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人们为什么习惯性伤害最亲近的人?

2021-04-25心灵

做咨询的这些年来,我发现绝大多数不和谐的婚姻/恋爱关系里,双方的互动模式中都突出两个特点: 控制与指责。

他们之间彼此指责,同时也相互控制。指责通常以抱怨,贬低以及暴力(语言暴力、冷暴力)为媒介表现出来,而控制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听我的」,而是通过上面的指责来达成推卸自身责任,同时抬高自己的目的。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婚后几年,孩子都生下来了,但夫妻两人还在租房子住。这违背了双方一开始的预期,于是老婆可能先指责老公:天天就知道忙工作忙工作,孩子全是我来照顾,到头来你搞了半天连房都买不起。

老公一听也不乐意了,说至少我赚得比你多,我每天忙成这样也没见你说过几句好话,我为的是啥?我为的也是这个家。你带孩子就带的很好了吗?隔壁小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们家的这么大了还在尿裤子。

大家看出来一点端倪了吗? 没错,两人都需要对方来为自己的失败「买单」。

而好的夫妻关系更应该是正向的,彼此互为对方的倾听者。

武志红老师称这种消极的关系为【病态共生】,而彼此互相控制指责的状态叫作【共生绞杀】。

01.

亲子关系中的 【病态共生】。

武老师原版的观点, 是基于亲子关系之上。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父亲角色严重缺乏的孩子,很容易与母亲建立一种病态共生的关系。

此话怎讲?因为父亲角色的缺失,母亲便会把更多的情感和依赖寄托在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儿子的身上。

因此,孩子不仅承担了自己的角色本身,还同时承担了一个「老公」的角色。

正常的家庭,大家可以观察到妈妈对爸爸的感情就是时有埋怨,但总体也很依赖对方,有什么烦恼都会和爸爸说。而在孩子面前,则永远是一副为母则刚的样子。

你很难从自己妈妈身上看到她的脆弱,更多的反倒是坚强。

但对于上述异常的家庭,母亲则会把自己的埋怨和依赖全部投射到孩子身上。

比如:

  • 「你永远陪在妈妈身边好不好」,
  • 「妈妈每天工作这么辛苦,你只知道贪玩,能不能用功点读书」,
  • 「你就不能帮妈妈切个菜洗个碗吗?」
  • 「你现在长大了,一个人在这么远的城市,妈妈感觉自己就像棵无根的树一样。」
  • 你会不会觉得,这种话,这种语气,反倒更应该对老公说?

    在孩子的角度看来, 自己不得不为母亲的感受负责,不得不像个大人一样去照顾母亲——因为如果我离开了,她一个人可能活不了。

    但从孩子的角色看来, 很多现实问题又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去解决,自己吵也吵不过,逃又逃不掉,唯一能做的只有逆来顺受。

    到此,这位母亲已经对孩子的独立人格完成了「 绞杀 」。

    在这种与母亲的病态共生下,未来的妈宝也就形成了。 倒不是因为他爱妈妈胜过爱你,而是他自己的人格已经在成长过程中和母亲融为了一体,双方谁离开谁都无法独立存活。

    所以在与你相处时,Ta默认带着母亲的那一份,并在潜意识中早已把母亲的观点当成了自己的声音。

    02.

    亲密关系中的【病态共生】。

    那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里,为什么同样存在着「共生」的状态? 因为两人的边界感都太弱了,互把彼此当作自己一部分的延伸。而边界感弱的体现,则有两种模式:

    1. 口欲期模式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因为吃喝拉撒都离不开母亲,所以会认为「母亲和自己是一体的」。如果在这一时期没得到妥善的照料,长大后便会呈现出【口欲期固着】的状态。

    而口欲期固着者边界感弱的体现,就是爱抱怨,要对方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责,比如:

  • 「我今天早上真的起不来,结果又迟到了,都怪你每天那么晚睡」
  • 「我最近又胖了,你以后做菜能不能少放点油」
  • 「我今天心情不好,你能不能别烦我了」
  • Ta们就像一张永远在吮吸的嘴,吸干对方最后一丝的耐心和精力。

    这源于Ta们吃奶时期没有得到一致性很强的照顾。要么父母一个疏忽,在外面忙了一天,孩子也饿了一天;要么就是孩子饿了,却换来妈妈严厉的指责「我几小时前刚给你喂了,你怎么又哭?你就哭吧,什么时候消停我什么时候理你!」

    所以饥饿和空虚感便成了孩子长大后心理的主旋律。

    非常害怕孤独,希望伴侣能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可当伴侣真在身边时,Ta们又不停抱怨,要伴侣从身体到心灵彻底的照顾自己、为自己的所有感受负责。

    2. 肛欲期模式

    婴儿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学会区分我就是我,妈妈就是妈妈,所以我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而第一个自我照顾的动作,就是学会控制自己排泄。这也是与妈妈第一次的分离,如果在这时期的分离焦虑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孩子长大后便会呈现出【 肛欲期固着 】的状态。

    肛欲期固着者边界感弱的体现,就是爱控制,要为对方的一切负责, 比如:

  • 「你以后12点前必须睡觉,熬夜没意思」
  • 「以后做菜少放点油,你也知道我习惯吃清淡,这比较健康」
  • 「与其在这里一直和我说个不停,不如多去干点实际的事」
  • Ta们则像肛门一样,牢牢把握着你的「出口」,说你会拉肚子就是因为乱吃东西,我这也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不听呢?

    而被控制的一方就觉得,能不能给我留最后一丝空间,不要那么事无巨细干涉我的所有事情。

    这源于Ta们的第一次分离,被父母「安排」过度。

  • 「一让你自己吃饭你就把东西弄得到处都是,我还是直接喂你吧」
  • 「你看你走路又摔跤了,这么大了还走不稳,我还是背着你走吧」
  • 这些表现被Ta们幼小的心灵内化以后,则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模式: 对父母极度服从,并在这个过程中压抑了许多自身的不满和攻击性,并把这些负面情绪通过控制的形式(即父母控制自己的模式)投射到伴侣身上。

    亲密关系永远是亲子关系的延伸,在Ta们成长的经历中:

    前者压根没完成与父母的分离,严重的依赖父母,并在后续严重依赖伴侣;

    而后者则永远处在第一次分离的状态里,有自己的想法却被父母扼杀并牢牢控制,并在之后的关系里牢牢控制伴侣。

    如果关系中两方都处于其中任意一种状态里,那么伴侣间的病态共生就很有可能发生:其实谁也离不开谁,双方都很需要彼此;但相爱相杀,Ta们始终处于不断消耗彼此、不断彼此牵绊的过程中。

    03.

    无论是亲子还是伴侣间的病态共生,其本质都是没有成功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而亲子间的共生关系更是完全与母亲融为了一体。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么走向独立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会生气、学会说不。

    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但人们总是做不到。周围的人应该经常对你说:「你为什么不能拒绝你父母?」,「既然你老公/老婆一直这样,你为什么不跟Ta沟通清楚呢?」

    但每次听到这些话,你都会选择性忽略,和对方继续倾倒你的苦水—— 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拒绝自己的父母/伴侣是错的。

    这在心理学上叫作【习得性无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能一开始自己尝试过拒绝,但得到了几次很大的负反馈之后就放弃挣扎了。

    但实际上自身框架的建立需要时间,人与人之间清晰的界限也是真正健康交流的前提。重要的不是你每次拒绝的效果有多好,而在于你到底说了多少次「不」。

    当然,我这里说的」学会生气「,绝非像一开始说的那样去指责、让对方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责;而是学会为自己负责,也让对方承担起Ta的责任。

    比如开头说的,老婆怪自己不会赚钱又不带孩子,与其把责任推回去,不如告诉她:

  • 现状就是这样,我们当下也改变不了,骂我会让你更好受吗?(我没必要为你莫名的情绪负责)
  • 孩子的事情,你可以告诉我要求,我也愿意对Ta更上心。(承担自己的责任)
  • 这样一来,界限明显清晰多了:你拒绝了对方对你边界的侵犯,但没有拒绝你们之间的沟通;你展现出了攻击性的框架,但又并未踏足对方的人格边界。

    如果对方是个无微不至控制你的人,不论你做啥,Ta都试图给你安排、纠正你一下,那么这就涉及到了」被动攻击「的概念。限于篇幅原因,我们在后续文章里继续慢慢道来。

    成长系——我们应该学会怎么样去爱一个人:

    如何让一个男人在精神上离不开你?

    他从来都没爱过你吗,他只是爱自己——自恋性人格的爱情模式是什么样的?

    恋爱复合失败的三大元凶之一——阻抗型交流

    作的本质是离不开自己对安全感的索取

    求生本能:性格缺爱,恋爱总是用力过猛怎么办?

    为什么我会很害怕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怎样才能忘掉一个人,放下一个人?

    如何克服焦虑型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