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大,折射出来的东西不小。
——没错我又来教做人了,你要是日常对「善良」的概念整不明白,就往下看。
因为有点小绕,我就先把结论说了:
「在世俗社会里,在循环往复的价值流通领域,真正的善良不是馈赠,而是订制化的交易。」
又离经叛道了是吧?
不是!
我把结论拆开了解释,要不准有人不理解。
先说这个「循环往复的价值流通领域」里头的善良,这点是关键。
非循环的单次行善,你可以不顾上头所有限定条件,自己怎么嗨怎么来。
比如这饭馆老板是大街偶遇了一流浪汉,他当场把手里打包的佛跳墙送给流浪汉吃了,没有所谓。
因为这辈子再也不会遇到这人要饭了,单次,即永恒。
包括这流浪汉本身,也会把这次奇遇铭记于心,谱写成赞美诗永世传唱。
但
每天都赏饭吃的地方,不能这么干,哪怕是汤泡饭,每天白送之前都得掂量。
因为从流浪汉角度,每天的交易是零成本的,在交易领域,0,即是无限。
流浪汉的意识里会形成:但凡我人到场了,老板就赏给我一碗口味值8分的饭菜,老板真是好人。
而有天因为种种原因,老板这碗饭是6分的,流浪汉就不干了——这就是题目的状况。
因为在流浪汉意识里,他今天付出的成本和以前一毛一样,都是「人到场了」,也许在他眼里,会把自己的支付代换成「到场」走5分钟路花费的时间什么的,或者是他每天的一句谢谢之类。
总之,支付概念被替换掉了,流浪汉会习惯性忽视这碗饭本应是用货币支付的这个原始交易概念。
辣么
「我今天走也走了,笑也笑了,谢也谢你了,都跟昨天一样,那你凭啥给俺的饭不如以前好吃!欺负老实人吗?」——这种心理状态就是流浪汉拒吃的原因所在。
别说老板,哪怕流浪汉自己,都不可能把心流摘的这么细致。
而这个,是所有人获得长期馈赠时候,心理层面的隐形价值天平的算法之一:价值代换。
如果你不能理解,想想周遭。
比方说昨天内个新闻,一女孩去西班牙留学,他爸给她一个月一万块她都嫌少,网上挂他爸爸一顿侉骂。
为什么?
大众只看出来这是一逆子,但实际上她的心理计价器上,把「他是我爸爸把我带到这世界上来,且离婚给了我一不完美的童年」当做了每个月一万块钱的兑换条件了。
这种人血馒头的新闻我昨天真懒得写,而其心理深层,跟今天这流浪汉挑食,是一样儿一样儿滴。
如果你还不懂,再想另一个场景。
你有一家境贫寒的朋友,你可怜他,于是你行善,每天请他吃顿热乎早点。
有一段你自己手头也紧,跟他说哥们最近真请不了你了,他如果心眼脏一点儿,登时就跟你掉脸了。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把自己该付出的早点钱,代换成了「跟你做朋友」这个条件。
这符合代换原则。
再或者
你看你老板,平时对外挺大方的啊,找个外包公司都不带还价的,出门哪怕坐个三蹦子都给小费。
然而,你问他涨点工资,他说再考虑考虑,他说公司也困难,他说你工资也不低啊,他说滚!
为什么?
因为他对外大方,都是单次交易,而一旦平白给你涨了薪水,你以后可能还会提,因为你吃到甜头了。
或者你把事说出去,别人也会来提。
这对于老板而言,属于循环交易,一次亏,次次亏,亏到刹不住车了,他挨骂只是时间问题,还赔钱。
还不如光挨你骂他抠门,不赔钱呢……
因此,一个老板是真抠门,还是防一手,你得看他行为习惯。
他对内对外都抠门,是真抠门。
他对外偶尔大方,对内一分钱掰八瓣花,则是因为他担心下属变成上头这位欲求不满的流浪汉。
这符合循环往复原则。
上边说这一大堆,是想说明,「馈赠」未必是所有场景行善的最优解。
然后咱说世俗社会的问题。
咱都看见过庙里和尚施粥吧?包括外国内些牧师修女的,也拿着黑面包送要饭的。
有天他们不施了,说庙里也没余粮啊!
他们就不会挨流浪汉的骂。
因为他们代表的是非世俗社会。
你看这帮人,不事劳动,不参与社会生产,他们施予的善良,没有半毛钱是自己用价值换来的。
你见过哪个和尚开货拉拉帮人搬家赚钱,完事买馒头布施的?没有。
他们善良的成本,其实是别的香客信徒,把自己的善良化作香火钱给他们,然后这些非世俗人群再买了吃的喝的送给有需要的人。
对伐?
因此,如果把善良当做一种商品看待的话,非世俗人群,其实是交易善良的中介角色,他们是不用背锅的。
你就设想,现在有一免费的租房中介,你每天去找他,都给你领到一间屋不要钱免费住。
有天你又去了,这中介穿着西服,双手合十,说施主,房东打今个起,不免费给施主房子住啦,阿弥陀佛……
你是骂中介,还是骂房东,不言自明。
因此,免费的行善,只属于脱离世俗生产关系的人群,不属于我等凡夫俗子。
这个老板,他的社会标签是商人,这一点你知我知,流浪汉也知。
在商人这个社会标签之下,任何人都知道是赚差价为生的,因而,他给出来的伙食差劲,流浪汉马上会基于商人的标签特质,在心里给出个「为富不仁」的定义,再从行为上给个「老子不吃」的反馈。
情理之中。
因此,世俗中人都听好了,你们类似「善良」之类的人格标签,强度是逊色于你们「商人」「社畜」「师者」「学徒」之类的社会标签的。
一旦有负面发生,则你社会标签里边的负面会代替你人格标签里的正面。
所以世俗中人的长期馈赠,事实上成本比世外人更高,有时候显得挺难的。
辣么
是不是我们世俗人就不要做善事了呢?
非也。
办法总比问题多,形式换一下即可,也就是开头写的所谓「交易中的善意」。
比如这位老板,我如果是他,我不会每天白给。白给的善意尽管能最大化,但也会在有天我不能提供赠予时,给我招来恶名。
善满溢则恶随之,从道家的阳极必阴理论看,事物性质的轮转规律正是如此。
所以我会把善控制在一个安全档位,我不当最善的内个,但也不至于转恶。
我的善,我自己心里知道就成。
比如,我会让流浪汉每天拿俩瓶子盖来换饭吃,这个对于他来说算不上成本,但我施舍饭的货币概念,已经从「他来这一趟付出的辛苦」转为「俩瓶子盖」了。
这就是宏观经济学里货币定义的精妙之处。
有天我的伙食不如以前,则我说,今天饭菜太素,这么滴吧,今天就收你一个瓶子盖了。
他绝对不会骂我。
因为我用二等商品,兑换的是他更少的货币投放,何骂之有?
当然,他每天找俩瓶子盖也得有几分钟时间成本,所以他日常对我的感激,肯定没有吃霸王餐来的这么充盈。
但我要的就是这种不大不小的善意,起码不至于满了变成恶意。
只要我自己知道这是在行善,我管他怎么看我呢?
潮涨则退,月盈必缺,控制的妙处,就在于维持事物处于一个良性但不极致的状态。可懂?
同理,我们论证上边我举过的案例。
如果我想请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吃早饭,则我会提出让他每天帮我拿快递的诉求。
有天我手头紧了,我会告诉他,早饭规格下降,而你以后三天帮我拿一次快递即可。
如果我打算跟老板提涨薪,我会找他说,我希望提升待遇,同时为了给您避免麻烦,您可以给我发布一个很难的,别人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
这等于是满足我自己的同时,也给老板避险,最后我得到我的,他收获他的,旁人也没话可说。
上述的所有,都是在支付和获取之间,求一个问心无愧的,对得起「善」字的,微交易行为。
我回头看了一眼写的……
讲真有点艰涩,里边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乱七八糟都沾一点。不过能大概理解,在日常生活各种场景早晚用得上。
有本书我没看过却记着一点儿名字,叫什么「善良得有点锋芒」。
这篇要起个标题的话,就叫「善良也得有点代价」吧!
就酱。
顺祝诸君安宁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