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低空经济有戏吗?

2024-04-23财经

彻底没戏。

因为本朝的所有所谓高科技、新模式,本质上全部是面向占比最大的中低端需求群体的日常消费;也就是说都严重依赖于某种消费行为的必需性、高频次和低单价。甚至通过宏观政策,将「必需性」演化为「强制性」。

所以「性价比」最高的推广方式,就是特色环境下所谓的「互联网模式」:

叠加硬件「增设」某种使用场景->号称在这个行业取得了「突破性技术变革」->前期使用单品类、爆品或结合「预售制」,以尽可能低的生产成本和供应链风险,配合「互联网营销」迅速扩大「用户基数」->赚取超额利润后,进行量产->在产品各方面表现完全稳定之前,即进入价格战减少竞争对手。

但所有的消费,不管是技术驱动的高附加值类产品,还是基础性生活资料,都必须建立在收入预期和社会分配机制的基础上。抛开社会现实问题,空谈「理论规模」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本朝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国土面积大国,应该大力发展中短途的公共交通来满足日常出行需求。但所谓的高铁线路至今还无法做到每3分钟间隔的稳定运行;而货物的运力就更不用说了,至今无法大规模解决「零担货物」的物流问题,而且成本极高,极大限制了私营经济的发展。虽然被设计向「运人」为主,但又没有侧重「通勤化」,只充当了「劳动人口大规模季节性输送和转运」的工具。

根本问题还是在枢纽设计、线路数量和规划、甚至整体的设计理念和出发点上。

而所谓的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所能描述的场景,仅仅是市区部分区域的「娱乐性」飞行或所谓投送快递。可想而知真这么干的话会造成相关消费成本多大的提高,无疑是资源的浪费。

宏观上不科学、使用场景极度没有市场基础。这还没说安全性、空域管制和危险性等问题。

这次「全面放行」特斯拉的FSD,对国内一直在鼓吹「智能化驾驶」的新能源车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们,绝对是一件坏事。一旦特斯拉的FSD度过必定是非常痛苦的推广前期,开始稳定运营,那国产新能源的「价格内卷」必将更加扭曲。

没有应用场景、没有核心技术、关键是没有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谈何「低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