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目前大环境看,军工行业和汽车行业哪个更好呢?

2022-04-03汽车

我有个客户,工科博士,放弃互联网大厂50W年薪,去了某军工央企的子公司拿15W年薪。图的就是稳定、一劳永逸、一辈子不用换工作、工作生活平衡、加班不多。

另外在老家说出去好听。家里人对外说我儿子在「中国××××公司」工作,以「中国」二字打头,街坊邻里立马惊呆,一片羡叹,「铁饭碗!果然这博士没白读!」

而你跟他们说某互联网大厂,他们第一反应是「这是个私企吧?会裁员、干不了一辈子吧?」遂摇摇头,「读了博士也才进个私企,这不白瞎了嘛!唉……」家里父母丢不起这个人啊!

我有个客户同学,就在军工某企业,他是本科学历、压力山大,他们部门做设计的,全是名校硕士起步,硕博士们都上赶着进军工央企,其实工资不算高,但大家都把稳定摆在第一位。

他为什么选择这个?离家近,工作不太忙,自己可以有时间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工资不高不低,反正自己家有几套房子,不是很在意工资这一块。

有个学国贸专业的同学,以前在所罗门群岛卖建材,赚了点钱,回老家买了套房子,进了当地一个军工小企业,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职业前途,几乎没有。

我有好多个客户在汽车行业。有一个在大厂的,马上就要离开了。他是211商科硕士,做销售管理的。可能会去一家农业国企。我个人是有点劝退农业的,但他向往国企的稳定。我说其实很多国企也是几乎全市场化运营的,并不必然会带来稳定。央企的稳定感更强,央企跟国企,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汽车行业有一个问题,全城几乎只有一家汽车大企业,你很难在同城跳槽。一般汽车主机厂,周围都会附生着一大群给它家做配套的零配件企业,但从主机厂出来的,很少能看得上零配件企业。

除非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俩地方,虎踞龙盘着一些超大的零配件厂商。比如下图:

汽车零配件行业十大品牌

我有个客户他偏偏在西南某省,全省很难有比主机厂更好的公司,老婆又不许异地,难难难!

汽车行业目前正在发生摧枯拉朽的颠覆性变革。

1、电动车雄起。虽然这个五一,以及一直以来,电动车自燃事件此起彼伏,但仍然挡不住电动车的销量像窜天猴一样直冲云霄。你只要去过一次车展,就会发现现在车展上最火的是BYD,它们的展台车模最靓、活动最多。其次是特斯拉。以前都是BBA的展台风头最劲!变天了!

2、合资车企正在被强力挤压。以平替哥雷军的小米Su 7为标志,平替运动进入了大收官阶段。中国车企有信心有实力将合资品牌挤压到市场份额最小状态。

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乱拳打死老师傅!不一定是中国品牌的车产品力更强、或更实用,他们就是用一套莫名其妙、但又切实有效的打法,在中国市场上干翻了外资。其中各种损照、黑照、无耻下流、不公平竞争、甚至公然违法搞价格同盟、托拉斯昭然若揭,但很明显他们赢了。

裁判官要他们赢,民粹要他们赢。他们赢了。其后必有反噬!等着瞧。

其实早就开始反噬了,其中很多都是狗屎GDP。什么是狗屎GDP?俩经济学家散步,突遇狗屎一坨。甲对乙说:你把这坨狗屎吃了,我转你一百万!」乙就吃了,得了一百万。又遇一坨狗屎,乙说「你要是把这坨狗屎吃了,我也给你一百万!」甲吃了。俩人越想越不对劲,啥也没得到,各自吃了一坨狗屎。突然经济学家丙冒出来:「感谢二位,你们仅仅吃了两坨狗屎,就为国家GDP贡献了二百万!」

内资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无数的浪费、低效、以及毫无意义,甚至草菅人命,但增加了GDP,干翻了外资品牌。

世界战云翻滚,很多资本开始看好军工行业。这TM是造孽钱,最好这个行业永远衰落。具体到个人,顶多也就只能图个稳定,没有哪个没背景的年轻人能在军工行业飞速成长、高官厚禄,它是典型的央国企,央国企该有的毛病它全有。

汽车行业,其实大半也是国企。即便是合资车企,有一半的股份也是国资,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五菱……纯民企没几个。即便是新势力「蔚小理」,背后国资资本占比也不小。

同样是国企,汽车行业的变动性大!目前还在剧烈变动中。变动既是不稳定,也是机遇。相比军工行业,汽车行业职业发展的空间大多了,通常薪资也高多了。

军工行业很特殊,其中真正的高端制造部分,是由郭嘉垄断把持的。郭嘉给相关从业者的最大福利是稳定,而不是高薪,当然待遇也还不错,但不会高得离谱。

我一个表姐夫在西部某huo箭发射中心工作了几十年,郭芳科技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的。家里老人说起他,满满地都是赞叹,大拇指都竖僵了。顺带眼神深邃地看我一眼:「你搞的那都是什么玩意儿?」在老人眼里,相比表姐夫,我就是街溜子。

亲爱的读者,我写的这玩意儿,对你有点启发的话,随手甩个赞,安抚一下我被家里老人伤透了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