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國家行動辦將每年9月15日所在的第三周確定為「9·15」中國減鹽周,諧音「就要5g」。今年是第6個中國減鹽周,倡導「人人行動,全民控鹽」,透過改變高鹽的飲食習慣,人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
食鹽攝入過多有什麽危害
食鹽攝入過多與患高血壓密切相關,高鹽飲食者常在不知不覺中罹患高血壓。高血壓是「無聲殺手」,長期血壓偏高會大大增加冠心病、腦血管病和腎病發病風險。
攝入過量的鹽分後,因為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黏膜會造成直接影響。高鹽飲食的人和那些清淡飲食的人相比,胃癌的相對發病風險要大大增加。
常見的減鹽誤區
0
1
不鹹的食物含鹽量肯定不高
有些高鹽食物嘗起來不是很鹹,因為糖或其他食物成分的味道會掩蓋鹽的味道。我們一定要仔細閱讀營養標簽,關註鈉或鹽含量。
0
2
高血壓患者每天服用降壓藥,不用低鹽飲食
高血壓患者即使已經每天規律服藥,仍然要註意控制膳食中的鈉鹽攝入量,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壓。
0
3
炒菜用低鈉鹽,可以放開用鹽
低鈉鹽含70%的食鹽和30%的氯化鉀,10克低鈉鹽相當於7克食鹽的含鈉量,因此,如果炒菜時不限制低鈉鹽的量,同樣起不到減鹽的目的。
0
4
少吃鹽,沒力氣
「不吃鹽沒勁兒」,是在以前缺鹽、幾天都吃不到鹽的日子,尤其是體力勞動者,人體流失的鈉得不到補充,出現電解質紊亂,身體乏力,於是有了「不吃鹽沒勁」的說法。
目前,我們的平均食鹽攝入量遠遠超出了生理上的需要量,不需要額外向食物中添加食鹽。與此相反,減少鹽的攝入可以獲得血壓降低等益處。
如何控鹽
0
1
巧用限鹽工具
烹調菜肴時,使用限鹽勺、鹽罐等工具,控制每天食鹽攝入量。
0
2
少放高鹽調味品
炒菜少放醬油、醬、味精、雞精等含鹽多的調味品, 利用天然食物本身濃郁的風味提味增香,如蔥、姜、蒜、花椒、香菇等。
0
3
選用低鈉鹽、碘鹽
選用低鈉鹽等含鈉相對較低的調味品,滿足對鹹味要求的同時,還可以減少鈉的攝入。
0
4
出鍋前放鹽
在菜肴鍋前或關火時再放鹽,能夠在保持同樣鹹度情況下,減少食鹽用量。
0
5
少用加工食品
大部份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食鹽,盡量選購新鮮食材,少選加工食品。
來源:長沙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