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閃電評論丨戳破美發店「美麗騙局」需多方發力

2024-09-19女人
簡簡單單理個發,卻給自己惹來大麻煩。前有杭州16歲少年剪燙發被要4000元,後有深圳一男子選398元的燙發套餐結賬成2477元。最近,各地頻頻曝出「高價美發」新聞,將大眾的目光聚焦到這個以美為名的行業上來。
近些年來,類似的案件屢屢見諸報端。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眾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美發行業正式邁入了黃金發展期。據業內預估,到2025年,中國美容美發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459億元。近十年,中國美發相關企業註冊量也呈整體上升態勢,僅2023年就新增16.4萬家。
美發行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暗藏著諸多亂象。
例如,有的消費者只想簡單修下頭發,卻被強行安利各種高價護理品,幾十元的消費「秒變」上千元;有的消費者被店家以所謂的「特殊藥水」「專業發型師服務」等理由收取高昂費用,迷迷糊糊中被掏空了腰包。種種離譜操作,既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帶歪了行業風氣,也給消費者帶來了經濟和心理上的雙重傷害。
其實,對於美發行業,中國一直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早在2005年,【美容美發業管理暫行辦法】中就明確規定,「美容美發經營者在提供服務時應當向消費者說明服務價格。對在服務過程中銷售的美容美發用品應當明碼標價。」
今年7月,商務部服貿司公開征求【美容業誠信管理體系】與【美容業服務品質管理規範】行業標準意見。其中提到,應明示營業時間、服務計畫、收費標準和註意事項等內容,並按公示的收費標準收費;服務開始前應向消費者客觀真實地介紹服務計畫的情況,包括使用的美容化妝用品的品質和價格,經消費者同意後方能開始操作。
有規可依,卻屢禁不止,這其中,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從商家的角度來說,部份美發店為了追求高額利潤,不惜采用欺騙、誘導等不道德的手段。他們利用消費者對美發行業的信任以及愛美的心理,在服務過程中故意模糊價格,或者巧立名目增加收費計畫;
從行業角度來說,美發行業並不需要太高的學歷和專業技能要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個別商家缺乏最基本的商業道德和誠信意識;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很多顧客在進入美發店時,對自己的消費需求缺乏清晰的認知,易受美發師的影響,對商品價格和服務品質的判斷力、敏感度也較低,很容易陷入商家設計好的「美麗陷阱」。
為改變這種現狀,需要管理者、經營者和消費者這三方的共同發力、久久為功。
作為市場監管部門,要科學研判,建立健全美發行業的價格監管機制,對於那些存在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的店家依法嚴肅處理。同時,提高美發行業的準入門檻,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資質認證,提高整個行業的專業水平胡服務品質。同時,鼓勵消費者積極維權、舉報假冒偽劣美發產品,及時清除「害群之馬」,凈化行業環境;作為店家,要提高守法經營意識,厘清「可為」和「不可為」的邊界,不得觸碰法律紅線;作為消費者,要提高防範意識,在選擇美發店時多借鑒、多了解,不盲目下判斷。在消費過程中,要明確消費計畫和價格,敢於對不合理的收費行為說「不」。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透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美發是一個提供愛與美的行業,不應成為不良商家謀取私利的工具。只有多方共同發力、久久為功,才能讓這一行業重回正軌,讓消費者在享受服務的同時,無需擔心是否會遭受經濟和心理上的雙重傷害。
閃電評論,歡迎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