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安全系统起作用的原理其实跟自动驾驶系统是一样一样的,都包括了感知、决策、执行这三个方面。一套优秀的主动安全系统首先是要感知能力强,必须尽早发现周围环境的威胁,其次是决策正确,当面对一个威胁时,车辆需要知道如何去规避风险,最后是执行,车辆需要迅速的利用执行器(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方向盘)来躲避威胁。
当前的主动安全系统主要依赖于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然而,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这些传感器可能会受到天气、光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感知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未来的主动安全系统需要采用更高精度的传感器技术,如激光雷达(LiDAR)、毫米波雷达等,以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环境感知信息。同时通过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将多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提高在各种天气和光照条件下车辆的感知能力,从而更准确地识别潜在的危险。
这仅仅是车辆自身传感器的一个感知能力的提升,最好是能实现车辆与周围其他交通参与者或者交通基础设施的无缝通信。比如说这几年一直被提到的车联网V2X技术,它能够实时的共享车辆信息,提高交通网络的协同性和效率。通过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基础设施(V2I)等通信方式,车辆能够提前预知潜在危险,如交通拥堵、事故或道路施工等,从而做出更合理的行驶决策。
增强数据处理与决策能力将会是未来主动安全系统必定要发展的。面对复杂的交通环境,主动安全系统需要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做出决策,以避免碰撞和保障行驶安全。未来的主动安全系统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决策的准确性。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算法,系统可以更好地理解复杂的交通情境,预测出潜在的危险,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此外,通过强化学习算法,系统能够在未知环境中自我学习和优化,以适应各种突发情况和复杂的驾驶场景。
主动安全系统是保护乘客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是在事故发生前就能够起作用的,所以我们也希望它能够是最后一道屏障,能够完全地将威胁、风险消灭在摇篮里。未来的主动安全系统不会像现在的一样,车辆行驶条件满足哪项主动安全功能了,就激活哪个功能,未来的它能够将各个功能更好的集成融合起来,利用AI技术来综合判断那种执行器起作用对乘客的影响最小。当然,它毕竟是电控系统,安全冗余的设计也会是摆在首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