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4年12月12日 ——享誉全球的房地产服务及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针对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做出快速解读。 戴德梁行首席政策分析专家、北区研究部主管魏东 对此表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5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12月9日,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的经济工作,同时给出了总体方向和总基调,会议为2025年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了一针强心剂,有以下四点内容值得重点关注。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效增强市场流动性
本次会议提出2025年将要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自2008年以来时隔14年再次提出货币政策方向的改变。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2008年有相似之处,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中国出口大幅下滑,因此为了稳住经济,在2008年11月政府果断扩表加大货币投放量,央行一次性降息了108个基点,同时推出了4万亿刺激计划,此规模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12.4%。不过,2008年中国的GDP仅为32.12万亿,而到了2023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125万亿,如按照当时的比例进行货币刺激,市场则将迎来巨量供应。2008年的货币适度宽松政策延续至2011年,可谓立竿见影,有效稳定并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为当今再次出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效借鉴。本轮货币宽松政策的开启预示着明年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其目标是增强市场流动性,一方面让企业和个人降低负担,另一方面让企业更容易借到钱投资,同时提升居民消费。
同时,本次政治局会议历史上首次提出「超常规」,这充分说明后续的政策工具将会不走老路,而是会在守住方向、立场、原则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对政策工具继续充实完善,未来有哪些新举措、新工具出台值得高度期待。
财政政策转变为「更加积极」,扩大内需
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变为「更加积极」,「更加」两字意味着后续财政会继续发力,且力度将会更大。上次「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通过财政支出、减税降费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本次」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会通过增加赤字和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总需求,提振内需,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政府赤字率在明年可能突破原本规定的3%上限,如赤字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政府的举债空间可多出近1.3万亿,这多出来的钱将会用于化解地方债、刺激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稳定楼市股市、改善民生等方面。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重要性凸显
本次会议把提振消费的位置放在了首位,位于科技创新之前,可见其在明年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鉴于2025年特朗普回归可能对中国实施的增加关税等措施,中国外贸出口将会面临巨大挑战,不但不能提振整体经济,而且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拖累,在此背景下,提振消费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同时,会议中的表述从原来的「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表述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意味着配合消费券的发放,对消费的刺激将从今年的汽车、家电、手机等扩大到更多方面,且政策力度预计也会更强。
来源:国家统计局
稳定楼市,房地产市场再次释放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政府出台包括四取消(取消限购、限售、限价、普宅和非普宅标准)、四降低(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首付比例、存量贷款利率、换房税费负担)、两增加(通过货币化安置增加100万套城中村和潍坊改造,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在内的多项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这些措施在2025年的继续发力将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增加市场活跃度。
过去四年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对中产收入群体带来了巨大打击,资产贬值导致的家庭财富缩水也是目前消费复苏迟缓的重要原因。以海南离岛免税人均购买力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离岛免税人均购买力从2022年8261元/人的顶点下降至5375元/人,降幅高达35%。
来源:海南海关/戴德梁行研究部
此外,在麦肯锡发布的【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报告中也显示,对资产贬值(如房地产市场不稳)的担忧成为妨碍居民消费最主要的障碍。因此,2025年政府出台进一步的政策稳定楼市不但有助于改善房企及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同时对于改善居民家庭财富状况、恢复居民消费信心都能够起到正向作用。预计2025年,政府可能会通过保障房再贷款进一步购买存量住房实现去库存,加大棚改力度,通过棚改货币化来去化大中城市库存,从而稳定市场价格。
戴德梁行首席政策分析专家、北区研究部主管魏东 表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研判了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多个超预期政策的定调有助于坚定各方信心,让整个社会积极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从而增强经济回暖向好的态势,对实现更好的稳定发展预期起到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