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与国际高水平互动的过程。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
应做好负面清单的「减法」、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法」,让外资企业安心、放心、有信心。
随着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深入推进,中西部地区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 | 王德蓉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对外开放作了专门部署,突出强调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这为新征程上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与国际高水平互动的过程。2024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时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为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之一,指出,「中国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这鲜明宣示了中国希望百花齐放、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决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
随着【决定】提出的改革举措逐步得到贯彻落实,一定会为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聚焦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这要求既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又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自贸试验区等领域先行先试,推出了首张负面清单、首个「单一窗口」、首个自贸账户,很好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新征程上,应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方面,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以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为契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塑造开放新优势,释放开放新红利。
扩大自主开放和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贸试验区和进博会的提出和推进,都是中国扩大自主开放的重要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回应了全球南方求平等、促变革的强烈意愿。
在2024年9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坚定表示,「中方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增长了14%,随着上述举措的落地实施,我国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将会继续扩大。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不断提升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不断优化自贸区布局,提升自贸协定水平,用好自贸协定成果。
外国游客在重庆市永川区举办的新春送万福进万家活动现场展示春联和福字(2024年1月18日摄) 黄伟摄 / 本刊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顺应历史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效益显著提升,正在向贸易强国迈进。2024年前十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36万亿元人民币,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5.2%,中国的出口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基本保持稳定。
【决定】提出,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
在货物贸易方面,通过推动外贸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推动外贸产品标准与合格评定国际合作,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支持各类主体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在服务贸易方面,以服务贸易的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推动其实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鼓励专业服务机构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离岸贸易发展,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在数字贸易方面,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建立健全促进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打造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引擎」。发展数字产品贸易、数字服务贸易、数字技术贸易和数据贸易,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展会。
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外资是我们的长期方针。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进入新时代,我国引资规模保持高位,引资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上半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近5000亿元,处于近十年来的高位;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870家,同比增长14.2%。
新征程上,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2024年11月1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正式施行,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其中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相辅相成,是培育吸引全球一流要素和高质量微观主体的基础性制度要求,必须通盘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出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我国营商环境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比如,外资歧视性待遇仍一定程度存在,涉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一些部门和地方仍存在不稳定、不透明、不可预期现象,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尚待提高,等等。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应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总之,应做好负面清单的「减法」、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法」,让外资企业安心、放心、有信心。
从对外投资看,由于我国对外投资起步较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全球投资环境总体趋于严峻的形势下,应促进有序对外投资,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措并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完善内陆开放新机制,培育沿边开放新支点。
我国加强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积极破解内陆沿边地区开放口岸少、基础设施差、物流费用高等制约因素。不断夯实内陆沿边地区产业基础,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深入推进,中西部地区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党的二十大对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提出了目标要求,指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决定】对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作出重要部署,应坚持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更好结合,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建设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构想。十几年来,各自贸试验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守正创新,不仅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更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推进器。
下一步,应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准确把握新征程上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新使命新要求,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进一步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强差别化探索,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
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自2013年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扩大,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将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下一步,应完善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的体制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各国资源禀赋优势,建设更多高质量、可持续、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和贸易大通道,发展「丝路电商」,帮助更多国家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完善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体制机制保障,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合作空间。做优做精重大项目,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一批产业定位清晰、区位优势突出、运营管理先进、生态效应明显的合作区,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企业和各国企业优势互补,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
完善加强规划政策对接和人文沟通的体制机制保障。不断完善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继续推动与各国发展战略、区域和国际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发掘合作新潜力;按照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提升软联通水平;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
中国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实践充分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关键一招。新征程上,应深刻领会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重要时代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持续建设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