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中國團隊醫學頂刊發文:這種常見的神經外科疾病有了微創新療法

2024-11-23女人
11月21日,一項中國團隊的重磅醫學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醫學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這項研究聚焦臨床常見的神經外科疾病之一——非急性硬膜下血腫的治療新方法。
這項研究由上海申康醫院開發中心、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華山)、全軍腦血管病研究所(長海)指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毛穎教授團隊和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建民教授團隊牽頭,聯合國內31家神經外科及腦血管疾病中心共同完成,研究歷時3年多完成。
研究證實,腦膜中動脈栓塞這一微創創新療法在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治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問題,為未來這一疾病臨床治療與科學研究提供重要啟示,同時為全球臨床醫生提供了有效、安全、靈活的治療方案,最終惠及包括高齡患者在內更廣泛的患者群體。
傳統手術治療復發率高,藥物治療不確定性大
作為這項研究的牽頭人之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毛穎教授介紹,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是血液集聚在蛛網膜與硬腦膜之間形成的亞急性或慢性占位性病變,是臨床上常見需要手術治療的神經外科疾病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進展和壽命延長,非急性硬膜下血腫發病率逐年攀升,社會負擔巨大。
「常見引起非急性硬膜下血腫的原因包括外傷,長期套用抗凝、抗血小板藥物及反復或突然胸腹壓力增高等。當血腫增大引起顱內壓增高時,患者會出現頭痛、頭暈或肢體活動障礙等癥狀,隨著大多數血腫逐漸增大,癥狀會持續加重,引起頻繁嘔吐、深度昏迷等嚴重癥狀並危及生命。」毛穎教授說。
毛穎教授進一步介紹,傳統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治療手段包括鉆孔引流術和藥物治療,雖已被證實有效,但傳統鉆孔引流復發率高達12%-20%,而藥物保守治療恢復周期較長、不確定性大,且部份患者由於血腫擴大或癥狀加重仍需進一步手術。因此,臨床上亟需新的治療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
在此背景下,腦膜中動脈栓塞技術應運而生,成為近年來神經外科的臨床新創新和新選擇。
毛穎教授解釋稱,腦膜中動脈栓塞是指透過微創介入技術,將栓塞物(如液體栓塞劑或顆粒等)註入腦膜中動脈主幹或其分支。腦膜中動脈是硬膜下血腫形成的重要血供來源,透過栓塞腦膜中動脈,從源頭上阻斷供血,從而減少血腫血供,使血腫內的血液逐漸被吸收,促進血腫的縮小。同時,該方法可以防止新鮮血液的註入,減少血腫進一步擴大的風險。
毛穎教授講解腦膜中動脈栓塞這一微創創新方法在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治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問題。華山醫院 供圖
腦膜中動脈栓塞降低血腫復發率、進展率、死亡率
這項研究於2020年在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周良輔院士指導下開展,也獲得了上海申康醫院開發中心臨床研究三年行動計劃資助。
研究是在中國12個省份31家分中心進行的一項開放盲終點、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入組患者為有癥狀的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患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為接受輔助性腦膜中動脈栓塞術(液體栓塞材料治療)結合傳統治療(簡稱栓塞組)與僅接受傳統治療(簡稱傳統治療組)兩組,並根據是否行鉆孔引流術或保守藥物治療進行分層。醫生可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是否執行鉆孔手術。研究的主要終點是隨機分組後90天內癥狀性復發或硬膜下血腫的進展。
研究發現,栓塞組和傳統治療組的主要終點事件發生率分別為6.7%(24/360)和9.9%(36/362),兩者無顯著統計學差異。但如果將因血腫復發或進展導致的神經系統相關死亡病人也納入首要終點,腦膜中動脈栓塞可以顯著降低癥狀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的復發、進展與死亡率。
在栓塞組中,有17名(4.7%)出現癥狀性血腫復發,7名(1.9%)出現癥狀性血腫進展。在傳統治療組中,有19名(5.2%)出現癥狀性血腫復發,17名(4.7%)出現癥狀性血腫進展。在90天內,栓塞組和傳統治療組分別有11名(3.1%)患者和23名(6.4%)患者進行了再手術或補救性手術。
此外,對無需鉆孔引流的非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輔助性腦膜中動脈栓塞在降低血腫復發率和進展率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國外同期相關研究EMBOLISE、STEM試驗結果顯示,與常規手術組相比,腦膜中動脈栓塞顯著降低了血腫復發率和再手術率。三項研究結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同期釋出,共同證明了腦膜中動脈栓塞在治療非急性硬膜下血腫中的套用價值。
在安全性方面,栓塞組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也同樣顯著低於傳統治療組。因此,腦膜中動脈栓塞作為一種微創手術,術後恢復更快、並行癥風險更低,為高齡患者帶來了更加安全、舒適的治療選擇。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毛穎教授、顧宇翔教授,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楊鵬飛教授、李強副教授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建民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倪偉副主任醫師、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左喬副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楊恒博士和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彭亞教授是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陳斯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