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我参观供应商,看到产线上一位工人,每熟练的打完一组螺丝,就会双手抓住机壳,迅速的旋转90度,用力一推,让机壳回到传送带,然后用手上的抹布擦一下钻头上不存在的灰尘,最后用手上的静电手环敲一下旁边的支撑杆,并顺势站起来一下;
长期大量的机械动作,是反人性的,介于知乎里都是厂哥厂妹,对这一点应该深有感触;
大脑很容易判定你这些反反复复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希望你快停止,快停止,不要浪费能量!
而你作为一名厂哥厂妹,要吃饭,恰恰又不能停止;
这时候,理性自我是自洽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关系,把机械动作和赚钱吃饭联系在一起;
而大脑非理性部分同样需要一个解释,针对「身体为什么持续进行机械动作」的解释,更简单直接的解释,或者说,为这些行为创造一种价值,否则潜意识中的本我会与现实产生矛盾,导致你抵制这件事;
于是就有了那位工人小哥行云流水的操作;
回到主题;
我自己也开了10多年车,我的评价是:手动挡车交互繁琐,没有任何优势;
但由于曾经形成的肌肉记忆,回头开手动挡,特别是等红绿灯时,偶尔激发出肌肉记忆,会觉得自己很帅,会产生一种快感;
那种「曾经的意义又回来了!」的快感;
是的,那种没有意义,大脑为了解释机械行为,自己为自己创造的意义;
在外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惯性动作由潜意识激发,潜意识中的本我同时也需要向理性意识中的自我解释激发惯性动作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呢,这让你爽,这让你产生快感;它必须告诉你,这是有意义的;
而我们看过一些书,书里说,能够清晰分类本我自我超我,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
所以我会告诫自己,没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干的再熟练,也没有意义;
这个思维模式延伸出来不只是开车,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困在这个模式里,无法寸进;
像鱼缸里无法长期维持的乱流,最终都会趋于稳定;像刻在所有生命底层的墒减原则,反感混乱,追求秩序;
所谓天之道损有余 补不足;
所谓人之道以不足以奉有余;
但有些人明显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缺乏勇气,宁愿停留在单一的快感里,止步不前,反复回味,这是你的动物性,你的本我;
你当然可以用理性去开脱动物性;
但更好的办法是用理性去解释动物性;
所谓内求,所谓问心;
问清楚了,很多问题都有答案,就比如这个:是不是真的喜欢开手动挡?
是的,我真的喜欢,因为绿灯亮起的那一瞬间,我咔咔咔那几下一般人不会,「总算给我装到了」;
但这和自动挡更好开不矛盾,有自动挡谁愿意开手动挡;
ps:可能今天回答的风格跟以往不一样,因为在下,好歹是个读书人,不能碰到什么问题都耍流氓抬杠开喷,太粗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