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研发,好久没写安全碰撞方面的内容了。
直接给结论:
1)车大, 对安全有利
指的是SUV这种(不是巴士),单个成员拥有空间大,在撞击中,车身四周都有更多溃缩空间,对安全有帮助。
IIHS有一项测碰评估标准就是计算B柱溃缩变形后,距离座椅中线位置的值,这个值越大,越安全,下图XT6的。
因此有些车型,刻意放弃了座椅中间过道、也要保住到两侧B柱的距离,但给了乘客车身大,空间小的错觉。
2)车重, 对安全不利的情况更多
因此一些纯电车型动辄2.6吨+,追了泥头车后会很严重,但好在纯电没有发动机挤占车内空间,因此 有足够安全空间给乘客,下图事故中乘客毫发无伤——这是电车的安全优势。
(话说,貌似我能get到EM90为什么只有单电机的逻辑了…但价格么,我也在等官方科普)
但是对于一些混动车,最重的达到了3.5吨,而且大部分重量都是发动机,电机,电池和各种功能件,因此对车舱内的安全空间就有影响了,如果车辆在硬石上翻滚或者追尾泥头车,那么发动机和多个电机侵入座舱的风险就会相应提高。
(U8建议可以公布下ABC柱的材料和层数,至少都是双层phs钢才合理)
3)额外给一点方向——车高, 对安全有帮助
虽然车高对高速激烈驾驶不利,车高底盘高,车辆重心高,但碰撞中对于底盘低的车有绝对优势。
在侧碰中,底盘门槛儿梁可以参与吸能不让B柱单独承受,此前某车企某车型在侧面撞击发生前会利用主动悬架,瞬间抬高一侧底盘的应对撞击的原理如出一辙。
综如果极端可以追求安全(不顾路上其他车辆死活的话…),差不多长下面这台的样子,且四座车才最安全(玩笑)。
实际在IIHS曾经做过的统计中,也是小车/紧凑车为首(可见冗余空间最重要),以及一些大马力「难以驾驭」的车型(如今一些高性能电车起步瞬间马力大也有同样问题)。
当然MVP改成核心区域变单座也行…
真有车企这么干,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