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对面的小伙子姓张,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能够涉足保险营销这个行业还是令人敬佩。
他坐在我的对面,显得很局促。
你是怎么认识老李的?我感觉有必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
我父亲与他是同学,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他回答的很诚实!这与老李推荐时讲到的内容基本一致。
我这次来就是想给您推荐一下保险产品。我们公司眼下有一款年金保险,保障和收益还是不错的!小张显然有备而来,调整情绪后开始他的推销工作。
谢谢!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年金产品?我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
他显然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很错愕地看着我。
我感觉像您这样的成功的人士,未来更加关注养老问题。您看八零后一代人属于独生一代,结婚后上有至少四个老人要赡养,还有下一代要扶养,不做退休规划显然是危险的。我知道这样的话是经过保险公司培训过的所谓「话术」!否则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不会讲出这样很社会的话。
那么,你感觉八零后的退休规划更应该关注什么?我接着他的话随口问道。
首先要在经济上做准备,退休生活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银发贵族生活是需要前期投入保险强制储蓄来实现。我们的产品就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他又把话题绕回到产品上来!
这样吧,你把建议书推送给我,我有空看看再说吧。我确实没有时间听他讲下去,何况我这个年龄还没有想过退休生活的事情。
他从包里拿出一套打印精美的计划,轻轻放在我年前的茶几上,然后跟我客气地道别。
这是我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多是朋友介绍来的,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只能敷衍一下。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有过类似遭遇。也许大家会问,接下来你购买了年金保险了吗?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买了,但是与小张没有任何关系。
小张与我见过面后,再也没有找过我!也许我把他吓住了,也许他离开了这个行业。后来一个单位的同事找我帮忙,打听一下哪里的养老院还有空床位,可以把自己父母安排到养老院去!
我很惊讶,你父母年纪不大刚退休不久,有自己的房子和退休金,为啥要送养老院?
他一脸无奈地告诉我:父亲头段时间突然脑梗,人是抢救过来了,可是走路不利索,需要人常年照顾。母亲年龄大了,我们小两口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平时忙的团团转,哪有时间去照顾父母啊!真病倒了才发现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是父母商量后决定去养老院,让养老院照顾父亲,母亲还能打个下手,一起照顾一下。看得出来,对于我的同事而言,这是最好的选择。
养老院不有的是吗?干嘛还要找我帮忙?我有些不理解。
以前感觉与养老话题远的很,因此也未去关注。眼下需要养老院了,才发现多么紧张,一床难求啊!南郊的养老院排队要到三年后!同事一脸哭笑不得的样子。
我突然发觉养老问题就在身边,今天是父母,明天就是我们自己。
出于一种紧迫感,我开始关注养老问题。上网一荡,才发现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保险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更加让人惊讶的是保险+养老院模式已经有很多产品可以选择。
我通过互联网详尽搜集了市场上有关保险+养老院的模式,大致包括:
一是产品形态包括年金类和终身寿;二是缴费期间比较自由,趸交、三年、五年等可以自由选择;三是养老院档次不同,有高档社区,有商业住宅,有居家养老等等,可以选择全国旅居养老模式;四是缴费金额不同,有二十万、五十万、一百万、两百万、五百万等等,缴费不同,养老的方式和档次不同;五是收费方式不同,买保险与入住养老院是两回事,毕竟这是两个行业独立在运营,通过买保险获得入住资格而已,真正入住是需要提前申请的,而且费用是单独缴纳的;六是有些公司提供投保人父母或者岳父母可以申请入住资格,有些公司则限定在投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本人入住;第七需要注意的是保险所提供的养老院不一定是自持物业,有一些是战略合作,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搞清楚这些以后,我跟同事建议,自己买一个中档的年金保险,同时与养老院入住资格绑定,允许父母优先入住,将来自己还可以选择是否入住,而保险等于为个人养老进行存款了。他经过考察,与一家保险公司进行了签约,年底父母如愿以偿地入住养老院。
这期间,我们几乎与市场上所有可以提供保险+养老院服务的保险公司进行了接触,发现有一个通病,都说自己的模式最好,而对对手的评价很差,但是又不清楚对手模式真正的内容和特点。当我把需求讲出来时,发现大多数公司很难满足。
未来养老我更希望可以全国到处走走。同事有些遗憾地跟我讲。
眼下根据咱们的财力和需求,这个选择就是最适合的。将来有钱了,我相信更好的服务模式会出来,再选择也不迟!我安慰他。
保险产品,没有最好,只有合适!
但是,找到合适产品的人,一定是最了解自己需求的人,否则大家都是自说自话!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学习交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到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