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别把失败,归为外因。
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或者失败的时候,总是习惯于把原因归结为外因。
这个不是针对任何人,我们自己也有这个问题。
就比如,我们公众号有时增长会不如以前了,小伙伴们就很容易把增长出现的问题,归因为赛道不行了;大家打开公众号的习惯变了;大家开始去刷短视频了。
确实,小伙伴们说的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这种问题是所有人都遇到的问题,那为什么还是有做得不错的?如果我们自己真的把原因归结为外因,那我们自己再想提高,就会没什么可做的了。
所以,千万不要把失败归结为外因。
那应该怎么归因呢?
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
首先,我们要理解到底什么是归因能力。
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
我们不能出现了问题,马上就下意识,凭经验认为是什么问题,虽然凭经验,可能大概率你是对的。但是万一有一次归因错误,那么可能损失就是不可避免的。
那应该如何归因?
要用关联的、整体的、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关联的眼光,就是看到要素之间的关系。
整体的眼光,就是把一系列的事物放在一块,把它变成一个系统。
动态的眼光,就是加上一个时间轴,不要光看到结果,而是要看到过去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以及未来又会是什么样。
如果你不用这种眼光归因,你会发现,有些人即使做成了一件事,但是他却未必知道自己是怎么成功的。
比如,这个企业今年赚了1000万,如果你问他,你是怎么成功的?
他可能说,我遇到了两三件特别有挑战的事,我把它们攻克了,所以我成功了。
实际上也许不是这样,也许恰恰是他轻松跨过去的一道小坎,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只是因为他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恰好很强,才让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只留意了对他来说很困难的几件事。
这会导致一种什么结果呢?
当他再遇到同样的情况的情况时,就没法持续取得成功。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他上次成功是因为在白天,不需要手电筒。但是这一次,在晚上了,就必须要开手电筒,但是他却没有这个经验,所以,他这次就不一定能成功。
所以,做到正确归因,你就要具备把经验抽象成方法、理论的能力,用关联的、整体的、动态的眼光看清要素之间的关系,把一系列事物放在一块,形成系统。
这才是真正的归因能力。
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
5WHY法。
这时,可能有的同学会说,上面说的还是太抽象,有没有更具体的办法提高归因能力。
有的。
你可以尝试针对每个问题,用5WHY法。
什么是5WHY法?简单来说,就是追问5个为什么。「追问5个为什么」作为一种思考工具,最早是由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提出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丰田汽车的质量为什么会这么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