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贷款搞预售制的弊端在其他行业早已体现。
比如某些英语教培、美容整形,诱导消费者在第三方金融机构贷款,用贷款来购买英语课程和美容手术。之后「消费者」或者说「受害者」要面对的就是第三方金融机构的逼债。由于很多案例里这样的第三方金融机构利率极高、催债手段狠辣,且与黑恶势力勾结,这样的贷款在电视剧【扫黑风暴】里面有所表现:美容贷。
抛开电视剧情节不谈,万一卖课的跑路或者美容手术失败,消费者什么都没得到,还得还钱。
如果这样的消费过程中,没有第三方金融机构存在呢?那么我能想到的后果就是,消费者量力而行,买不了就节衣缩食省钱,直到那个著名的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上演:
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一辈子钱,终于买到了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工作了一辈子,终于把房贷还清了。这个故事当时是想告诉我们,在相同的得到房子的结果之下,美国老太太比中国老太太多享受了很多年住房的过程。
这样的故事开启了我国国民贷款买房。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贷款,同时也意识到如果不尽早贷款买房上车,房价的增长是自己收入跟不上的。
而现在我国面临的是,预售制是直接让政府通过银行来收取国民未来的收入,且不保障中国老太太居住的过程,故事里的美国老太太好歹能拿到房子住进房子,而现实里的中国老太太是根本拿不到房子直接赔了本。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房企的金融杠杆玩得转,能勉强保证建房的过程资金链不断,建房能如期交付。如今各种问题缠绕之下,房地产经纪走不通,住房烂尾之下,群众会如何看待当年故事里宣传的美国老太太?
毕竟那是故事里的美国,美国老太太背着房贷好歹能享受一辈子住房的过程。而现实里的中国,中国老太太背着房贷还拿不到房子,且一辈子都要给银行卖命。
和故事里说的不一样,莫非你在骗我?
就像「美容贷」那样,第三方金融机构不对销售的产品负责,只进行催债?
电视剧里,卖课机构或者美容院是和金融机构合伙的。
那么,房企和银行,你们是不是合伙的?
再进一步,卖地的,你跟他们是不是一伙的?
只拿走国民一辈子的收入,不保障国民对应的资产。
这是动摇合法性的事。
市场倒逼改革,这是当年经济势头良好时候搞改革的一句话。
但是房企的问题早就存在,只是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少数个例,相关方面能压下,逼迫极少数个人以自身悲惨的命运,燃烧成国家发展的财政收入。
换句话说,改革根本无视了市场的弊端。再用当时的流行话来诠释的话,房产市场本身就是改革的「深水区」。
如今经济下行,爆雷不断。人人都有可能陷入一生积攒的财富被收割的境地,人人自危之下,只能靠抱团的力量来倒逼改革。
但是深水区是否是改革能解决的,我表示谨慎不乐观。我认为在现在的阶段,已经不是温和的改革能解决得了的了。
尚未成功,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