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作文6分卻被名校破格錄取,教授寧願辭職也不教他,結局令人唏噓

2024-07-06女人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媽媽。

能被名校破格錄取的孩子,不是才華出眾,就是在某一學科具備非凡的天賦。很多大學會爭先恐後對這類孩子丟擲「橄欖枝」,想將其收入麾下。

所謂 「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人才選錄方面,如果考生具備了某項了不起的才能,是金子肯定會發光、被發現。

15年前,四川綿陽的一位高考復讀生,他因為使用甲骨文寫了一篇作文而意外走火,對於這篇連閱卷老師都看不懂的「符號」,教育局專門請來了有關專家,對這篇難懂的文章進行「破譯」。

經過重重稽核、開會討論、慎重決定,專家一致認為,這篇高考作文【熟悉】其實偏離主題,存在極大的語病,最終給打出了 6分的成績。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發極大的關註,他那年的高考成績是428分,僅三本的分數線,但是因為這項才能,被一所985院校看上,並被破格錄取。

入學後,學校還專門為他配備了退休返聘的業界古文學研究的專家教授為他授課,沒想到兩年後,教授竟主動遞交辭呈,直言: 寧可辭職,也不再教他。

這中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為什麽一開始被眾人看好的他,卻不受教授待見,最終擁有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後來他又怎麽樣了?

01

「甲骨文考生」作文獨辟蹊徑

2009年6月17日,高考成績揭榜的當天,一篇號稱 「高考最牛作文」 出現在大眾視野裏,掀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互聯網民眾的極大討論。

只見這篇文章,通篇都是我們看不懂的古體文字,這一個個形體各異的「符號」,就像一個個摩斯密碼,遙遠、神秘而觸不可及。

據說,作文6分卻被名校破格錄取,為何教授寧願辭職也不教他,結局令人唏噓閱卷老師看到這篇作文時,當時也蒙了,完全看不懂啊。

在報告了評審組,再層層匯報時,當地教育局出於謹慎、認真,對考生負責的態度,專門請來了專家團隊,對這篇文章進行了破譯、解讀。

經審判研讀,發現這篇文章通篇使用的是我們失傳已久、早已不用的甲骨文,裏面還摻雜了青銅銘文、大篆等其他古文字。

要知道,當時中國破譯的甲骨文,總共也就一千多字,而這篇文章千余字,裏面使用的甲骨文就有八百字之多,可見考生對其掌握,顯然已經得心應手。

人們不禁好奇起這位高考生的過往學習經歷,為什麽他會在高考這麽重要的時刻,不惜冒風險、獨辟蹊徑,采取這樣「吸引眼球」的方式寫下這樣一篇高考作文呢?

他和甲骨文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02

黃蛉的成長經歷

這位「甲骨文考生」名叫黃蛉,本是眾多高考學子中默默無聞的一名,因為在當年的高考作文中使用甲骨文而「一戰成名」,同時也覆寫了他今後命運的走向。

黃蛉1989年出生在天府之國,四川綿陽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對他疏於照料和關懷,從小作為一名留守兒童,他的內心也充滿了淒楚和渴望。

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家庭的溫暖,他的性格比較內向,生活獨立但也顯得有些孤僻,經常獨來獨往,在同齡人中顯得格格不入。

小的時候,他就喜歡獨自跑到村後的廟宇裏玩,看到裏面的大鐘鐘身上刻著奇奇怪怪、密密麻麻的文字,他經常一看就能看好久。

時間長了,他才知道,原來那上面刻的是中國的古文字——甲骨文,並產生了深深的興趣。

平日沒事的時候,他就喜歡研究那上面的文字,後來大點,性子尋求安靜的他,還喜歡誦經打禪,是同學眼中的「怪人」。

直到上了高中,到了緊張忙碌的高三沖刺階段,別的孩子都在全力備考的時候,他對甲骨文依然非常癡迷,經常一研究就是半天,非常耽誤學習。

不出所料,第一次參加高考,他落榜了。

選擇復讀一年的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伯樂」,他的語文老師蒲體超,一位同樣對甲骨文有此愛好的老師。

這位老師亦師亦友,在講授文言文的時候,都會再用甲骨文的形態再梳理一遍。這時候,黃蛉在台下聽的如癡如醉;

他還經常帶著問題去請教蒲老師,兩個人「一拍即合」,經常在一起交流對甲骨文的看法和心得,逐漸成了「忘年交」。

蒲老師極大成全了黃蛉對甲骨文的喜好和渴望,也提高了他這方面的水平。

他也從最初的只會寫幾個簡單的甲骨文,到逐漸認識、記住了八百多個甲骨文和其他古漢字的字形和結構筆畫,甚至能夠遣詞造句、靈活運用。

03

作文6分引發爭議

在高考的考場上使用甲骨文寫作文,純粹黃蛉一時的心血來潮。

一是他自覺對甲骨文掌握的足夠多,可以獨立成篇;二來他想在作文中獨辟蹊徑,引起閱卷老師的註意,讓其眼前一亮,可以拿到高分。

其實,復讀後他的誌願是希望考上復旦大學,進入一所文科著名的院校,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研究古文字。

因此,對於這次考試,他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於是在高考中鋌而走險,用甲骨文洋洋灑灑寫了一篇名為【熟悉】的作文。

沒想到,他這篇文章 經過專家判定,文中有語病,也跑題,還摻雜的有其他的古文字 ,最終給打出了6分,直接拉低了當年的總成績。

此事在網上一度沸沸揚揚,一些專家學者也提出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黃蛉的這篇文章字跡端正工整,行文流暢,盡管有少量的語法錯誤,但也不失為一篇「上乘之作」。

雖然他文中摻雜了其他古文字,但是要知道我們目前破譯的也就千余個,這對一個高中十幾歲的孩子來說,造詣已經相當可以了。

再加上他的恩師蒲老師也一直為他奔走呼告,幫他向上爭取更多的資源,來支持他。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給他發了錄取通知書。

04

入校兩年,教授直言「教不了」

因為他的「甲骨文考生」身份在網上成為熱議,很多網友認為他是個人才,替他發聲呼籲高校破格錄取他。

其實,曾先後有三所院校曾有意無意的給他指點過迷津:

第一個是西安財經大學天府學院 曾邀請他報考,並承諾免除學費;

第二個是復旦大學的古文學大佬劉教授 ,在和他初步接觸後婉拒了這個小夥子,認為他的基礎不牢,希望他在大學裏好好學習,以後報考他的研究生;

第三個是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為他發了offer ,還給他量身客製了一套學習方案,從開學時錦城學院漢語言文學這個三本專業生,兩年後提拔為川大歷史學院古文學的一本生;

並且返聘了川大退休的歷史學院教授何崝為他「一對一」的教學。

可見,大學對他是誠意滿滿,是把他當作重點人才來培養的。

然而,黃蛉卻沒有好好把握住這個難得一遇的機會。他只鐘意復旦大學的劉老師,對於川大專門為他聘請的何教授,卻非常不珍惜。

入學兩年後,何教授向學校遞交了辭職,直言: 這樣的學生我教不了。

何教授為何口出此言,如何氣憤的有此舉動呢?

原來,在現場教學中,隨著深入的了解,何教授發現黃蛉並沒有媒體所言的那般,在古文方面突出、有才華;

他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非常的不謙虛,做學問沒有刻苦專研的精神。

眾所周知,想要在某一行業有所建樹,是要像個螺絲釘一樣鉆進去,而黃蛉得顯得非常心浮氣躁。

前期一舉成名,讓他忘乎所以,躺在過往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喜歡接受媒體的采訪,逢人還喜歡吹噓自己。

根本沒有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治理學問上,何教授曾經不止一次的規勸他, 要耐下心、沈住氣,靜下心來深入研究,這樣才能提高自己。

但是,黃蛉早已迷失心智,忘記了自己學習甲骨文的初心,於是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偏離的越來越遠了。

俗話說, 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任何學問都來不得半點虛假。

這是個速食速食的時代,有些人希望透過一些手段快速致富、增長知識,實作自己財富、有學問的夢想。

但是,追根到底,飯得一口一口的吃,知識要一點一點的學,財富要日積月累的累積。

這個社會,欲速則不達。而且做學問同做人一樣,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踏踏實實、勤勤懇懇,返璞歸真、方得始終。

你們說呢?讀了黃蛉的故事,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麽?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豆芽媽媽育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