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如何建立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

2017-05-03财经

一、 会计理论基本框架

1) 会计理论框架概念

会计理论框架是会计基本理论的一个结构性的体系,包含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方针。概念框架就是用来阐释整个会计实践工作的主要导向的基础性说明。就像搭建房子,会计理论是钢筋混凝土搭出的基建结构,而具体的内容和细节则是框架里面填放的砖瓦、木块等。理论框架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填充内容合适与否,最终会影响「房子」的可住性,也就是影响会计操作的可行性。

关于会计理论框架,一般我们是沿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是FASB的首创,后面的会计概念框架都没有能够脱离其基本窠臼。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简称CF)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早出现于1976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公布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以及【概念框架项目的范围和含义】中。在360百科所查出来的结果显示:「所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的简称,为了方便,通常简称为CF,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

FASB早在1973年就认识到会计目标的重要性,于是逐渐构建完善了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概念框架体系,并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等主要国家的会计理论框架产生了深刻影响。

FASB初步形成了由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组成的概念框架体系。FASB认为,虽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本身并不是会计准则,但是,它却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指导FASB制定会计准则。

(2)在缺乏特定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为解决会计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3)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确定判断的范围。

(4)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增加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信心。

(5)通过减少会计备选方法的方式增强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由于FASB重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并将它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所以较好地保证FASB所制定的各项会计准则能够做到前后一致和相互协调。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1989年颁布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包括前言、引言、财务报表的目标、基础假设、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 。这为财务报表的编制及之后的财务报表编制准则的制订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基础框架。

2)会计理论框架内容

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容包括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IASB的概念框架内容包括财务报表的目标、基础假设、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资本和资本保全。

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还不够完善,但基本上和国际主流接轨。从已经颁发的会计准则来看,其主要包括 基本假设、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财务报告 等六方面。

关于会计理论框架的内容,可以参考下图

会计理论框架示意图

二、会计本质和职能

1)会计本质

会计的本质可理解为会计的性质或实质,也就是指会计的内涵,类似前面提到的定义。会计本质是指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和任何事物的本质一样,会计的本质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必须透过现象去把握。

在中外会计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历来存在分歧。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

(2)艺术论,认为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和总结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内容的艺术。

(3)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4)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

(5)制度论,基于前面给出的分析和说明,会计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

会计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汇总、加工、报送、分析来达到影响相关人员行为,为特定主体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会计是一种制度规范,进行的是信息的传递和沟通,通过有效率的专业方法,节约成本和时间,协调各方利益。经济活动的复杂性、频繁性导致会计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利益主体越来越多,技术上也就越来越复杂。

2)会计职能

会计的职能,或称会计的功能,是指会计能做什么。会计职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会计职能也相应扩展。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往往存在分歧,这集中体现在对职能数量的看法上。

一般的说法认为,会计有两大职能:核算和监督。也有些学者提出了三职能说、四职能说、五职能说甚至六职能说等,比如六职能:核算(反映)经济活动、监督经济业务、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在通用的两大职能里,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应该看到,会计职能是随着会计活动领域的扩展、会计工作环境的改变而发展变化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更复杂的经济业务,导致会计活动范围的扩大,会计的职能也就不仅限于核算和监督了。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企业里,会计积极参与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为企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职能也深刻地影响了会计职能,如果说管理的职能是计划、控制和决策,那么,会计的职能至少也应该有这样的表现。所以,核算和监督这两个基本职能也要与时俱进,体现出会计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作用。

三、会计目标

关于会计目标,从20世纪到现在,形成了两个主要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而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简单地说,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是为哪些人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及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哪些需要,因此会计目标是建立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高层次。

1)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提供报告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由于对受托责任的履行集中表现为企业的经营业绩,那么,按照受托责任观的理解,会计的目标就是提供会计主体的经营业绩及评价结果。在此观点下,财务报告的目标被定义为:以恰当的方式或尽可能准确的方式如实反映和报告经济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济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受托责任观」主要是针对现有外部财务报表使用者,偏重于财务报告的证实价值,其对会计基本原则的偏向表现为: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偏向于信息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2)会计确认方面,仅对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

(3)会计计量方面,采用具有可验证性的历史成本法进行计量。

(4)财务报表列报方面,关注经营业绩的计量,即偏向于「利润表观」。

2)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的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他们决策的信息。这种观点假设:财务报告信息对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方和债权人等进行合理投资、信贷决策是有用的。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被定义为: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决策有用观」也以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为前提,但更关注资本市场中现有和潜在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因此,其报告的信息不仅包括向现有所有者反映受托责任的部分,还包括可能影响现在投资者决策的部分。决策有用观针对现有和潜在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偏重于财务报告的预测价值,其对会计基本原则的偏向表现为: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偏向于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2)会计确认方面,不仅关注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关注对企业产生影响的现时和未来事项。

(3)会计计量方面,更倾向于公允价值法或现行价值法。

(4)财务报表列报方面,更关注企业经济资源的计量,即偏向于「资产负债表观」。

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二者其实是可以相互融合的。这种相容性也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和实践证明。因为信息的提供,是通过「受托责任」的要求,完成「决策有用」的结果,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就像硬币的两个面一样,表现不同,实质意义殊途同归。

四、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用于规范会计工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又叫作会计工作前提条件,用于界定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和范围。

包括以下几个假设

1) 会计主体假设

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导致了会计主体牵涉对象很多,所以会计就更应该清楚每一笔账到底记在谁的头上。举一个例子:

有3个人去投宿,一晚300元,每人各掏了100元给老板。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0元就够了,拿出50元叫服务生去退还;服务生想到50元分给三个人不好分,于是服务生藏下20元,然后把剩余30元给3个人各分了10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0元,现又退回10元,每人只花了90元钱,3个人每人90元,加上服务生藏起的20元,总共290元,还有10元钱哪里去了?

用会计的思维方法

先看投宿的三个人,作为一会计主体应该是:拿出现金=支付的费用,即300-30=270。

而老板作为一会计主体,应该是:收到的现金=收入,即250。

服务生作为一会计主体,应该是:藏下的钱=额外收入,即20。

那么,这笔经济活动涉及的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下:

拿出来的现金=收到手的现金,即300-30=250+20,也就是270=270,刚好平衡,不多不少。

2) 持续经营假设

所谓持续经营,是指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遭遇清算、解散等变故而不复存在。持续经营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上比较特殊的一个假设。如果说会计主体假设规定的是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那么相对应地,持续经营假设可以看作是规定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不过,这个时间范围实在是太长了。

会计上的持续经营的期限应该是多久呢?不止一万年,是无限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会计记账和核算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有关时间的问题。比如,普通工资的发放一般涉及的是月份,而绩效工资的发放一般涉及一年;买进一台设备,可以使用10年,那么折旧费就牵涉10年;买进一项专利权,有效期50年,那么专利费的摊销期涉及的就是50年。也就是说,在会计工作时随时会遇到时间上的长短不一,我们以多长时间来登记相关金额并进行收入及成本的核算呢?麻烦的是,我们并不能判断这个会计主体到底可以存在多少年。百年老店可存活很长时间,而一些企业可能几年就玩完。

一个会计主体除非有明确的破产清算的迹象,否则我们不能判断其无以为继。所以,为了解决会计核算上的时间问题,干脆我们给一个持续经营假设,意味着在没有明显的反证情况下,企业可以无限期地经营下去,这样无论我们在会计核算上需要什么样的时间段,总是在这个「无限期」范围内,于是在这样的超高弹性时间范围内,会计的一些工作就可以顺利开展下去了。有了持续经营的假设才能对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折旧费用的分期提取才能正常进行,否则资产的评估、费用在受益期的分配、负债按期偿还,以及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将无法确认。

3) 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成会计期间,分期核算经济活动和报告经营成果。这是由于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企业定期提供会计信息作为其决策的依据。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为会计年度。每一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会计分期假设奠定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理论基础。

会计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高度相关。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二者不可分离。只有设定一个会计主体能够持续经营下去,才有必要和有可能进行会计分期。会计分期依赖于持续经营,持续经营需要进行会计分期。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时间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明确会计分期基本前提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4) 货币计量假设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有一句话:货币天生不是金银,金银天生是货币。套用这句话的句式,会计的计量单位选择货币可以这样说:会计计量标准天生不是货币,货币天生是会计计量标准。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开始,会计的计量标准并不是货币,可以是实物单位,比如斤两、一筐、一件等等;就好比货币一开始是贝壳、石头、食物等;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出于统一计量和对比的要求,会计的计量标准就选择了货币单位。这样一来,所有的经济业务都可以用货币来度量,方便了记录、汇总、报送和比较。

不过,货币计量包含了另一个假设:币值稳定。会计信息采用货币计量和报送,对信息使用者而言,货币计量的资产价值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前后会计期间的货币币值变化较大,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动,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造成误导。

5)权责发生制假设

权责发生制又叫应收应付制或简称应计制,现金收付制又名实收实付制或简称现金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两种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会计分期所带来的利润、收入、费用的确认入账的时间及配比问题。

基于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会计报送的信息也要分期进行,并且强调收入和费用在期间上的对应性,即配比性。但是很多时候,产生会计收入和费用的经济活动并不一定是在一个会计期间就会完成的,很多时候会跨期进行。通常而言,收入最终会带来现金流量的流入,费用最终会带来现金流量的流出。但由于分期假设的存在,再加上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费用常常无法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

也就是说,一项经济活动开始是在一个期间,结束是在另一个期间。而且,费用和收入的产生,常常并不能同时带来现金的流动,与收入和费用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经常是提前或推后。这样一来,涉及的问题就是,跨期才完成的收入、费用到底在哪一期间入账。在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我们通常用的水电,发生消耗在本月份的,本月受益的,要等到下一个月才支付账单,才将这笔费用彻底结清。那么这样的一笔水电费,从分期记账的角度看,究竟应该记载在哪一个月份呢?

从企业角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企业1月份卖出产品一批,价值20000元,货已发出,钱还没有收到;一直到5月份才收到对方的货款,才产生了现金的流入。那么,20000元的收入应该计入1月份还是计入5月份呢?

要知道,收入和费用入账日期不同,会影响到不同期间的利润、所得税等一系列财务结果,这样的信息报送出去,就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所以,会计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定了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两种记账制度,用以区分费用和收入记账的日期。

在上述的两个例子中,如果运用权责发生制,水电费应记在发生的当月,企业的这笔收入应该计入1月份;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谁受益,谁承担;或者只看收入或费用发生的时间,不看涉及的现金流动的具体时间。

在现金收付制下,水电费应记入实际支付的那个月,而企业的这笔收入则应计入5月份;其遵循的原则是何时收到或支付现金,何时确认为收入或支出;也就是说只看现金的流动情况,不考虑发生的其他情况。

收入和费用确认完毕,利用这两个要素就可以计算当期的利润,从而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在某一期间的盈利能力的相关信息。但持续经营的企业由于费用和收入的发生时间常常和现金流动的时间不一致,导致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下确认的收入、费用和利润通常就会有很大的区别。

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企业,包括我国的企业都采用权责发生制计算收入、费用和利润。因为权责发生制比较符合配比原则,遵循「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从归属上看更合理一些。但权责发生制相对于现金收付制是比较隐晦的,弹性也很大。它有点像水中花、镜中月,看似有,实际却抓不住。

权责发生制最大的问题在于极具创造性和可操控性。 在此条件下给出的利润就像小孩子,任人打扮。会计学上专门给了个很雅的名词「窗饰」,也就是说会计利润可以像商店橱窗里的摆设一样,打扮得很好看,用于吸引客户。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具有同等功效。

权责发生制是会计创造出来的「皇帝的新衣」,它的功用就是让大家相信企业是有「利润」的,是赚钱的。但这样的账面「利润」有什么意义呢?很多账面利润很高的企业不照样倒闭了吗?这个「利润」确实很糊弄人。权责发生制制造出来的「利润」深受诟病。这样的利润深深地误导了投资者,导致投资者的大量损失。

总之,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利润计算,这样的利润是具有极大弹性的,和企业实际的现金流量及财务状况没有直接联系。如果想要获得最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信息,不要看利润表,看现金流量表即可。

在权责发生制下,为配合收入和费用的记录,专门有一些相应的账户设置,比如记录发生的还没收到款的「应收账款」,收了货还没支付款的「应付账款」,记录发生的费用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账户。

五、会计基本原则

会计师就好比是厨师,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交给顾客。原材料的质地、加工的过程、厨师的技术、工具的好坏都会影响到成品的质量,也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

怎样评判信息的质量呢?类似评价菜品的质量标准「色、香、味、形」,会计也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这些评价会计质量的标准统称为会计基本原则。

会计的基本质量标准是规范会计的基本原则,审计也是按此标准进行检查。判断会计信息的质量,就要依据上述标准。国外认为,好的会计信息应该满足以下要求:有目的性、相关性、及时、明晰、可理解、准确、完备但不过量、采用恰当的方式传递给恰当的对象、可靠、价值超过成本。国外的质量标准更细致、要求更多一些;国内的要求相对比较简练,将国外的一些标准合并而成,但国内的质量标准所包含的内容并未减少。

1)客观性

客观性的主要意义就是真实性,强调会计信息一定是基于真实可靠的数据加工而来的,不能无中生有,任意编造。现在一些企业做假账,不尊重客观性原则,把会计数据当作面团,随便揉捏,想给出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对投资人、债权人严重不负责任。不过俗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谎言重复千遍还是谎言。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市公司的造假信息迟早是会暴露的,尤其是在监管越来越严厉的情况下。若干上市公司的真实案例,极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比如美国的安然公司、中国的杭萧钢构等。

我们将客观性放在会计质量标准的第一位,就是想突出这条准则的重要性。如果会计信息连真实性都无法满足,那么随后的原则、准则、标准遵循得再好,也于事无补,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强调:客观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底线,是基石。

2)相关性

相关性也叫有用性,强调会计信息的提供要符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要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有关决策的问题,不能南辕北辙,提供无关的信息。

关于相关性,应该这样理解:顾客需要鱼,不能给他上盘猪肉;他需要的鱼是蒸的,不能给他煮的。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尽可能像自助餐一样,提供丰富的内容供客户自己选择,信息使用者可以在丰富的信息中找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还可以进行必要的再加工。这样就免去了直接针对各种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所带来的复杂性和巨大的成本开支。

3)可比性

会计信息是连续的信息,只有一期的静态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就好比我们想要知道小孩子的生长发育正不正常,仅看一个时期的数据是不行的,要进行连续的观察,还要和同龄的小朋友进行对比,才可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就会计信息的使用而言,信息的可比性包括:与不同时期的比较,即纵向比较;与不同企业信息的比较,即横向比较;与企业预算的比较,即计划和实际的比较等。

为了满足以上的信息可比,会计的信息提供就要有统一的标准和口径。这也是为什么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以及民间职业团体的支持。就好比当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交流一样,会计信息作为经济交流的重要工具,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这样的交流是无法进行的。

当然,目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是可行的,因为规则一致。但在世界范围内,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结果。目前各职业团体和一些政府机构正在致力于全球统一的会计和审计标准,希望能达到全球会计信息的统一。

4)重要性

面临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和复杂的信息需求,会计信息也越来越丰富。但信息的筛选使用是有成本的,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了避免在大量的信息面前疏漏掉重要的内容,会计需要有重点地报送相关信息。这种重要性既包括金额上的重要性,也包括交易或事项本身性质的重要性。

。所以,会计信息并不是一股脑地将所有的信息全部报送出来,而是有筛选的。比如,货币资金项目,也就是企业现有的钱,会计报表就只会给个总数,而不是将库存现金有多少、银行存款有多少等一一列示。就像我们清理自己的钱包,把所有的纸币和硬币清点一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就行了,并不需要记住纸币有几张、硬币有多少,因为这样的信息是无关大局的,没有太多价值。

事实上,过多的信息反而会损坏信息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大量的无用信息会掩盖有用信息,造成「信息噪音」,导致信息使用者选取、筛选、分析的成本大幅增高。所以,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就重要的信息进行提供,是会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不过,重要性的判断常常是主观的。对于某类使用者而言是重要的信息,对其他使用者来说未必重要。比如,企业正在进行中的诉讼案件,可能对股东和债权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对政府部门或者一般员工而言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5)明晰性

明晰性是指会计的这门语言,在交流时一定要注意受众的接受程度,不要过于晦涩难懂,而是要尽可能地简单、清楚。按照奥姆剃刀原理,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更简单的表达是:让事情保持简单。

通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并不是会计专家,所以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过于专业化,信息使用者将很难使用或使用不当。会计也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方法,但在对外报送信息时应该尽量通俗、简洁。即便是非会计人员或财务专家,也能读得清楚明白,不至于产生歧义。

有人认为,会计应该像医生一样保持职业的神秘感,事实上会计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信息使用者不能从会计系统得到有效信息,他们会转向其他途径获取信息。这样一来,会计本身的作用就会降低,不利于会计自身的发展。

此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政府部门,他们有极大的影响力,会促使会计的信息必须要能够清楚地被解读。如果会计不能满足这些使用者的要求,就会面临指责,并被改革。

不过,会计仍然需要有它的专业性,也需要保持它的专业性,否则,就不称其为一门专门的技术。会计毕竟不可能像通俗小说一样人人皆宜,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在对外报送的会计信息里,仍然会有专业的词汇和需要一定会计知识才能理解的内容。

有些公司就利用会计的专业性,在运用会计报表对外进行信息交流时,故意偷梁换柱,混淆视听。比如,安然公司实际上有大量负债,如果这些负债在正常的资产负债表里披露,会造成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公司风险剧增,投资人自然会做空该公司;为了回避这种高额负债,安然公司将这样的负债以SPE(特殊目的实体)的方式在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而且夹杂在大量的其他信息中,字体也非常小,一般人都不会注意到。所以,一家高负债公司的价值被极大地高估了,太多的投资者被忽悠,从而损失惨重。

会计确实是一门「数字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只是看各个企业怎样运用这门艺术。用得好,可以为企业添分加彩,用得不好,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这就像曾国藩与太平天国战斗早期,总是吃败仗。他上书皇帝,说「屡战屡败」,但有一谋士改成了「屡败屡战」,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会计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但前提是不能违背法律法规。

6)及时性

会计信息本质上是一种经济信息,具有时效性,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应该响应决策需要及时提供,一旦滞后,可能带来投资者的损失。

一般国家都会对企业的会计报告提出时间要求。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不得晚于4月30日,否则会遭到停牌处罚。这一方面是要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是要监督信息提供者的行为,督促他们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如果有企业未能按时提供报表,其实也就传递出一种负面信息:要么是报表通不过审计,要么是管理混乱,无法及时编制好报表。无论是哪一方面的情况,都可以说明企业存在问题。

就目前情况而言,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一种很具有操作性和判断性的标准,容易被投资者理解和接受。

7)谨慎性

会计上的谨慎性又叫稳健主义,或称保守主义。简单说就是尽量高估负债、损失,尽量低估收入和利益。这样的处理实际上是可以迎合上述实证经济研究的结论的。在会计谨慎性的原则下,人类的心理预期就没有那么高,面对最后的结果反而能坦然接受。先苦后甜实际上优于先甜后苦。

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就是让信息使用者先看到不好的信息,有了一个心理预期,最后的结果无论怎样,都不会再差,)也就不会对投资者信心造成打击;而如果结果比预期好,投资者就会得到超过预期的满足。如果一开始就按最高的利润、业绩来做,后面一旦出现不好的情况,就无法弥补了。

俗话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这是谨慎原则在生活中的体现。会计的谨慎性具体有下列表现:计提减值准备,收入确认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等等。这样一来,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就比较稳健,企业在后续期间也就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通常,会计人员最容易和谨慎性挂上钩。在很多人的眼里,会计人员就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会计就是胆小的代名词。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账房先生就是一副拘谨、不苟言笑的模样。不管怎样,会计的职业特点容易给人这样的感觉。

不过,谨慎性原则是不能滥用的,特别是一些企业出于一些别有用心的目的时。过度的谨慎对企业并不总是有益。所谓「过犹不及」,这个度要把握好。

8)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是指经济或会计实质,形式是指法律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当法律形式和经济实质不一致时,以经济实质为准,在会计上进行核算和记录。其实这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当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时,是最好的;但如果形式和内容不统一,应当以内容为准而非形式。

会计上的实质,即内容应该是优于形式的。也就是说,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始终是以会计实质为准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权,从法律上讲,拥有51%的股权才会是绝对控股。所以形式上A公司不是绝对大股东,没有控制权;但研究它的经济实质,我们发现,B公司的股权相对分散,A公司即便是只拥有30%的股权,也是唯一大股东,具有对B公司绝对的控制权。所以,在会计上,A公司就应该编制对B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

再举一个例子,企业经常用租赁融资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的购买,从法律形式上讲,在最后一笔融资贷款没有还完之前,资产的所有权还没有转移到企业,资产就不是企业的。但从经济实质上看,企业最终的目的是持有该资产,所以,会计上就按照自有资产进行记账和计提折旧、进行维修等。

这一点和我们按揭买房买车的道理一样,从理论上或法律上来看,在最后一笔按揭款没有还完之前,房子或车子的所有权是没有转移到自己手里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按揭买的房子和车子当作自有资产。

9)历史成本计价

历史成本计价意味着当企业取得资产和服务时,应该以实际发生的成本记账,也就是真实发生的有原始凭证的那个价格。即便是卖家觉得价格低了,买家觉得价格高了,都不影响会计记账的金额。这一记账金额,就是已经发生的、既成事实的资产的取得成本,因为是过去时,所以被称为历史成本。

比如,你打算购买一台设备,卖方报价50000元,你还价40000元,市面上类似的机器一般价格是45000元;最后你和卖家谈妥,以44000元的价格成交。那么,在会计账户上,这台设备应记录的金额就是44000元,而非其他。不管你买来这台机器设备第二天价格是涨是跌,都不影响你账面记录这台资产的历史成本。

当然,历史成本可能无法反映资产的现实价值,这样会影响信息的有用性。比如,企业购买的股票,其价格变动就非常之大。当初的买价,即历史成本可能就与期末的实际价格相差较远。为了协调这一点,在期末时,会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信息补充。

这样的信息补充一般以在某项资产下方减掉该资产预估贬值的部分,得出一个符合现值的金额。这样一来,资产的历史成本、现行价值、估计的贬值金额都可在报表上表现出来,给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全面的相关信息,以方便他们决策。

不过,一般而言,按照谨慎性原则要求,资产的价值补充信息,只会预估其贬值金额并在报表中表现出来,并不会预估其增值金额。

六、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1)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一般是指会计核算对象,就是会计工作的对象,简单地说,就是会计加工处理的东西。从大方面说,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价值表现,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三类: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这些活动会产生价值运动,会计核算就是对这些价值运动做出忠实的记录。

在做记录时,由于会计主体的活动千变万化,涉及的价值运动类型很多,会计在记录时,首先需要科学分类,以便管理,所以会计也是一门分类的科学。

会计核算对象的分类是依据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进行的。对一个会计主体的信息需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财务状况,二是盈利能力,三是现金流量。这三种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基本要求,于是会计上就设计出三张会计报表进行相关信息的报送(如图2-2所示)。日常的会计核算,也就围绕这三张报表中的明细分类进行。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是 资产负债表 ,其具体可以反映出在某一时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报表是 利润表 ,其具体反映在某一时间段企业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

现金流量表 反映的是在某一段期间企业现金的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

2)会计要素

根据会计报表提供的主要信息的类别,在我国,会计核算对象具体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国外有些会把现金流量的三个要素算进去,即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会计就是按这样的分类进行核算的。

我们给这样的会计分类取了个专业名字:会计要素。所以,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分类。六大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一级分类,这个分类在具体的核算中还是太粗了,因此需要继续细分,分出二级类别和三级分类。一般三级分类就是实际工作中具体可用于会计数据记录、加工的对象。会计要素分类如图

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在具体的分类项目下记账,期末汇总核算,总括的数据就会出现在会计报表上。因此,会计信息有分类的、有序时的、有明细的,也有总括的。会计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流程和方式,可以提供全方位、各个层次和方面的信息。这是一个立体的交叉的「信息网」,在后面我们会详细研究这个「网络」,看看它的先进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3)会计科目

会计对象的分类形成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分类形成了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就是我们进行会计核算的具体细化了的对象,是后面要用到的记账工具——会计账户的科学化名称。这样的分类体系有以下好处:

(1)方便归类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报送。(2)方便反映企业不同的侧面。(3)方便进行信息的使用。

我国颁布的会计准则里专门有指导性的会计科目表,每个会计科目统一编号,以便汇总和比较信息;各个企业根据自己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通过对它们的具体数据的记录,可以反映出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七、会计等式

可以用以下等式来表达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第一个等式又称为会计第一恒等式,第二个等式是从第一个分解出来的,第三个等式是将货币资金从资产当中分流出来计量的结果。所以,第一等式是核心,其余的等式是辅助。

一般而言,我们研究较多的是前两个等式,这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可以表达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利润最终是要归入所有者权益的,但在其发生时要单独核算,一方面是为了与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区分开,另一方面是为了掌握企业在这一期间的利润。

三个等式既能将会计核算的要素清楚地联系在一起,也是期末编制三张主要会计报表的直接理论依据。第一等式的三要素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第二个等式的三要素也称为利润表要素,而最后一个等式的三个要素也称为现金流量表要素。

1)会计第一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第一恒等式之所以称之为恒等式,是因为它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是成立的。如果出现不等的情况,只能说明做错了。这个等式起到了指引和检查会计记录的作用,其原理贯穿了会计记录、计量、汇总、报送等各个环节。

鉴于会计第一恒等式的重要性,在进一步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之前,我们对该等式进行仔细的研究。

归根到底,会计是一项分类的工作,基本的分类就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细分,直到可以进行最明细的记录为止。那么,这三个要素所构成的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就是会计进行最基础记录的标准。

这个等式所蕴含的意义是经济资源的占有形态=经济资源的权利所有者;或者价值的表现形态=价值的归属对象。从价值运动的角度看,当等式一边或两边发生变动时,表达的含义就是价值的来源=价值的去向。

把一个企业看作一个价值实体,假设这个价值实体目前的所有财产值500万元,而这500万元的财产有200万元来自于借款,300万元来自于所有者投资,那么用等式表达就是:500万元资产=200万元负债+300万元所有者权益。其意义在于当企业清算卖出500万元价格时,这500万元中的200万元应还给债权人,剩下的300万元按出资比例分给投资人。如果把企业比作一块蛋糕,那么资产就是蛋糕的形式,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表达的就是这块蛋糕的归属权。二者的经济涵义不一样,但是价值大小完全一样。

当然,会计第一恒等式的作用并非这么简单。从动态的角度看,等式一边的变化或两边同时变化是不能影响等式的平衡关系的。从价值角度上讲,价值只会改变它存在的形态,而不会凭空消失掉。所以,价值变动的记录绝不会影响等式的平衡,只是会改变其中某些项目的金额,表明价值从一种形态改变成另一种形态。这有点类似于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失,只是改变了存在的形态。

利用会计第一恒等式进行会计记录,可以很好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同时可以将价值转变的过程体现出来,表明价值的来源和去向。

会计第一恒等式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规范了记账的标准,检查记账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个等式监督三大要素之间的变动关系和增减互动的情况。理论上来说,只要知道三个要素的两个,另外一个要素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比如知道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可以计算资产的总额,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知道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就可以计算所有者权益,即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以此类推。这种等式计算反映的是静态的数据关系,三个要素之间还有动态的关系,结合这个等式加以计算可以反映一个期间的变动关系。

会计等式不仅仅可用于记录价值运动过程,而且可反映价值运动在某一时点的结果,也就是说,通过会计等式我们既可以了解价值的动态信息,也可以获得价值的静态指标。静态指标是指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某一要素期初和期末的余额。会计要素的余额信息不是直接记录得到的,而是通过特定的会计计算公式得到的,其公式就是: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结合会计等式,我们可以得到下列等式,既能表现横向的价值运动关系,也能表现纵向的价值关系,如下所示:

会计等式所揭示的价值运动的过程及结果,很清楚地表明了价值转变的完整过程,也是我们会计所记录的信息的内涵。会计通过恒等式记录的数字,就是信息的载体,通过信息的解读,就可以还原经济活动的全貌。 这样的记账方式,实际上就是遵循了会计记录工作的一项重要原理:复式记账。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和单式记账是相对应的一种记账形式,是在长期会计实践过程中逐渐从单式记账发展完善而来。顾名思义,单式记账就是只对价值运动的一个方面进行记录,要么记录来源,要么记录去向,不会同时反映两方面。

这种记录方式的优点就是简单方便,适用于早期比较少量的不复杂的经济活动,比如我们所研究的15世纪之前的会计记录一般都属于这样的单式记账方式;中国宋朝出现的「四柱清册」记账法,据考证属于单式记账。比较公认的书面记录的复式记账法出现于15世纪末期。1494年【数学大全】出版,其中有一章记录了意大利沿海城邦的簿记法,这是现代会计的起始。

复式记账就是对一项经济活动的价值运动从两方面同时记录,反映出经济运动的全貌,价值的起点和终点都能表现出来,也就是双重记录,表现了同一个价值量的变化过程。复式记账之所以比单式记账更先进、更科学,是因为它便于了解经济活动的整个变化过程,能够很好地掌握价值的来源和去向,便于信息传递和价值追踪,并可以进行事后的检查和监督。

例如,个人的消费记录如果采用单式记账,每天的现金支出就只记录现金花销的金额,比如买早餐花了10元,就只记录现金减少了10元;买了报纸花了2元,记录就是现金减少2元;吃中午饭花了30元,则记录现金少了30元……以此类推,这样一天的现金支付记录得很清楚,但这些现金到底花到哪里去了,从账面记录上是看不到的,所以价值的运动就没有对应关系,我们只能看到单方面价值的减少,具体这些现金价值量转移到哪里去了,是不清楚的。这样,我们就无法通过单式记账还原经济活动,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但如果采用复式记账法,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以上述为例,花出去的现金采用复式记账,早餐花了10元,就在现金账和费用账(早餐)同时记录10元钱,意味着现金少了10元,现金的价值转换成了一项费用,即早餐费增加了10元。报纸花费记录为:现金减少2元,费用(报纸)增加2元。午餐花费记录为:现金减少30元,费用(午餐)增加30元。以此类推,这样到期末汇总时,很清楚地知道现金价值的变动额,也同时很清楚地知道这些现金花到哪里去了,也就是价值运动的起点是现金,终点就是费用。

这样的复式记账,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十分全面完整,可以提供最为有用的信息,也方便对价值运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因为价值量的变动在两方面同时记录,如果觉得某一方有问题,就可以查找它的对应方,看看二者的对应关系是否合理合法合规,记录的价值量是否相等。

3)收入-费用=利润

这个等式涉及三个会计要素,即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个要素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盈利能力,即赚钱能力;因为它们是构成利润表的三个要素,所以又称为利润表要素。这个等式不是基本恒等式,是附属等式,从属于会计第一恒等式,三个要素也是从所有者权益要素分解出来的附属要素。

那么,为什么要从所有者权益要素分解出这三个会计要素呢?这是因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及其结果取决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一种是所有者自身投资或撤资(分红)所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这是投资者对企业的「输血」所带来的影响;另一种是企业利用资产赚的钱或亏损所带来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化,相当于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带来的结果。这两种活动虽然最终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但根本性质和意义是不一样的,所以必须加以区分,这样才能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决策。

利润是一个结果,它取决于两个要素:收入和费用。因为「利润=收入-费用」,利润最终要计入所有者权益,所以收入的产生根本上会造成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会造成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二者之差即利润或亏损。当收入大于费用,利润是正数,所有者权益净增加,表明企业赚的价值的归属;当利润是负数,表明企业亏损,收入不足以弥补费用,造成所有者资本的侵蚀。从企业发展和存在的意义看,「造血」功能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基本功,而投资者的「输血」只能是偶然的辅助性的。将利润、收入、费用三者从所有者权益区分出来,就是为了清楚地区别企业的「输血」和「造血」功能,从而判断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能力。

另外,企业的利润是企业获取长期稳定现金流量的基本来源,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结果。如果缺乏稳定的利润,企业的现金流量会存在问题,短期的融资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能持续。企业只有获取更多的持续的利润,才能发展下去。所以利润指标,以及计算利润的收入和费用是我们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判断的重要信息。

加入利润、收入和费用三要素后,会计第一恒等式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可以表达为: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所有者新增资本-所有者撤资及分红)+净利润=期初余额+(所有者新增资本-所有者撤资及分红)+(收入-费用)

4)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就好比人身体中的血液,人身体中血液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命运,企业现金流的畅通与否,也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谁掌握了现金流,谁就掌握了企业的命运。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就提出,最终决定企业价值的,一是企业生命周期内所能获得的现金流的数量和时间跨度;二是为了获得这些现金流所需要承担的各种不确定性,即风险;三是为获得现金流而投入的资本量。

换句话说,企业价值等于未来各期自由现金流的折现(NPV, Net Present Value),现金流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源泉。那么要增大企业价值,就需要在未来的经营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现金流。因此,从确保未来可持续的获取自由现金流的角度来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扩大市场份额等企业经营行为,都是价值管理的具体实践。

我国通常没有单独列出现金流量三要素,但现金流量表确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报表,因为这三要素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恰好可以弥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不能提供的重要信息。在前面我们提到过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基本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的信息是按权责发生制提供的,由于权责发生制本身的问题,我们无法通过这两个报表获知现金方面的实际情况,而现金恰恰是真实财务信息的基本代表,所以会计上提供以现金收付制编制的现金流量表,通过这张报表上的现金流出量、流入量和净流量的数据,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现金流量表的出现,在国内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采用的是「财务状况变动表」,但这张表无法解决对现金信息的需要,因为从根本上说,它也是采用权责发生制编制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对外开放和受国际上先进会计理念的影响,我国逐渐接受了以现金流量表来提供相关信息的实践,从而在全国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提供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净流量的信息。时至今日,现金流量表已经成为三张主表当中最重要的一张表,而它所提供的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