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家姑娘 素材/ 月儿
今天是我的生日,两个小棉袄,亲自下厨做菜,为我庆祝,满满的一碗长寿面,吃的让我感动不已,不知怎的,就忆起了小时侯,在堂姨的邻居家,吃的那碗汤面条。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82年的夏天。
当时,我七岁,是个又瘦又小的小女孩,放暑假了,就跟在妈妈后面,当起了「跟屁虫」,妈妈有个堂妹,也嫁在了我们村,她的家在村子的南边,我们的家在村子的西边,三个生产队的小村庄,乡里乡亲的都是认识的熟面孔。
那时候,我们村是绿树成荫的小村庄,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果园,一队是梨园,二队三队是苹果园,整个村庄,一到夏天全被树萌笼罩着,一点也不觉着热。
每家每户的房前和屋后,都种了很多树,而最常见的则是榆树,槐树,桐树,香椿树,枣树,杏树。
这些树,妈妈说是「口粮树」,种在家里是有「特殊意义」的,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家中长辈们,也都不约而同的,喜欢在房前屋后种上这些树,对于这一点,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朋友都懂。
而我吃的那碗,香香汤面条的故事,就发生在一个,房前种满了槐树的农家小院前。
那天,妈妈说要去村南头堂姨家说点事儿,就早早的做了饭,那时候,吃粗粮是常有的事,玉米面饼,玉米面窝窝头,蒸小红薯小胡萝卜,蒸芋头洋姜,是妈妈的「拿手菜」,可对于我,可是吃的够够的。
那天中午的饭,还是吃的早上烙的玉米饼,喝的面糊糊稀饭,凉拌的黄瓜块儿。妈说,早上烙的饼多了,中午得快点吃,天气热,坏了就浪费了,那时候,谁家也舍不得浪费吃的东西,上顿吃不完的,下顿加热后再接着吃。
吃完中午饭,妈妈对爸爸说,「你在家看着孩子,我去咱妹家说点事儿」。
说完,妈妈就要出门,我一听,要去姨家,那我得跟着,说不定姨家有好吃的呢。
我说,「妈,妈,等等我,我也去」。
妈妈笑我,「这么热的天儿,你跟着不嫌热呀」,说完还是牵着我的小手,娘俩儿一起往村南头走去。
一路上,不时碰到在吃午饭的乡邻,三五成群的各自端着碗,坐在树荫底下吃着聊着。有人问妈妈,「刚强奶,大中午的,你们娘俩干啥去呀」?
妈妈笑着回,「去俺妹家,有点事,你们才吃呀」。
说话之间,妈妈并没有停下脚步,她性子急,想办的事得快点办成,心里才得劲儿。
很快,就要走到进堂姨家的,那条坑边的路上,刚转进那条路上,妈妈说了声好凉快呀,我抬头一看,只见坑塘边上那一长排的,槐树树萌下,凉风习习,吹在身上很是惬意。
这个地方,属于我们村的最南边,坑塘是我们一队的养鱼塘,在塘边上,栽种了很多槐树,树龄应该有很长了,这些槐树长的都很高大,树叶茂密,即便是在盛夏,阳光也只能透过树的缝隙照下来,听妈说过,堂姨这里像世外桃源,夏天最凉快,看来此话不假。
这条路,常来常往的只有堂姨和她的邻居家,堂姨家在里边,她邻居家在外边。
那天,我和妈妈去了堂姨家后,妈妈很快就把要办的事办好了,堂姨说,「姐,你回家也没有多大事儿,咱搬上板凳去树底下凉快会儿再走」。
妈妈也想着家里事也不多,多唠一会儿也行。
堂姨和妈妈搬着板凳在前面走,我搬着小板凳在后面跟,刚出院门来到那条路上,我就看到好多人,而且还是我很面熟的人,堂姨邻居家的人来乘凉了。
这户人家是个大家庭,七个孩子,加上夫妻俩和公公,妥妥的十口之家,我和他们家的孩子也认识,有个小女儿和我年龄差不多,但由于两家离的远,我们小女孩之间很少有交往,对他们家并不熟悉。
妈妈和他们家熟些,我听过他们的孩子喊我妈妈叫奶奶。虽然妈妈比女主人小,但萝卜不大是在「辈儿」上长的,老少爷们之间的称呼还是要遵守的。
当时,妈妈刚走出来,还没有顾上和他们打招呼,那个妈妈让我喊仙仙嫂的女人,就热情的和妈妈打招呼。
「刚强奶,你啥时候过来的呀,好久没见你来过啦」。
「仙仙,你知道的,俺家小孩儿小,出不来嘞」!妈对她笑着说。
「那是,你看俺这一大「窝」子,到这个点了饭还没有吃,小孩儿多,「张嘴货」多,吃个饭像打仗嘞!仙仙嫂在笑着自嘲说。
正说着,只见有两个大女孩从院里抬了个大瓦盆出来,里面还冒着热气,后面有个大男孩,用盆子端了一大摞子碗筷出来,我听见堂姨对妈妈说,仙仙家一到夏天吃饭就这样,都是用大瓦盆盛,屋里热,这儿吃凉快,每回看她们家吃饭,那个热闹劲儿,真让人羡慕。
这时,只见那俩大女孩在往每个碗里舀面条,舀了一碗又一碗,仙仙嫂和妈妈堂姨坐着聊天,她的女儿就端了一碗面条给她,刚出锅的汤面条,面香味儿十足,闻着就好香。
那一刻,我心里就好想吃,可小女孩比较矜持嘛,想吃也不敢开口要,可就是咱脸上的表情,却把心里想的「出卖」了。
当时,我的眼睛直勾勾的瞅着他们吃,呼漉漉,呼漉漉的声音此起彼伏,好诱人啊,我走到妈妈身边,用胳膊肘碰了碰妈妈,又拉了拉妈妈的衣服,妈妈和堂姨一看我的动作就明白啦。
妈妈笑着问我,「月儿,想不想吃」?我点点头。
这时,堂姨喊仙仙嫂,「仙仙,汤面条还有冇,俺外甥女想吃」。
「有有!咦!你看我,咋不知道让让你娘俩哩,婶儿,你们吃饭没有啊,没有吃你就吭气儿,可别作假,咱好的没有,汤面条管够」说完,仙仙嫂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和堂姨也在笑,妈妈还笑着说,「俺这个闺女啊,吃饭从小就不中,非得抢着吃才能多吃点。她这是看你们吃的香,把她诱到啦」!
「三儿,快上屋里拿个好看的碗,给月儿舀面条」!仙仙嫂冲着她的三女儿说。
「中,俺去拿」,那个叫三儿的大女孩连忙小跑要去屋里拿碗,她还扭过头冲我笑了笑。见我也在笑,三儿又转跑过来,一把拉起我的手,一大一小两个小女孩一起就去拿碗了。
那碗汤面条是三儿给我舀的,她不让妈妈给我舀,还说这点小事不用奶奶动手,当时呀,我就跟在那个叫三儿的女孩身后,看她舀面条,白白的汤面条,上面飘着韭菜段,不仅好看也很诱人呢。
吃那碗汤面条时,我是和三儿姐妹四个一起坐在砖头上吃的,三儿上头有俩姐姐一个哥,下面三个妹妹,那两个抬瓦盆的是大姐二姐和哥,三儿那时有十四五岁的样子,我和她的六妹年纪差不多大。
只见那凉风习习的槐树底下,五个小女孩蹲坐在砖头上,每个人手上端着一碗一模一样的面条,那一个个贪吃的小模样,好喜欢人!
我听见仙仙嫂和妈妈说,「婶儿,这小孩儿呀就像那小猪崽儿,抢着吃才香嘞!以后呀,你就常带着孩子过来玩,保管孩子好味口,你看俺家,一个个吃饭多香」!
随后,就听见很多笑声,堂姨还打趣仙仙嫂说,「仙仙,把俺外甥女加上,你家够上七仙女下凡啦」!堂姨的话,说的大家都又笑了起来。
这一幕,时至今日还犹如在昨天一般,让我记忆犹新,那天中午的汤面条是真香,香到我快奔五了还是难忘,那快乐的童年时光啊,是真开心。
后来,就因为这一碗汤面条,仙仙嫂和妈妈居然成了好姐妹,虽然她们俩隔着辈儿份,但一点也不防碍她们俩的关系,好着呢。
妈妈说,仙仙嫂人爽快,待人真诚,值的交往,在她们俩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现在,仙仙嫂有八十二高龄了,我妈妈也有七十六岁了,去年十一我还见到了仙仙嫂,她说想我妈妈了,就让她孙子推着来看妈妈了,那天,老姐妹俩聊了大半天,还说起当年我们五个小女孩吃饭的情景呢。
等我长大后,还知道了一件趣事,仙仙嫂给她七个孩子起的名字老有趣了,老大叫春芳,老二叫秋云,老三叫三秋,老四叫青云,老五叫梦蛟,老六叫六够。
唯一的儿子,大名叫春光,小名叫狗蛋。
老大老二的名字是仙仙嫂的公公起的,按所生的季节在起,老三是儿子,不按女儿的起,生了三秋后,一家人很想再生个男孩,就提前起好了叫青云,谁知道生下来又是女孩,那也只好叫青云了。
仙仙嫂爱人是三代单传,一家人就盼望着多生个儿子发户呢,生了青云后,又怀了,生下又是个女孩子,仙仙嫂说这个孩子,得起名叫梦蛟,希望下一胎能生个儿子,谁知道,最后生的还是个女儿,这下,仙仙嫂的盼望又落空了,想啥不来啥,够了够了不生了,这不,最小的女儿就给随意起了个名儿叫六够。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这些往事,有人说:人越老越会想念小时侯。
还有人说:有时侯,我们不是在怀念过去的人和事,而是怀念那时的自己。
这些话,我觉着和我写此文的初衷不太符合,我的内心不止是怀念那时的自己,更是怀念那时候人和人之间的纯真感情,一张张笑脸是那样的亲切,在那亲切笑脸的背后,是那颗纯朴待人的真心。
那一碗简单的汤面条,也终将会成为,温暖我一生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