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比亚迪海豹不是成日本年度风云车十佳车了吗?那时候我就知道,2024年比亚迪在日本的销量绝对会出现重大突破。
![](https://img.jasve.com/2025-1/9fcf3dc7408266cafb760caef2bdc1cb.webp)
只不过,这个突破有点过于巨大了,谁能想到,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直接干翻了丰田。
![](https://img.jasve.com/2025-1/688bc61022b74abb70578bce21786851.webp)
要知道,这可是日本,妥妥的老牌发达国家。在日本超过丰田,绝对是里程碑性质的事件。
理论上来说,日本是全球最适合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可以说没有之一。我从地理、人口分布、交通、产业、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一下:
- 日本是一个岛国,主体本州岛的南北长度也就一千多公里,其余岛屿面积都不大,并且特别缺石油,天然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
- 日本人口分布异常集中,仅东京都周边就汇聚了40%的人口,他们很少存在长途的情况。
- 日本高低是发达国家,交通网络高度完善,只要不跨海,基本上哪哪都有路。
- 产业优势异常大,这是一个拥有发达且完善汽车产业、金属冶炼加工产业、半导体产业、机电产业、电力电子产业和电池生产制造产业的国家。在2012年无论是中美欧都不具备这些要素
- 日本一户建众多,道路狭窄,车辆行驶速度不高,你甚至都不用担心高速下的电耗问题。
- 日本的发电量总量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多,人均发电量也高于德法。
![](https://img.jasve.com/2025-1/15a73d0b4575565ebbade27ce33b087f.webp)
坐拥这么多优势,绝对意义上的欧皇开局,那最后为啥成这样呢?我们不得不来说一下,日本特色的市场和生产研发体系。
日本市场有两大特色,封闭和抽象。我们能很容易发现,外国品牌在日本很难取得突破,过去诺基亚全球份额高达40%,在日本排名却非常靠后;无论是德系车还是美系车,在日本日常都是other;中国家电企业想拓展日本市场,第一步就是收购一个日本品牌。
抽象是真实存在的,以汽车为例,你在中国、欧洲和美国能看到很多类似的现象,比如大伙都喜欢买B级和C级车,但是在日本,小车车是绝对主流。
![](https://img.jasve.com/2025-1/2952071f523d36a0b20259caea4e3f4c.webp)
产业上的情况更令人震惊,日本习惯于一城市一巨头。看起来有些一人一城的意思是吧,很浪漫很有人情味,然而你不知道的是这个城市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是围绕这个巨头建立的,小到螺丝大到发动机都是如此。
所以日本才有这么多仙人,而巨头本身也被本地化产业链束缚,日产二十多年前就差点绷不住,雷诺入股后干的第一件事可就是清理供应链裁撤冗余人员,差点就引发冲突。
如今固化的产业结构让日本无法真正的去发力创新,曾经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日产现在是彻头彻尾的other,早在90年代就提出先进的纯电和混动技术框架的丰田和本田,如今却造不好一辆纯电新能源车。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来到了日本。
比亚迪在日本主要依靠海豹的销量,我们其实都明白这辆车对比丰田BZ4X是什么情况,产品方面没有任何比较的意义。反倒是价格更加关键,海豹在日本的售价高达605万日元,已经和经典的第十五代皇冠S224接近。
能和日本的旗帜车型一个价位说明了两件事,日本消费者已经接受了比亚迪海豹,实际上我通过日本同事了解到,比亚迪海豹的消费者都是中产起步,并且对车辆的造型、性能、驾驶感受、内饰的质感和科技配置十分的受用。
同时,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在已经树立起高端的形象,也就两三年就把形象树立起来了,并且还没有借用当地品牌,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们甚至可以说,比亚迪的纯电车型在日本,就是降维打击,能在14亿挑剔消费者的市场做到TOP1,去1.24亿保守市场几乎就是新物种了。
这一年,我们频频听到比亚迪在海外的喜讯,无论是东南亚、中东、拉美还是欧洲,比亚迪都已经实现了成功登陆,现在日本市场势头喜人,我相信2025年,比亚迪在海外的增长会更夸张。
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真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