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总结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二战后是否存在大规模的经济繁荣
答案是是的,1950-1960年代确实欧美经历了经济大繁荣时期。
在20世纪50年代,西德的人均国民生产力年平均增长率为6.5%,意大利为5.3%,法国为3.5%。与过去几十年的表现相比,这些国家的经济持续高增长率令人赞叹:1913-1950年间,德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只有0.4%,意大利是0.6%,法国0.7%。即使是在1870年以后威廉二世帝国统治的几十年繁荣时期里,德国经济也只是保持在平均1.8%的年增长率。
从1950年到1973年,奥地利人均GDP从3 731美元上升到了11 308美元(按1990年的美元比价换算);西班牙的人均GDP则从2 379美元上升到8 739美元。从1950到1970年间,荷兰经济以每年3.5%的幅度增长,与过去40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相比,其增速是原来的7倍。
二、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1、持续增长的海外贸易
仅仅通过排除国际贸易障碍这一招,就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战后西欧各国政府走出了以前几十年的经济停滞状态。
所有工业国家这些年来都获利良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条件明显有利于它们这一边,因为从那些非西方世界进口的原材料和食物价格一直在下跌,而制成品的价格却一直在上涨。在和「第三世界」的不公平贸易特权中,这些西方国家简直就是获得了印制钞票的许可证。
2、欧洲经济共同体已成事实
早在【罗马条约】之前,后来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的那些国家的主要贸易往来就已经在各国之间展开:1958年联邦德国出口量(按价值估算)的29%都是销往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另有30%销往欧洲其他国家。在签订【罗马条约】之前,比利时的出口中早已有44%销往欧共体成员国。即使是那些事隔多年以后才正式加入欧共体的国家,如奥地利、丹麦和西班牙,它们也早就融入了这一贸易网络:1971年,即在奥地利正式加入欧共体20年之前,它就从欧共体最初的6个成员国中进口了约占它本国进口总额一半以上的产品。
3、欧洲工人的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过去30年来的政治动乱、大规模失业、投资不足以及人们身体上遭受的伤害等等,使欧洲大部分国家自1945年以来处在一种历史的低起点。即使没有当代人那种对现代化的兴趣,也缺少技术上的革新,西欧的经济发展也还是会有进步。
4、大部分欧洲经历了工业化过程
1945年,大多数欧洲国家还处于前工业化时期。地中海沿岸国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爱尔兰和东欧还主要都是乡村,并且不管怎么说还处于落后状态。1950年,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成人就业者中4/5是农民。在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匈牙利和波兰,每2个就业者中就有1个从事农业生产;意大利是每5个人中有2个务农。奥地利每3个就业者中有1个人在农场劳作,法国则是近3/10的就业者在从事这种或那种农业生产。即使在联邦德国,就业者中也有23%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只有在英国,这一数字仅为5%,还有相对比例小一些的比利时(13%)。
在接下来的30年里,大量的欧洲人抛弃了土地,开始进入城镇工作,使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了1977年,意大利的农业生产人数仅占16%;在东北部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区,农业生产人数从1951年的52%猛跌到1971年的20%。奥地利全国农业劳动力的人数则降到了12%,法国是9.7%,西德是6.8%。即使在西班牙,到了1977年,其农业生产人数也只占20%。在比利时(3.3%)和英国(2.7%),在统计上(如果不是在政治上的话)农民所占的已经是无足轻重的地位。
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在意大利,农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从1949年的27.5%降到了1960年的1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包括政府部门的雇员)获利最多,许多原先的农民及其子女享受到了这一优势。在某些地方,如意大利、爱尔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还有法国,只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就直接从农业国跃变成了以服务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实质上跨过了工业阶段。而英国、比利时为了实现工业化,几乎耗费了百年时间。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在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阿尔卑斯山国家,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占据了就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他们就职于通讯、交通、银行、公共管理等行业。意大利、西班牙和爱尔兰也紧跟其后。
这还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英国在二战后的经济繁荣程度不如其他欧洲国家,因为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而其他国家是第一次吃到工业化带来的红利。
5、新生人口快速增长,出现了一波年轻人红利
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欧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到处都是儿童和青年,这一景象在当时的街头比比皆是。经过40年的空档之后,欧洲再次焕发出了青春。战后不仅出生了上百万的婴儿,而且他们的存活率之高也是史无前例的。
自有记录以来第一次,西欧进入了全面就业状态,在许多部门还出现了用工短缺现象。
6、工会力量由于多种原因被严重削弱
这也是两次大战期间留下的后遗症:那些战斗性的政治工会再也没能从大萧条的冲击和法西斯压迫的阴影下完全恢复。在充当全国性的谈判方而重新获得尊重之时,工会代表们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往往选择同雇主合作,而不是利用劳动力短缺之机来获得直接利益。
7、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西欧
在繁华的欧洲西北部地区,因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加强,导致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拥入了大量的移民。
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出现了跨越边界的劳工输出活动。根据1946年6月的一份合约,成千上万的意大利青年工人被集体护送到瓦洛尼亚的矿区工作,以报答比利时对意大利的供煤支持。然而,到了50年代,欧洲西北部地区的经济扩张远远超出了当地人口的增长速度,「婴儿潮」一代还没有加入劳动力大军,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却已达到了高峰。尤其是当德国经济步入加速发展后,波恩政府被迫从国外市场寻找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1956年,阿登纳总理来到了罗马,同意为愿意前往德国工作的意大利劳工免费提供交通费,并向意大利官方寻求合作,借道阿尔卑斯山向德国输送意大利南部的失业工人。接下来的10年里,波恩当局不仅和意大利,而且还和希腊、西班牙(1960)、土耳其(1961)、摩洛哥(1963)、葡萄牙(1964)、突尼斯(1964)、南斯拉夫(1968)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鼓励外国(「客籍」)工人在德国就业,双方都懂得,严格说来这只是暂时性的:他们最终将回到原籍。就像在瑞典工作的芬兰季节性工人和在英国就业的爱尔兰人一样,这些绝大多数年龄还不足25岁的男人们几乎全都来自贫穷的农村或山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什么技术经验(虽然有些人为了找工作而经过「技术扫盲」)。他们在德国和其他北欧国家的所得收入,对支持他们所离开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离开甚至缓解了当地的就业竞争和住房压力。1973年,这些劳务输出者的汇款额占到了土耳其出口收入的90%,在希腊、葡萄牙和南斯拉夫出口收入中都占到了50%。
「输入」人口的国家在经济上都受益匪浅。到1964年,外国工人(主要是意大利人)占到了瑞士劳动力的1/4,该国的旅游业主要依赖廉价的季节性工人:雇用起来方便又可以随时解雇。在联邦德国,1973年高峰时期有280万外国务工者,主要从事建筑业、金属加工业和汽车制造业。他们占到了全国劳动力的1/8。在法国,当年登记在册的外国工人有230万,占到了总就业人数的11%。他们当中有许多是女性,其中又以葡萄牙籍妇女占了绝大多数,她们主要从事家政服务,充当厨师、清洁工、宾馆接待员和婴儿保姆。
这些男男女女中绝大部分人都未获得永久居住权,而且他们也不能享受工会和雇主为当地雇工所签订的协议中提供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及退休金。因此,对雇用他们的雇主及接纳他们的国家来说,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认可,也构不成长期的成本支出。
到了1973年,仅西德就有将近500万名意大利人、53.5万名南斯拉夫人和60.5万名土耳其人。这些迁居人口的总数高达4000万人,他们或者在国内迁居,或者从一个国家移居另一个国家,或者从海外来到欧洲。如果缺少了这种廉价却又大量的移民,欧洲的繁荣也许就不会出现。战后欧洲各国和私营企业老板们因往往无须支付全额的社会成本,而从这些顺从的廉价劳动力身上稳稳地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当经济繁荣开始消退,需要解雇多余劳动力的时刻来临之时,最先遭殃的就是那些移民和流动劳动力。
8、消费模式的巨大变化
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时代欧洲家庭里,最大的开支预算往往是衣服和食物,这两样和住房一起占据了一个家庭收入的大部分。大多数人都不会按现代人的观念来购物或「消费」,他们仅仅维持着基本生活。到1950年,西欧的普通家庭一半的现金支出都是用在生活必需品上,用以购买食物、饮料和烟草。在欧洲的地中海一带,这一支出比例明显更高。一旦把衣服和房租都算在内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剩余的钱可以用来购买非必需品了。
1965年,在英国的居民消费中,衣物和食品仅占31%;到了1980年,北欧和西欧的全部衣食消费平均只占总消费的不到1/4。
欧洲人真正接受了资本主义式生活,日用消费品、各种电器甚至交通工具大量走入千家万户,造就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旅游业也从战前富豪专属变成了大众需要。
三、经济繁荣是否存在剥削元素
应该说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剥削的。
主要体现在:
第一,欧洲是全世界唯一的工业输出体,且内部基本达成了统一。因此刻意压低了原材料的进口价格,抬高了制成品的出口价格。在十几年内经济腾飞。原材料出口国家意识到这点后,在1973年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提高了原材料出口价格,欧洲经济腾飞随之逐渐降落。
即使有了石油危机的例子,但非洲等国由于无法形成卖方联盟,所以大量资源仍然以低价流入欧洲。
第二,欧洲利用北非、南欧、西非和加勒比等地输入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从事生产工作,压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不需要在未来付出社会性养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