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突飞猛进,智能驾驶已经成为了很多新车着重宣传的卖点,这其中自动泊车更是被很多车企玩出了新高度。
不过就在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在网上称自己在11月14日晚间遭遇到了惊魂一刻。自己的爱车在开启自动泊车功能后直接变身碰碰车,在泊车时发生了多起剐蹭和碰撞事故。这些车主来自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并自发组建了一个名为「小米SU7标准版事故车主群」的社群。其中很多车主都在短视频平台上晒出了自己的事故视频和照片。
小米「花钱消灾」
早在小米SU7上市之初,自动泊车就是其智能驾驶主要宣传的卖点功能之一。根据宣传,小米SU7车型的智能泊车功能不受网络信号限制,即便在信号缺失的地下车库也能自如运作。该功能依托全车搭载的智驾芯片进行运算,能实现最高23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并精准识别车道与障碍物,自主完成避让动作。
然而,近期爆发的大规模自动泊车故障,让小米汽车的这一智驾功能饱受诟病。小米汽车官方承认故障源于系统内部bug,但具体原因未予公开。为弥补过失,小米汽车承诺将承担所有事故车辆的维修费用,并提供每日1500小米积分(等值150元)作为赔偿补贴。
尽管如此,此补偿方案并未完全平息车主怒火。部分车主认为小米汽车就是「花钱消灾」,缺乏诚意。部分车主担忧车辆维修后的车辆贬损,认为所提供的积分补偿远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更有车主指出,积分补偿显得缺乏诚意,未能真诚考量车主的实际困境。另外有大批小米SU7车主担忧碰撞后可能遗留的安全隐患,针对小米汽车至今未给出有效解决方案,严重影响了小米汽车的品牌信任度。
此外,有车主反馈说此次事件的补偿标准也并不统一。部分遭遇碰撞事故的车主获得了高达1万积分(等值1000元)的补贴,而其他车主则相对较少。这种差异化的补偿策略,让车主们质疑小米汽车在处理问题时缺乏公平与公正,进一步加剧了不满情绪。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小米汽车在产品质量控制上的疏漏,也凸显了其在售后服务与危机应对方面的不足。
安全是智驾底线
小米SU7自动泊车功能的集体「失控」,凸显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安全性与可靠性上的严峻挑战。此事件非个例,而是波及全国多地、涉及数十辆汽车的系统性问题,暴露出设计、测试、验证等环节的潜在缺陷。车主反馈显示,事故中车辆安全机制未能有效启动,加剧了碰撞的损失,这反映出系统设计上的安全漏洞,对用户安全构成威胁。
此次小米SU7事件不过是智能驾驶安全问题的一个缩影,此次问题庆幸是出现在自动泊车场景中,普遍危害不大。如果是出现在高速领航工况下,那可不是简单的修车就可以弥补的看。随着智能汽车普及,智能驾驶相关事故频发,这也引发公众担忧。目前智能驾驶依然停留在L2阶段,并非自动驾驶,安全与可靠性仍需不断打磨。厂商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必须将安全置于首位,加大技术研发与测试力度,确保产品质量与用户安全。监管部门也应强化监管,制定更严格的行业标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面临复杂挑战。尽管在理想条件下能提升驾驶效率与安全性,但在复杂道路环境与突发状况下,其可靠性仍有待提升。这要求厂商投入更多资源于技术研发与测试,加强与用户沟通,及时收集反馈,不断完善系统。消费者在选择智能汽车时,亦需保持理性,充分认识自动驾驶技术的局限性,避免过度依赖,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警惕,共同助力智能汽车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