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不了解神奇的中国文艺产业历史。在一片骂声中挣钱,是中国文艺产业天才们早有的绝大发明。
2014年,有一个名叫综艺大电影的东西,在中国神奇的出现了。让好莱坞那帮没见识的目瞪口呆 。
2014年【爸爸去哪儿】成功试水了一种对综艺IP全新的延展手法——同名综艺大电影。借着同名综艺热度和合家欢节日氛围,这部拍摄周期仅有5天的综艺大电影登陆2014年春节档,原本5000万元的预算成本,上映首日票房破9000万,最终赚走了7亿票房。
之后那几年,热门综艺纷纷直接上了院线。 其基本逻辑是: 流量在商业中是第一位的——综艺ip有流量——所以就可以直接进电影院收割韭菜 。
当时,中国资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文艺产业的核心密码,流量为王!只要创造出流量,不管它是自发的还是刷出来的,他们都能就此统治文化产业。
所以,在他们心里,那些传统信仰内容的文艺人都是不懂未来的大笨蛋。
所以,著名大公司文娱负责人,当时公开表示,他要创造无编剧的大数据文艺时代。
对于综艺大电影等新东方神奇文娱发明,好莱坞想了三天三夜,还是没敢上。
「我们很难想象【福禄双霸天】 或者【百战天虫】按照节目里的模样去拍摄,这样会被我们影迷投诉关掉的。」
好莱坞知名影评人托姆-格伊尔坦承,在好莱坞,电影和综艺节目直接的界限很明显,即便真的将综艺节目制作成电影,也不应当依然走综艺节目的路线。
中国记者问:似乎好莱坞对于热门节目做电影的态度十分不感冒?
托姆-格伊尔: 不仅仅是不感冒,而是不能去碰。 虽然电影和电视节目都是给予观众满足和消费的消费品,但是两种艺术载体的操作模式和思路还是有着很大不同,可以算得上泾渭分明。因此一个热门节目想要去做电影,需要经过很严密的考察和考量。
毕竟在好莱坞,如果你想要进入院线大规模投放,电影开拍之前的必要考量是必须的,在这一点上,几乎所有的热门节目都过不了关,不管是【美国偶像】,还是【美国好声音】, 即使热度再高,也不可以再录制一期节目扔到电影院里播放。
唉,好莱坞不懂未来。
——
三体动画,不过是早就被大数据资本发明出来的流量模式文娱的又一次体现。它在中国,即不空前,也不会绝后。
反正,中国观众不会像好莱坞观众那样去直接冲制作公司与资本的塔;反正,中国观众最大的勇气也就是在网络上骂骂,怎么就不能坚持割他们的韭菜万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