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开车的人和不开车的人思维有什么区别?

2018-01-25汽车

这个问题千人千面,每个开过车的人都能说上那么几条,但就小懂的感觉来说,主要还是以下三个方面:

1、对安全的感知不一样了

换位思考很重要,但遗憾的是多数人做不到,这点在开车与不开车上体验的尤为明显,用网友的话的来说就是:自己不开车时,觉得开车的是傻x;自己开车时,觉得路上除了自己之外都是傻x。

开车后,就慢慢理解了不论是行人还是开车的人,不遵守交规是多么危险的事,很多时候在行人意识里很常见的行为,其实对开车的人而言,真的就只是一脚刹车或油门的区别,如抢红灯或乱穿马路,在自己不开车时,也就有了自我保护意识。

2、对城市/世界的感知的不一样了

举个典型的例子,在不开车之前,小懂对北京的认知就是如蜘蛛网一般的地铁,对某些地点的认知就是在某些地铁站附近,距离地铁站再远一些,就是未可知之地了,聚会之类的也会尽量避免地铁不能抵达的地方。

开车之后,小懂对北京的认知就开始具象化了,开始由更复杂的城市道路代替,对城市感知开始延伸到大量地铁无法抵达的区域,换句话说更接地气了。甚至聚会等活动会刻意安排到地铁等公共交通未覆盖区域。

同理,这点也可以延伸到对中国甚至是世界认知,毕竟开着车可以去探索更多自己从未发现的美。

3、对速度的感知不一样了

此前,当行人时,对速度的认知可能是超过20km/h就已经很快了,但开车之后,尤其开的时间越长,总是觉得120km/h的速度也就那样,总是感觉没尽兴,有些人还会偶尔超个速,体验一把速度与激情。

以上就是小懂的回答了,大家觉得开车后的思维还有什么不一样,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