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与被爱都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感觉」。托尔斯泰这样说过:「美是伟大的,但是衣物、房子和家具之美仅仅是用与衬托家庭之爱的装饰,即使把世界上所有华丽的东西堆积起来都比不上一个美好的家庭。因此我将对我的家庭更多的付出我的真爱,哪怕一点点,也胜过很多的家具和世界上所有的设计师能够提供的最华丽的物品。」
「 步入婚姻的殿堂比单身生活使人更有安全感,尽管两人生活不一定更舒适,但它确实令人感到安全。婚姻可能使你更快乐,也可能使你更感悲伤,婚姻可能使生活有更多的欢乐,也可能使生活更多的痛苦;婚姻会使你背负更重的担子,但是同样会以爱和宽厚的力量来支撑你。无论如何,婚姻仍然令人感到非常愉快。同样,婚姻也是人类之母,使人类延续,使国家强大。」
一位思想家曾说过,女人是来自天堂的珍贵礼物,带着连无所不能的上帝都无法给与的伟大的爱;她会净化、抚慰和照亮我们的家庭、社会和国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女人的这些价值,除非那个人的母亲与他共同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人生变故,当他连续失意、遭到所有人的抛弃时,他的妻子却坚定地站在他的身边,使他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全新信念,才会使他明白。
稳固的婚姻,使男女之间建立了一种在两性之间无法用其他方式建立的情感和兴趣的联系。
拉法耶特将军在美国时,认识了两个年轻人。他问:你结婚了吗?这个年轻人回答,是的长官。拉耶特说:你是个幸福的男人。随后,他用同样的问题问了另一个年轻人,得到的回答是:我还是个单身。将军说:多么不幸的家伙啊!这就是对婚姻问题的最好评论。
有一些男人从来没有结婚,而且按通常的标准衡量,他们的生活是成功的。但是,哪些了解他们或者详细阅读过他们资料的人会感到,这样的人生尽管成功却算不上完整。
「 家」这个词包含着很多内容,一位诗人说:它可以唤醒我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不仅仅是给予你「家」的亲人们才会使你感到亲切,而且从小居住地周围的小山、岩石、小溪也会使人迷恋。
家是社会的细胞,是幸福的温床、神圣的乐园。很多人把家当成自己成功的动力,事实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那么他在自己的工作上也容易取得很大的成就。反之,如果整天困扰与家庭纠纷之中,就很难把工作做得出色。人人都需要追求一个幸福的家庭,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家庭幸福的基础,美满的家庭能使人享受天伦之乐。家庭是婚姻的必然结果。
家庭是幸福的温床,但他又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动的,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社会的深刻变革给家庭这座古往今来给人以慰籍的快乐宫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离婚率上升,少年犯罪增加,代沟裂痕扩大,未婚同居、家庭暴力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使人们不得不想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家庭才算美满幸福的家庭?如何才能得到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探讨这些问题,必须与社会的变化对家庭的影响相联系。
家庭幸福美满这个话题,大家一向众说纷纭了。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作为家庭的个体,迫切希望和追求的幸福,那么夫妻之间该如何做到和睦相处,家庭幸福美满了?
接下来,一支半笔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夫妻之间如何做到和睦相处,家庭幸福美满等等相关方面的三个关键要点,也是原则底线,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参考价值。
1.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家庭才算是和睦相处,幸福美满?家是我们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幸福的家庭都有很多各自特点,但都做到了三不争。第一点就是不与父母争。老话说得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父母也在慢慢变老,但很多想法却依然没有改变。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惹他们生气,而是处处要让着他们,所谓孝顺孝顺就有顺的意思在里面。遵从父母的意愿不争对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2.不与爱人争,不与爱人吵,有些夫妻通常因为一些小事或者不同意见就开始争吵,你不让着我,我不让着你,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从来不知道自己找自己的问题,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闹到最后你心情舒畅了,觉得自己吵赢了,其实输了感情,输了家的温情。和睦的家庭里夫妻之间无需讲过多得道理,只讲包容和理解,只讲为对方付出和成就。特别是在某些场合,夫妻二人更是要达成共识,互为盟友,保持一致来保证家庭的幸福。这样的夫妻相处家庭咋可能不幸福美满了?
3.不与孩子争,不与孩子斗。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父亲靠格局决定家的方向,母亲靠慈爱决定家的温度。孩子与我们的缘分不知是几世才修来,孩子的孝顺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这一生的陪伴不是太长,孩子一旦长大了都会离开你独自翱翔!做个淡定的父母,好好的和孩子相处。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身体健康,吃饱穿暖,父母安好,家庭幸福美满。所为家事无对错,只有爱与不爱,懂与不懂,合与不合,不争对错,家和万事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幸福的孩子,背后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处。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才会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呢?
一、是否有父亲乐观的爱和陪伴
近日,叙利亚一名父亲上传一段视频,家的外面一有炸弹空袭的响声,3岁的女儿却在哈哈大笑:
受叙利亚战事影响,他们家附近经常遭遇炸弹空袭,为了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这位父亲跟女儿约定说外面的轰炸只是一场游戏,他和女儿约定:
「当炸弹落下时,我们一起大笑。」
女孩笑得开怀,父亲笑得无奈,让人莫名觉得心酸。
虽然生活在战乱之中,但这个小女孩幸运的是拥有了一位乐观的父亲,父亲对女儿的爱和这种周全的保护,会是女孩一生幸福的底气。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需要父亲的介入,一位乐观有趣的父亲带给孩子满满的正能量,有这样的父亲用心地陪伴孩子,孩子童年是很幸福的。
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是一样的,童年有父亲用心的陪伴,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都不太容易焦虑。
二、妈妈是否快乐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演员杨迪和母亲张加丽的采访文章,很有感触。
荧幕里的杨迪一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都是积极欢乐的,这一点受妈妈的影响很大。
在演员杨迪的记忆里,妈妈似乎永远都是快乐的。
他在文章中提到:
「我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太希望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完美的,其乐融融的世界,不想让我看到一丝负面情绪。包括她跟我爸,我没见过他们吵架,我爸有时脾气怪,说话不中听,只要我在,我妈也不恼火。」
妈妈对他影响至深,让他明白了快乐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他也因此收获了快乐的能力。
快乐的妈妈很容易感染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满了明朗阳光,内心充满了安全感。
相反,一个不快乐的妈妈,很难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
在妈妈充满抱怨的人生里,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牺牲品,他们长期吸收来自妈妈的焦虑、坏脾气、怨气和负能量,对妈妈情绪产生的不安更严重,焦虑感甚至会大于妈妈。
推特上有一位妈妈所说:「你的孩子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妈妈,他们更需要一个快乐的妈妈。」
我希望大家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快乐幸福,请一定要让自己先快乐起来。
三、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网络上曾经有个很热门的话题是:父母很恩爱是种什么体验?
很多网友分享了小时候被父母「秀」到了的趣事:
「把他们的婚纱照挂了一幅在我房间里!」
「结婚20多年,牙刷还要用情侣款。」
「我爸每天回家第一话就是:你妈呢?」
「妈妈挽着爸爸手散步,我跟在后面像条被溜的狗。」
「我跟我妈吵架,我爸爸对我说:给我老婆点面子,别闹了!」
看似吐槽,其实孩子对于父母之间这种爱的流动是喜闻乐见的,因为他们看到了婚姻最好的状态。
毕淑敏在【家问】中写道:「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
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往往也就意味着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不和才是对孩子身心最大的伤害,它比离婚带来的伤害更大,也更隐秘。
在我身边有一些经历过父母离婚的单亲孩子,但很意外,有的孩子也能过得很幸福、很满足。
虽然家庭不再那么完整,但家里没有了争锋相对的争吵和攻击,父母各自重新出发,努力充实自己,让自己开心快乐,让孩子在家里也能感到愉快和安全。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一定不幸福」这句话是一个伪命题。
孩子幸福和与家庭是单亲还是双亲的状态无关,与家庭氛围有关。
四、是否会好好表达
【小王子】中有一句话:「语言是误解的根源。」
孩子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矛盾逐渐增多,有一些矛盾被放大激化到一发不可收拾,都是输在了不会好好表达上。
一位读者曾留言说,她小时候从来没有被妈妈肯定过。
她的母亲特别喜欢挖苦人,而且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对,按照妈妈的解释来说,就是为了防止孩子骄傲。
她喜欢唱歌,小时候跟她妈妈说长大想当歌手,妈妈的回答是:
「歌手是要长得好看的,你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
妈妈从未想过,这句无心的话,会让女儿到现在还生活在对样貌的自卑当中。 心理研究显示,对六岁之前的孩子总是打击讽刺挖苦,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
连父母都不认可孩子,那孩子会愿意和父母说话吗?他们会过得快乐吗?
说话是门很难的艺术。
不管是哪一种人际关系,想要在关系里收获幸福,就离不开好好表达。
漫画家蔡志忠曾说:指导不是去纠错,而是去表扬对。我希望他往西边不往东边,他往东边我不鼓掌,他稍微偏离东边我就鼓掌,他往西边我就鼓的更大,这样就好了。
与孩子的沟通中鼓励多于批评;信任多于打击;耐心多于忽视,他才能感受到丰盈的爱,才有自信和勇气去追求幸福。
五、家庭是否有烟火气和仪式感
林语堂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关于幸福感的最贴切的描绘,其实就表现在这些小事上,尤其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
在很多日剧里面,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画面就是吃饭。许多剧情故事不管多么不幸和悲伤,主人公都会认真地对待吃饭这件事。
热爱生活的人,生活都会充满这样的烟火气。
黄磊老师曾在【黄小厨的美好日常】里说:
厨房蕴藏幸福,食物带来欢欣。每一顿认真吃过的饭菜所带来的味与道的秘密、爱与情的记忆都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痕迹。
对孩子而言,童年对家庭的记忆,大部分都是来自一方餐桌上,妈妈在厨房烹饪家常菜,爸爸在桌前忙着摆放碗筷......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是最接地气的幸福。
除了烟火气,仪式感也能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各种节假日、家庭纪念日、家人的生日、孩子成长中特别的日子,比如第一次入园、上小学、成人等等......一个简短拥抱,一句简单鼓励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添加爱意。
普通重复的生活听起来多少有点平淡,仪式感则能让孩子心怀期望,在平凡的日子里,抓住这些微小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