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想當一個史上最牛的秘書,
我希望聽到的話是:跳跳(劉舒婷小名),你辦事靠譜。
那時候,我想拿高薪,我想每個周末都有自己的假期,
我想出國旅遊,我想過著我自己羨慕的那種悠閑生活。
以上內容,是當記者向劉舒婷問起「為什麽要創業」時,她的回答。
的確,2014年,對劉舒婷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不想創業,但之後,誤打誤撞開始了健身創業。
(劉舒婷)
沒有想不到,只有不敢試。用劉舒婷的話來說,一切就是:
本是一名普通女子,做著建築設計的工作,
連高管都沒當過,接受自己「平凡地度過一生」。
運動幫她找回了人生的自信,也讓她突發奇想希望創辦一家新型的健身房。
於是,她華麗轉身,投身創業,把一個個24小時不打烊的迷你健身房,搬到了人們面前。
如果說,之前廣大的室內健身愛好者們,一直飽受推銷年卡、私教續課之苦而不得解。
那麽,劉舒婷則大膽借用「按次付費、不辦年卡」的團體操課模式,迅速開啟了市場。
於是,她變成了超級猩猩的創始人 ,一個非常「另類」的創業者。
一入創業深似海,選定賽道往前沖。
如今,8年過去了,劉舒婷依然在不停創新、不停顛覆;
並且不斷用實打實的行動,讓更多人認識了她、並記住了她:
不夠熱愛運動的建築設計師,不是一個合格的健身創業者!
「體重145斤」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生,差別究竟有多大,這是我們在網上經常會看到的雞湯。
對於這句雞湯,有人一笑置之,不以為意;
有人「以身試法 」,沈迷其中,而劉舒婷就是後者。
不過,也恰恰因為對運動的「沈迷」,劉舒婷對自己完成了兩次自救。
在華中科技大學讀大一時,劉舒婷一度胖到145斤。
大一女生,145斤,這是什麽概念?劉舒婷恐怕比誰都有發言權。
被人指指點點不說,更重要的是,沒辦法美美的談戀愛呀。
一看到自己的體重就焦慮,現實逼迫之下,劉舒婷最終不得不想辦法自救。
於是,她走上了減肥、控制體重的道路,開始跑步。
跑步這事,也的確有著神奇的魅力,一旦堅持下來,就會上癮,戒都戒不掉。
一直到大四畢業,劉舒婷都在堅持跑步,而跑步也將她從肥胖中拯救了出來,讓她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再後來,一心想當建築設計師的劉舒婷.
她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入職深圳一家傳統設計院。
理想都是美好的,現實大都是骨感的。
進入單位工作一段時間後,劉舒婷越來越覺得自己像提線木偶。
她希望自己所做的設計,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能融入自己想法的,而自己也擁有發揮和創造空間的能力,可偏偏這一切不能如願。
苦悶、不爽、壓抑、難受,劉舒婷覺得自己喪極了!
怎麽辦?再這麽下去,人就廢了!
劉舒婷再次開始自救,這一次她還是化身運動狂魔:瘋狂鍛煉、瘋狂出汗,酣暢淋漓的發泄。
果然,沒有什麽煩惱是運動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一直運動!
擺脫情緒內耗的劉舒婷,重回戰鬥狀態,並重新規劃了自己人生,毅然決然地跳槽到萬科,做起了設計和部份管理工作。
到了一流地產公司,雖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劉舒婷依然抽出時間堅持健身。
一次偶然間,在健身房看見馬拉松的廣告後,她萌生了跑馬拉松的想法。
2009年,劉舒婷首戰馬拉松,但因為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賽程,被迫終止比賽。
可首場失利,絲毫沒有影響到她對馬拉松的瘋狂熱愛,終於,第二年,在廈門馬拉松中,劉舒婷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全馬。
主業搞設計,業余跑馬拉松,這就是其他人眼裏頗為滿意的人生。
2012年,作為萬科長跑協會宣傳幹事及愛迪達跑者,劉舒婷代表公司參加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
能參加如此頂級的馬拉松賽事,這是多少馬拉松愛好者的夢寐以求啊,劉舒婷就這麽成了那個幸運兒。
然而,一切出現了意外。
比賽那天,就在劉舒婷跑到距離終點1公裏處時,終點線附近出現了連環爆炸,現場3人死亡、183人受傷。
30歲的劉舒婷,親眼目睹了這場近在咫尺的爆炸。
她還記得,爆炸發生後,整個波士頓通訊中斷、交通癱瘓。
雨一直下,身上又濕又冷。
走在回酒店的路上,她第一次感受到,恐怖襲擊和死亡離自己是這麽近。
我第一個念頭就是想給我老公打電話。
因為我來之前還跟他生氣,他說工作很忙,就沒能陪我來美國。
而之前我跑馬拉松,他都是在終點等我的。
如果先生來陪自己,爆炸發生時,他可能就是站在終點的那個人;
或者自己早幾分鐘沖刺到終點,意外沒準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了。
這次遭遇,讓劉舒婷對人生有了更多感悟:
如果意外比明天先來,自己的遺憾無一與工作相關,
與其繼續百轉千回的痛苦,不如以自己欣賞的方式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運動,是劉舒婷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她曾兩次被運動拯救,人生因運動也變得好。
但誰也沒想到,一次國際馬拉松賽事的遭遇,讓她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而這種思考,也為她日後辭職創業埋下了伏筆。
「就是覺得好玩」
回國後,劉舒婷從萬科辭職,接受了天安數位城的邀請,成為龍崗天安數位城園區總建築師。
畢竟,讓生活業態與建築設計相融合,這是她作為建築設計師的情懷與理想。
年紀輕輕,成為高管,怎麽看,劉舒婷似乎都沒有創業的理由。
但最終,就連她本人也沒想到,因為熱愛運動,她還是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原來,從2006年起,劉舒婷就是健身俱樂部的會員。
堅持 10 年健身的她,發現健身這件事,需要付出的額外成本越來越高了。
每年年卡要花五六千元,去鍛煉一個小時,路上花費兩個小時,停車費 30 元。
不止如此,酷愛健身的劉舒婷,還發現這其中的問題越來越多:
能不能有一個健身房,就在工作地點附近?
去健身房鍛煉,能不能不被年卡綁死?
健身時候,能不能不被安利私教課和蛋白粉?
原來,劉舒婷本人就是健身房年卡使用者。
但因為經常出差,年卡幾無用處,這對她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同時,她覺得健身應該是快樂的,可這種快樂,總是被不斷地推銷所消耗?
幾乎就在同時,劉舒婷負責的一個商業中心,正在進行招商活動。
因為對運動的超級熱愛,招商的時候,劉舒婷比誰都希望能招到一個健身房。
不過,因為這個商業中心地處偏遠,原計劃引入一家健身房的計劃就卡了殼。
而傳統的健身房也是吃準地理位置太偏僻,開始狠壓租金。
最終,雙方難以調和,招商不了了之。
就在這時,深受健身房之苦的劉舒婷,大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用一個貨櫃做一個 mini 健身房,放到園區裏面,想運動、想健身的,可以隨時去。
本來是一個略帶私心的想法,沒想到這健身房一經推出,卻意外地大受歡迎。
它,不僅被天安數位城高管拿出來作為內部孵化案例,還吸引了一些投資人。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健身房,本來就是開發商的內部計畫,而劉舒婷本來也沒想著創業。
當時我做到了高管,為什麽要創業?就是覺得現在很好玩,想看下未來會變成什麽。
做著做著,劉舒婷動心了。
覺得很有意思,
自己也在年輕的尾巴上,行業積累了經驗,對公司也有一定的了解,
想在自己對公司的理解上來做個公司,做一個很酷的品牌。
一顆種子,如果一旦在心裏生了根、發了芽,那它一定會瘋狂地長大,開花、結果。
對劉舒婷而言,動心之後,「創業」這顆種子,便在她心裏瘋狂生長了。
酷愛健身、又對計畫動了心,將興趣和事業合二為一,這豈不是一件美事?
最終,劉舒婷決定辭職,開公司。
如今,回頭再看劉舒婷的創業初心,多多少少是帶著情懷和私心的。
而這種感情多過理智的創業決定,也多多少少有些沖動的。
然而,哪有創業是不沖動?
劉舒婷有多沖動,也代表了她這個計畫有多期待、多渴望、多重視。
或許,正是這種期待和渴望,恰恰賜予了她在日後創業坎坷路上,繼續走下去的莫大力量。
「那我賣車吧 」
從天安數位城離職後,劉舒婷拉上丈夫馬躍和其他 4 位創始人,創立了「超級猩猩」。
在談到這個名字的來歷時,劉舒婷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在大自然的生物界中,人類其實是很瘦小的物種,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只瘦小的猴子。
但猴子如果每天認真鍛煉自己,也可以讓自己的剪影看起來像強壯的金剛。
換句話說,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自己還沒有發現的「超級自己」。
不管你的身體是否殘缺,不管它是胖是瘦,每個身體裏都有一個「super me」。
2014年6月,公司正式註冊成立,然而沒多久,劉舒婷發現自己懷孕了。
一邊是創業開公司,一邊是懷孕生孩子,怎麽辦?
面臨兩難選擇,希望兩者兼得,於是,劉舒婷幹了一件不走尋常路的事。
她和老公一起做了一個PPT,把四個老人都請到深圳的家裏,然後給他們講了這個創業計劃。
沒錯,他們第一次的商業計劃書,不是寫給投資人的,而是寫給家裏四個老人的。
聽完孩子的描述,老人們似乎聽明白了,都表示支持他們的事業,會主動承擔孩子的撫養任務和奶粉錢。
這下,小兩口徹底沒了後顧之憂慮,拿出了所有的積蓄,開始「沈浸式創業」。
既然要幹,就一定要弄出一個時尚的、有個性的、實用的迷你健身房!
尋找合適的貨櫃,反復進行設計,各種內裝外裝,選址投放等一系列繁瑣的流程,劉舒婷和老公全部都親力親為。
終於,幾個月後,一個讓人驚嘆的「高大上」的健身艙,出現在了深圳天安數位城的門口:
它長15公尺、寬3.5公尺、高3公尺,重達8噸,可同時滿足6~7 人健身使用;
可預約教練進行一對一教學或「拼課」,沒有年費,沒有推銷,24小時不打烊;
既能滿足都市人跑步、力量訓練、健身操、瑜伽等健身需求,還提供沖涼等配套服務;
它的出現,瞬間引起了無數人的目光:
原來,不止可以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共享小汽車,就連健身都可以共享、可以自助了!
原來,「搬一個健身房到你家樓下」,真的不是癡人說夢!
一個狂熱的運動愛好者,用大膽設想和執行,徹底顛覆了傳統健身房的營運模式,改變了健身行業的存在形態。
而劉舒婷,也為這個健身艙想好了商業路徑:
把它投放在商業地產中,跟地產商合作,透過商業地產獲得人流量、現金流,再跟地產商收入分成。
但事情哪有那麽容易!劉舒婷還沒來得及暢想創業的喜悅,問題就出現了。
要知道,想法有顛覆,就意味著創業有風險。
不售年卡、按次收費,對於消費者是福利之舉,但對一個新公司而言,就意味著,很難有收入。
眼看賬上的錢快花完了,而營收低得可憐,劉舒婷知道,得想辦法搞錢啦。
對創始人而言,創業進行投融資,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的事情;
但對投資人而言,創始人是一個女CEO,還是一個懷著孕的女CEO,那這投資風險可就超乎想像了!
拉不到投資,公司沒錢再營運下去,心力交瘁的劉舒婷,真的撐不下去了。
抱著老公一頓痛哭,然後做出了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決定:解散公司。
員工們得知公司要解散,哭得稀裏嘩啦,一再請求公司不要解散。
並表示他們可以不拿薪資,他們也可以去跟親戚朋友借錢……
員工都這樣了,我也沒什麽好怕的,那我賣車吧。
從拿出全部積蓄,到決定賣車,這就是劉舒婷沒能躲過的「創業宿命」。
然而,相比籌集資金的艱難,劉舒婷又是幸運的:
有一個全身心支持創業的老公,
有全力幫她解決後顧之憂的最強親友團,
更有一幫敢豁出去一切陪她渡過難關的員工,
都說,創業是一個深不見底的下墜過程。
但對劉舒婷而言,在自己不斷下墜時,卻總有人用盡全力在托舉她,為她保駕護航。
正是因為被給予過、被關照過,所以,在後來的探索中,劉舒婷才會將更多的真心真誠,回饋到更多的員工和使用者身上。
最後,才有了一個有溫度、有情懷的健身品牌。
「健身獨角獸」
決定賣車的劉舒婷,將自己她的創業故事,以及現在的窘境,寫成了文章發到了網上。
幾經輾轉,這篇文章被投資人王利傑看到了。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合適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吧。
當了解到她的健身產品,聽說了她的創業故事,被她不留後路、孤註一擲的精神打動後,王利傑當即表示願意投資。
很快,200萬元到了劉舒婷的賬上,而相對應地,王利傑也獲得了公司20%的原始股。
200萬到賬後,劉舒婷並沒有像其他人想像得安心在家養胎,反而是穿著孕婦服堅持回公司上班。
僅僅一個上午,她向客戶發送了超過200條微信語音資訊,
制作了2張海報,透過互聯網與全國各地的「粉絲」進行溝通。
甚至直到躺在產床上時,她還和合夥人用微信交流著業務拓展的想法。
誰能想到,待產媽媽,健身創業者,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身份,竟在劉舒婷身上完美地合二為一。
生完孩子沒多久,劉舒婷就馬不停蹄地回歸了職場,因為她要帶領團隊進行轉型。
單次付費,畢竟是一種理想化產品模式。
一個公司要生存,必須得有盈利計畫,否則拿什麽去談實作夢想?
2015年5 月,公司的第一個團體課工作室在深圳南山區正式營業。
團體健身課程,成了劉舒婷的第二個嘗試:
舉行團課的地方,升級成 100 平方米以上的全能店;
普拉提、瑜伽、戰繩、CrossFit等課程,使用者可以自由預約;
和健身艙的自助健身幾乎完全一樣,但是多了找教練簽到的流程;
不得不說,這個嘗試相當成功,甚至「異常火爆」。公司靠它打通了獲客、盈利的任督二脈。
一個新手寶媽,日常居然不是在家帶娃奶娃,而是帶領手下在市場上兇猛廝殺、開疆拓土。
也許,在劉舒婷眼裏,這個計畫從著手開始,就早已成為她實打實的」孩子「,傾註如此多的心血,怎會不希望看到它變大變強?
團體操計畫嘗試成功後,公司便開始大踏步往前走。
2016年開始,劉舒婷的健身門店,不僅有全能店,還誕生了瑜伽店、單車店等健身場館。
而同時,這些門店不僅開遍了深圳,更是出市、出省,開到了上海、北京。
在劉舒婷的不懈努力下,公司成為健身行業內最炙手可熱的」耀眼新星「,開始迎來資本的頻頻註資:
2016年3月獲數千萬A輪融資;
2017年,完成5000萬元B輪融資;
同年12月,又獲得數億元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資本寒冬,行業倒閉潮的2019年,劉舒婷也在2月逆勢完成3.6億元的D輪融資。
而在2021年5月公司更是完成了數億元的E輪融資,估值逼近10億美元,成為不折不扣的「健身行業獨角獸」。
8年過去了,劉舒婷真的實作了,孩子和創業共存的目標。
「至少得酷」
並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在狂奔的路上,剎得住車,但劉舒婷做到了。
估值超10億後,她也沒有被喜悅沖昏頭腦,而在經歷了過去種種艱難的求生後,變得更加謹慎、更加理智。
所以,劉舒婷沒有趁勢出擊,大肆鼓吹品牌。
而是選擇慢下來,去根據使用者需求不斷叠代更新,進行積累沈澱。
就像郭廣昌,曾經問過她的一個問題,
如果你們公司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你們公司超級酷,但小而美;
還有一個選擇是公司很大很賺錢,也沒有作惡,但沒有你心目中那麽酷,
二選一,你選哪個?
劉舒婷毫不猶疑地說,至少得酷!
畢竟在劉舒婷心裏,健身,不僅僅是一個功能性產品,也不止是一門生意,它更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而這個需求也應該尊重。
所以,她尊重使用者、尊重員工,尊重教練,尊重想透過努力改變自己的每一個人。
而她也更加清楚,「超級猩猩」,不是自己一個人獨有的,是大家共同創造的。
是大家共同擁有的,更是大家要一起去打造和維護的。
而自己,剛好比較幸運,成為了這群人的帶頭人。
帶領這麽一群有熱情、有拼勁的人朝前走,劉舒婷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
要麽酷死,要麽窮死,絕對不可以慫死。
是的,絕不慫!
如果知道自己懷孕那一刻,她慫了,那就沒有這家公司的誕生;
如果搞不定資金難題的那一刻,她慫了,那就沒有後來200萬投資;
如果帶著公司轉型的那一刻,她慫了,那就沒有後來的搶占市場,成為獨角獸;
歸根結底,刻在骨子裏的對運動的狂熱,一次次給予了她前進的動力,賦予了她創新的勇氣。
而她也在健身這條不起眼的賽道上,死磕到底、置之死地而後生。
讀完劉舒婷的創業故事,很難用一句話,去準確評價這個如今身價10億的女老板。
但如果,對她創業的這個過程足夠了解,我想那應該就是:
堅持熱愛,探索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畢竟,所有的故事起源於她對運動的熱愛;而所有成績的獲取,又離不開她堅守初心,不偏不離。
仔細想想,不是每個人將來都能達到劉舒婷那麽高的創業成就。
但至少,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熱愛,並為其努力和奮鬥,這對自己,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