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我們將迎來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雨、降雪量增多,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陰氣轉盛而潛藏於內,因此,大雪節氣養生重在「養藏」,宜「斂陰護陽」。
冬天裏一杯暖暖的紅糖姜茶會讓人暖身暖心,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副主任潘愛珍副教授表示,大雪養生不妨巧用姜,但要精心選擇姜的「養生夥伴」。家居養生宜泡腳,驅寒保暖效果一流。
「養藏」要睡好 「老病號」飲食溫和
潘愛珍副教授表示,冬季養生的關鍵在於「養藏」,需顧護陽氣,防寒保暖。要做到「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減少熬夜、確保充足的睡眠、多曬太陽,助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另一方面,寒邪侵襲不僅會導致感冒、咳嗽、關節痛及寒凝血脈,還可能誘發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病,因此要做到「去寒就溫,無泄皮膚」,女性避免穿露臍裝,關節疼痛者使用保暖護具等。
對於老年人來說,大雪節節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大,是很多疾病如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病、心腦血管意外的高發期。老年人要要避免劇烈運動,需等待太陽升起,方可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八段錦、五禽戲、太極等,冬季運動避免大量出汗耗傷津液,使身體微有汗出即可,運動後及時保暖。
老人飲食上宜選擇溫和平補的食物,減少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可食用溫熱性質的食物以抵禦寒冷,如牛肉、羊肉、雞肉等;「黑色入腎」,可適當增加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棗等黑色食物的攝入;冬季氣候幹燥,可同時搭配甘潤生津的時令果蔬,如梨、冬棗、柑橘、大白菜、白蘿蔔等。此外,應少吃冰飲料、螃蟹、西瓜等生冷、寒性的食物。
佐餐調味品變身養生好物
姜是中國餐飲中最重要的調味品之一,【本草綱目】記載:「姜辛而不葷,驅邪辟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蜜煎、調和,無不宜之。
無論是烹調菜肴還是藥膳,都要選用外形飽滿結實、表面粗糙無黴變的生姜。
潘愛珍表示,生姜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功效;紅糖性溫,有化瘀生津、散寒活血、暖胃健脾、緩解疼痛的功效,從古至今都是女性的養生佳品。紅糖姜茶是由生姜和紅棗來熬成的茶,具有健脾養胃祛寒、補血益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的功效與作用。適合虛寒血虛體質如平素怕冷、手足冰、吃生冷或受涼胃痛、大便易稀,貧血、女性怕冷痛經。
對於虛寒體質來說紅糖姜茶是大雪節氣的養生好物,但並不是人人皆可飲,需要根據體質辨證飲用哦!總的來說,五心煩熱的人,口舌生瘡、咽幹燥結,大便臭不幹爽的人, 氣色紅潤中氣十足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都不適合喝紅糖姜茶。
向大家推薦幾款和姜有關的養生食膳。
1.
當歸生姜羊肉湯
東漢末年所創之方,出自【金匱要略】,具有溫陽散寒、養血補虛、通經止痛之功效,實為寒冬進補之佳品。
推薦劑量為當歸15~20克,生姜25~30克,羊肉500克。將羊肉切塊,焯水備用,以去腥膻、除血水。當歸清水洗凈,生姜切片或拍松。將羊肉、當歸、生姜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開水。武火煮沸後,去浮沫,轉文火慢燉1~1.5小時,至羊肉熟爛。加少許鹽調味即可。若喜胡椒粉、花椒粉之味,亦可加入少許以增香。
註意事項:若體內寒氣較重,可加生姜至150克,並相應地增加水量,以增祛風散寒之力。
若腹痛明顯,甚至伴有嘔吐,則可加入陳皮、白朮等藥材,以健脾溫胃。當歸生姜羊肉湯畢竟屬於溫補之品,故臨床上有口幹口苦、咽喉腫痛及大便幹結等內熱之象的人群,不宜服用,以免動火傷津。
2. 沙姜雞湯
沙姜味辛,性溫,歸胃經;雞肉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肉,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兩者燉煮,具有祛風散寒、補中益氣、消食化滯的功效。
生姜和這些食材泡水喝 堪稱「黃金搭檔」
生姜+紅棗:可以起到健脾和中、止痛、降逆、化痰的功用。
生姜+山楂:泡水喝具有消食化滯、活血化瘀、和胃散寒、解膩、緩解消化不良和胃脹以及止吐功效。
生姜+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解表散寒、美容養顏的好處。陰虛內熱者、助火傷陰者慎用。
生姜+蘇葉:生姜、紫蘇葉各3克,生姜切細絲,蘇葉洗凈,放入杯內,以開水沖泡10分鐘,趁熱飲。用砂鍋煎煮,效果更佳。可緩解鼻塞、流清涕、肢體酸痛等感冒癥狀。
生姜+蔥白:水開後再煮約十分鐘左右就可以飲用,不可久煮,趁熱服下,並馬上睡覺,多蓋被子。具有散寒發汗、解表和中、祛寒、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頭身疼痛等病癥。
寒從足生,冬季泡腳可事半功倍
潘愛珍表示,冬季陽氣潛藏於內,機表不能得到陽氣溫煦而容易自覺手足冷,腳在人體最下部,足少陰腎、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三條陰經都匯集於此,但同時也是陽氣最不易到達的地方。西醫則認為,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迴圈欠佳。冬季用一些溫熱補腎、活血化瘀的藥物泡腳事半功倍,可選用乾薑、艾葉、肉桂、花椒、益母草、紅花、淮牛膝等配合熱水泡腳,有祛寒保暖,活血通絡,鼓舞陽氣,引熱下行的作用,尤其適合陽虛氣虛、手腳冰涼的人。但是,嚴重心臟病、低血壓、皮膚破損及孕婦不宜使用。
泡腳時要註意在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進行最為適宜。如平時可將水溫控制在40~45°℃,冬天提高到42~45℃。但是,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對熱不敏感者,應嚴格控制水溫,避免燙傷,水位淹沒腳踝。
還要註意的是,泡腳時間不要太久,老人宜15~30分鐘,中青年30~45分鐘,微微出汗即可,不能泡到大汗淋漓,以防脫水。足浴後喝些溫水,註意保暖。
泡腳方推薦:
艾葉10克,肉桂5克,生姜10克,花椒10g,紅花10克,懷牛膝10克,雞血藤10克,本方具有補(陽)氣活血,強腰膝功效。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劉文琴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任珊珊
剪輯/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陸凱聲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吳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