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广州车展期间,奇瑞副总经理姚飞说,未来国产车企顶多剩下5个品牌。
之前在8月的时候,何小鹏面对采访,说未来的国产主流汽车品牌仅剩7家。
的确,现在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新能源品牌,不断有品牌崛起,也有品牌落幕。
就举个简单的例子,两年的时间,看下国产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有多大的变化。
先看下最近的,2024年10月的销量,零跑汽车是3.8万,小鹏汽车是2.39万,前十五名里面没有哪吒汽车。大家都知道哪吒现在供应链资金断了,供应商不供货,很有可能面临暴雷。
2022年10月的销量,前十五名里面,哪吒汽车单月销量1.8万,新势力销量榜单里面妥妥的第一。零跑汽车没上榜,也没有小米汽车啥事,还有小鹏也没上榜。
如果能穿越回短短两年前,和当时的汽车媒体说,当时濒临破产,连新势力排行榜都掉出去的零跑,两年后会销量爆炸,会超过哪吒几倍销量,即将成为新势力销量榜的第一。当时只卖1万辆一个月的理想汽车,后面会靠三四十万的豪华增程车型一个月卖五六万辆。当时卖一万多辆的赛力斯靠一台50万级别的车型,销量暴涨到三四万一个月。小米汽车刚出来,就要排大半年才能交车,供不应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估计穿越者会被当成疯子一样看待,因为这完全不符合当时的趋势和逻辑,更不符合常理……
同样的,几个月前群里聊起来这个话题,有个非汽车领域博主,某全网粉丝大几百万的数码大V说的话让我记忆深刻,说5年后,肯定就是华为(问界)、小米、极氪、比亚迪这几家新能源国产品牌能生存下来了,他的感觉大抵就是当时的流量氛围。
我当时没做声,其实想问他,知不知道2019年比亚迪因为补贴退坡,新能源车完全卖不动,全年只卖了22.95万辆。尤其是12月,新能源汽车当月销量只有1.3万辆,同比2018年还下滑了7.39%。当时属于比亚迪的暗黑时刻,不知道多少机构都不看好比亚迪,认为比亚迪会陷入长期的衰退。
但是五年后,比亚迪一个月卖50万辆新能源,是2019年全年销量翻倍还多。5年前,再大胆的金融机构也不敢这么预测。
同理,现在的销量排行榜真的只是一个参考,这个就像之前曾经排到国产新势力排行榜第一的威马/哪吒一样,两年就足以改变一个存在七八年乃至上十年新势力品牌的命运。
而五年则是太漫长,别说关系到存在十几年二十年品牌的存活。就是一个在国内深耕汽车市场40年,代表半部中国汽车发展史的巨无霸,五年的时间也能让其改变走向了。同样的五年前,也不敢有机构预测上汽大众会跌出车企品牌销量排行榜的前五。
现在普遍的舆论,都是十年后,国内的充分内卷后,只会剩下五六家国产车企,将会倒闭90%以上的品牌,还举了日本/美国/德国等造车强国的例子,说竞争前都是三四十家车企,经过一系列的竞争后,在国内都只会剩下十家左右大车企。而法国、英国这些强国,最后也只有五六家本地汽车品牌还能够活下来。
但个人觉得其他国家的规律不一定能够套在中国。
一是中国有14亿的市场,二是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已经成功,相关技术/供应链正领先国外,所以无论内部的体量还是外部潜力,发展趋势都不是其他国家可以比的。
这么大的体量和潜力,别说只容纳五六家国产品牌,觉得比美国/日本的本土大品牌多个一倍,十年后达到二十来个稳定的主流国内车企品牌才是正常的。不过,这20个国产车企品牌里面,可能新势力品牌能够留下来自主经营的,不会剩下多少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