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喊声:「刘大爷,刘大爷,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刘老汉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是谁家的孩子,咋这么慌张呢?」他抬起头,只见李大山的儿子小李,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
「咋了,小李?
你这是咋了?
别急,慢慢说。」刘老汉一边安抚着小李,一边给他递了碗水。
小李接过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个精光,这才喘着粗气说:「刘大爷,不好了,我爹,我爹他……他进山打猎,到现在还没回来!」
刘老汉一听这话,心里头「嗡」地一下,跟炸了锅似的。
他猛地站起身,抓住小李的肩膀问:「咋回事儿?
你爹咋进山打猎了呢?
他不是早就不干这行儿了吗?」
小李哭丧着脸说:「还不是为了给我娶媳妇儿嘛,我爹说山里有只大野猪,能卖不少钱,就想着去打来打。
可这都两天了,他还没回来,我娘都急病了。」
刘老汉一听,心里头那个急呀,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说:「别着急,别着急,我跟你进山去找找。」
说完,刘老汉回到家,拿了把镰刀,又找了根绳子,跟小李一起进了山。
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走了好几个小时,也没见到李大山的影子。
正当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从树林子里传来了一阵「汪汪」的狗叫声。
刘老汉一听,心里头那个激动呀,跟听到了天籁之音似的。
他循声找去,只见一条黑狗,正趴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对着不远处的一个山洞狂吠。
「是那条黑狗!
是当年跟我一起救婴儿的那条黑狗!」刘老汉一边喊着,一边跑了过去。
小李一听,也赶紧跟了过去。
他们来到山洞前,只见洞口被一块大石头堵住了,只留下一条小缝。
刘老汉趴在地上,往缝里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把他吓死!
只见李大山正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身边还躺着一只被打得稀巴烂的大野猪。
刘老汉心里头那个急呀,跟火烧眉毛似的。
他赶紧招呼小李一起搬石头,想把洞口堵开。
可这石头太大了,他们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石头挪开。
刘老汉和小李赶紧钻进山洞,把李大山抬了出来。
只见李大山脸色苍白,浑身是血,呼吸微弱。
刘老汉赶紧给他把了把脉,又翻了翻他的眼皮,这才松了口气说:「没事儿,没事儿,就是失血过多了,赶紧把他抬回家,找大夫瞧瞧。」
说完,刘老汉和小李一起,把李大山抬回了家。
大夫一看,说是伤得不轻,得好好调养。
刘老汉一听,心里头那个愁呀,跟吃了苦瓜似的。
但他也没辙,只能每天给李大山熬汤熬药,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大山的身子骨儿也渐渐好了起来。
他感激地看着刘老汉说:「老兄弟,这次真是多亏你了,要不是你,我这条命就没了。」
刘老汉摆摆手说:「嗨,咱俩谁跟谁啊,这都是应该的。」
说完,他们俩相视一笑,眼眶里都泛起了泪花儿。
从那以后,刘老汉和李大山的关系更铁了。
他们俩经常一起进山打猎、采药,还时常帮助村里的老少爷们儿解决各种难题。
而那条黑狗,也时常跟着他们一起,成了他们最忠实的伙伴。
岁月如梭,转眼间,刘老汉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这天,他躺在床上,喘着粗气,看着守在床边的李大山和小李,还有那条忠心耿耿的黑狗,心里头那个满足呀,跟吃了满汉全席似的。
他拉着李大山的手说:「老兄弟啊,我这一辈子,值了。
有你这么好的朋友,有这么孝顺的侄子,还有这么忠心的狗,我死而无憾啊。」
李大山一听这话,眼泪就下来了。
他握着刘老汉的手说:「老兄弟啊,你可别这么说,你可得好好活着,咱们还得一起进山打猎、采药呢。」
刘老汉笑了笑说:「不行了,不行了,我这身子骨儿,我自己知道。
你们别难过,人嘛,总有这一天的。」
说完,刘老汉闭上了眼睛,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李大山和小李哭得死去活来,那条黑狗也趴在床边,不停地哀鸣着。
村里的人听说了这事儿,也都纷纷赶来吊唁。
大伙儿都夸刘老汉是个好人,是个积德行善的大善人。
刘老汉的丧事办得很隆重,村里的人都来帮忙。
大家把他安葬在了村头的大柳树下,让他每天都能看到村里的变化,听到村里的声音。
从那以后,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村里的人总能听到从大柳树下传来一阵阵「汪汪」的狗叫声。
大伙儿都说,那是刘老汉的那条黑狗在守着他的坟呢。
而每当这个时候,李大山和小李就会相视一笑,心里头那个暖呀,跟吃了热乎的炖菜似的。
就这样,刘老汉的故事在李家屯流传了下来,成了大伙儿茶余饭后的话题。
而那条黑狗,也成了村里的守护神,被大伙儿尊称为「忠义犬」。
每当有人提起刘老汉的时候,大伙儿都会竖起大拇指说:「那可是个好人啊,积德行善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