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人到中年的时候难免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为什么明明我很用心在做一件事情,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我什么因素都考虑进去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为什么我付出了十分努力,结果却总是事倍功半。
最近一直在阅读【人生算法】这本书,在里面仿佛找到了一些答案。我们往往在现实中让自己的认知,能力与行为产生了错配。
认知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伴随着我们习得和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的认知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查理.芒格说过,有些学科是底层的知识,你必须要学会,比如文学,数学,物理,哲学,心理学等等,其他很多的学科都是建立这些底层学科之上,除了心理学成体系比较晚之外,其他学科几千年前在希腊和中国都已经成系统地开始流传下来。后续的经济学,计算机,社会学思想都是建立在这些底层学科之上,有可能的话,最好掌握好这些底层学科,有利于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当然认知本身是没有边界的,活到老,学到老,认知越广泛,一个人的思维体系的建立才有可能越缜密。所以一个人对于认知的要求是越广泛越好。
能力是需要建立在一个人的认知体系之上的。你懂什么,就在此基础上专精发展什么能力。认知是输入,能力是输出,知识有进有出,才有可能发展成能力。比如一个人喜欢阅读,那写作输出就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是阅读笔记,也可以是心得体会,都有利于将自己的认知内化到大脑中,通过不断地输出而形成一种能力。巴菲特提到过能力圈这个概念,意思就是一个人擅长的领域和热爱的领域的交集,就是一个人的能力圈。相较于认知的广泛性,能力要具有个体性和专业性,每个人依据在自身认知基础上打造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能力圈,能力要具有专业化属性,要有边界护城河。所以一个人对于能力的要求是越明确越好。
行为或者说行动一定要是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发展,正如巴菲特所说,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圈之内做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在了解自己能力之上诉诸于行动,才有可能有胜算的把握。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这里的知,其实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能力,只有在自己能力圈里不断行动,挑战自己,个人才能获得较快的成长。和能力明确相比,行动则一定要专注,只有持续地专注于一个行动,才有可能有所成就。所以一个人对于行为的要求是越专注越好。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对于认知,能力,行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定位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认知需要广泛,能力要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需要明确,而行动又需要在能力圈里专注完成。就好比三个圆,最外一层是认知,中间一层是能力,最里面一层是能力。认知是基础,能力是进阶,行动是终极。
那么现在我们就明白了开篇的两个问题,大学毕业忙了半天,到了中年发现不尽如人意,问题就在于将自己的认知错配了能力,能力错配了行为。
读书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将自己的认知错配了能力,认为自己懂得多,知识渊博,到了职场之后,任何场合都是自己大展拳脚的地方,殊不知,认知并不等于个人能力,你懂得未必就是你会的,认知并不可能全部转化成能力,自己能力范围只是你热爱和擅长之间交集的那一部分,即使一个人懂得再多,也只能在自己的能力圈里才能产生红利,在圈外,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行动,多半都是事半功倍。你懂并不能代表你会,中间隔着重重关山需要攀登,那些夸夸奇谈,口若悬河的人都是将自己的认知错误地领悟成了是自己的能力。
商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能力与行动错配。赚到了钱,就认为一定是自己能力的结果,商业社会赚钱的机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创业,经商最大的诱惑在于只关注收益,而忽略了自己能力的边界。我们经常看到有一类人,常常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只要能赚钱都做,根本罔顾自己的能力边界是否能触及到这个领域,一旦赚钱,就会想当然地错误认为是自己能力决定了一切,而当一个人长期在自己能力圈之外做事的时候,那失败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行动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对于未知的事物要保持一种敬畏,通过认知学习锻炼成为能力之后,然后再去小范围尝试,这样才能一点点将自己行动的能力锻炼出来。盲目地行动,超出自己能力边界,最后一定会被现实修理。
我们懂得东西未必会,会得东西也未必能做得好,对于不同人来说,认知,能力,行动三者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差异。德尔菲神庙的箴言道出了一切,了解你自己。了解自己永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一个公司一定要有业务定位才能做得好,人也一样,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要懂得给自己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学会适时地放弃一些东西其实比获得更重要,广泛认知,明确能力,专注行动才是一个人适配自己人生的关键,也是聪明人生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