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如何看待尊界 S800 全球首发智能光幕玻璃?对行业有哪些影响?

2025-01-23汽车

蛇年春晚,完全就是鸿蒙智行的专场。「春晚重庆分会场」的场地之一就是赛力斯(问界)超级工厂,再加上尊界 S800登上春晚主会场舞台,曝光率直接是以亿为单位。当晚的舞台上肯定还少不了华为手机的频繁露出,真是鸿蒙家族大团圆了。

今天余总的预热视频里,展示了尊界 S800的全球首发新科技——智能光幕玻璃。这个智能光幕玻璃的作用就是为尊界 S800的后排戴上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变色太阳镜」,兼具降温和保护隐私的双重功效。

正如视频里所见,智能光幕玻璃可以随光照强弱的变化,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很快就可以产生明暗变化,而且还可以通过手指滑动触控来做个性化的调整。

汽车车窗为了保证私密性和遮阳隔热降温,过去通常都是采用物理遮挡的方式。贴膜是目前大众用得最多的方式,再高端的一点就是在内层加遮阳帘,再升级一步,无外乎就是把遮阳帘搞成电动的。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流行做天幕玻璃,春秋时候阳光照进车内,斑驳光影倒是惬意,到了盛夏时节那就真是苦不堪言。

这几年来,为了解决好车窗玻璃在通透性和遮挡性两者间的平衡关系,玻璃厂商和汽车厂商都想了很多的法子。目前主要的技术路线有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SPD(悬浮粒子)、EC(电致变色)和DLC(染料液晶),尊界 S800所采用的智能光幕玻璃就是染料液晶技术。目前的这些技术都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利用车窗双层玻璃的普及,在两层玻璃之间加入一些化学材质来实现明暗变化。

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出现最早,技术最普及,目前已经搭载到一些车辆上。其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隔热效果一般,明暗调节只有两档,无法线性调节。的一种技术,

SPD(悬浮粒子)玻璃则是有点反向操作的意思,其常态是具备很好的遮光吸收紫外线的状态。需要高通透性时,通电后在几秒钟内变得透明。SPD技术的短板是成本很贵,且通电电压高达110V,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目前国内一些超跑和高端豪华车才舍得用到这个技术。

EC(电致变色)玻璃在能耗、隔热效果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还具备断电记忆功能,不透明状态下的遮挡和吸收等光学指标都很不错。但这个技术的缺点就是响应较慢,波音787-8客机舷窗就使用了电致变色玻璃,从明到暗需要大约30秒的时间。一些使用该技术的汽车车窗,更是需要长达1、2分钟才能完成变化过程。

尊界 S800上所用的DLC(染料液晶)玻璃是将二色性染料加入液晶材料中,通过电场控制来控制染料分子的取向和液晶的排列,进而改变玻璃的颜色和透光率。其工作原理与SPD玻璃类似,不通电时玻璃呈灰黑色,通电后变得高透。

但DLC玻璃不需要那么高的驱动电压,就会相对安全。且明暗变化更为细腻快捷,可控性更强。DLC玻璃的二色性染料成本和生产工艺难度也很高,所以价格也不菲,目前也多用于一些侧窗的选用(尊界 S800就是后排才用到),一些顶级豪车都不敢做标配,只能选装。

不管是任何一种变色玻璃技术,目前业界所能做到的都只能是让玻璃跟随自然光照「自由飞翔」,而尊界 S800上的技术创新点是可手动调节。后排侧窗明暗度的终极控制权交给了后排乘客,可以根据自然光照自动调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手动调节。且是很直接在车窗玻璃上轻轻一滑,不到1秒的时间就会完成,就像我们在智能手机或平板上调节屏幕亮度那么简单。

所以在尊界 S800的侧窗玻璃上,不仅涉及了染料液晶变色玻璃技术,还将液晶屏幕的电容屏技术也搬运了过来,实现了多项技术的复合型再创新。我们回到传统豪车的思路上来,就算能让玻璃手动调节明暗,大概率会是在车门上安装一个调节按钮,而不是简化到直接触控操作。

说真的,我每次看到豪车车门和驾驶台上那些星罗棋布的各种按钮,都觉得这哪是开车,简直就是开飞机。一个成年人都尚且有如此的感受,换作是老人或小孩,错乱感只会更强烈。比如我家里的老人坐我的车,对座位调节那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调节按钮就很茫然。幸好现在的新车智界R7在副驾驶左侧靠背增加了简单的调节按钮,可以由我来代劳帮助调节。

尊界 S800上的智能光幕玻璃,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额外的技术开发,来实现更为简便直观的明暗调节方式?这不仅仅是为了炫技,其本质还是为了重新定义超豪华汽车的技术和功能标准。

染料液晶变色玻璃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其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目前也就是所用到的染料品质是否更稳定,持久性时间的长短差异。我们前面就已经介绍过,其他品牌的车主真要喜欢这个,大不了就是花钱选装。

这几天网上讨论尊界 S800时,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就是尊界 S800要如何才能在目标客群和大众群体中建立起一个共识—— 尊界 S800是足以比肩顶级豪车的国产品牌代表。

如果尊界 S800也是照着行业既有的前沿技术再抄一遍,坦白说就还是在沿着国外豪华品牌所制定的技术路线和行业标准在亦步亦趋。这样毫无新意的跟随动作,会让尊界S800未来的车主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座驾时变得很尴尬:你看,我这个后排玻璃和奔驰S级一样,可以自己变色。

车主的朋友内心一定会想:哦,搞半天就是复制奔驰S级的技术配置呗。但表面上还得思考如何高情商回应,才能不伤了主人家的面子。

后来者对已经占据消费者心智的既得利益者的挑战,肯定就是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独一性。且这个独一性对于之前的品牌而言,是全方位超越甚至碾压的,是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和创新特质的。

如果客人坐进尊界 S800的后排,自作聪明地说道:你这百万豪车不地道啊,后排怎么连隐私玻璃都不给安排一个,最起码自动遮阳帘得有一个吧。

主人连解释都不用,只需要手指在后排玻璃上轻轻一划,车窗外的世界就变得黯淡模糊了。别人家的隐私玻璃千篇一律,尊界S800的隐私玻璃随心所欲。你看,最低调的炫耀就在这简单的一划拉之间就无声无息完成了。

我们前面开玩笑说,这是给尊界 S800戴上了一个巨大的变色眼镜。其实智能光幕玻璃比起变色缓慢的变色眼镜,那就是高铁和牛车的差距。而且这个是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偏好手动调节的,远非传统的一些光学玻璃产品所可以比拟。即便是在目前的变色玻璃中相比较,尊界 S800的智能光幕玻璃在自主可控性方面也做到了全球领先。

有人看到这里,难免又会酸了:就这一个玻璃变色技术,就可以卖150万了?这是和用户闹着玩吧。

拜托,现在距离尊界S800正式亮相还早着呢,前几天的媒体开放拍摄新配色,都还是没有看到内饰,更别说其他更厉害的配置和技术。这次曝光智能光幕玻璃技术,也只是尊界S800众多黑科技中的一小个部分,还是非常小的那个部分。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技术创新亮相,再次印证了华为超强的产品思路:不是看业内做了什么厉害的技术我去复制一个,而是看业内还缺少什么技术创新,我去首发一个。

在尊界一亮相的最开始,媒体就有一些前瞻性的评价:如果鸿蒙智行对尊界的定义,还是基于传统豪车的定义和技术路线,那基本就不用做了。因为现在的传统豪华品牌,都历经了时间久远的技术积淀,已经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高端符号。

所以尊界S800在遵循传统豪华车「很大很尊很亮」这部分基础价值规律之外,还是要敢于破局,用自己的技术能力来定义中国乃至全球的豪车新标准。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尊界S800的光产品创新力度很大,前中后的灯系设计以纵横星瀚为灵感,大灯以名贵的水晶玻璃为主体,营造出璀璨的光影视觉。

而智能光幕玻璃所带给业界和消费者的冲击,则是豪华感的心智建立不再局限于依靠材质和做工等传统要素,化繁为简的科技感一样是有效的。过去我们要感受一台豪车的内部座舱质感,是精挑细选的小牛皮,是纹理拼接天衣无缝的胡桃木,是恨不得把所有用得上用不上的功能按键都安排上的眼花缭乱。而尊界 S800所重新定义的豪华,是目光所及,是指尖所触及的地方就有自己想要的变化。是将用户的需求交互直接嵌入功能板块的一步到位。

新材料技术背后所涉及的基础科学、光电、芯片、软件系统等等技术体系,随便一个都比木匠、皮匠更具技术含量,怎么就不难代表更具价值的高端豪华产品?

时代的改变,豪车的重新定义,尊界 S800就是开端的变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