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這種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癥

2025-01-05女人

喜歡過度思考的人,容易得抑郁癥。

心理 學家Anson J. Whitmer等人發現持續過度思考會惡化情緒並促進消 極思維。

女性患抑郁癥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相對於男性,女性更傾向於過度思考。

諾倫-霍克斯馬教授對此作出說明:「這不是巧合」。

諾倫- 霍克斯馬教授解 釋道:

當女性體驗到悲傷時,她們傾向於關註這種情緒的可能原因和結果。

相反,男性卻試圖分散自己對消極情緒的註意力,比如打遊戲、打籃球,或者直接做點力氣活。

為什麽喜歡過度思考的人,容易得抑郁癥?

在老梅看來,主要有2點。

一是過度思考會放大問題

幾乎所有的精神類患者都執著的想把一個問題或一件事情,能夠用他自己的方式想清楚。

但多數情況由於過度思考,事情會被放大,更難以得到解決,情緒也會因此淪陷。

二是過度思考易讓人產生錯覺

過度思考容易讓我們有一種已經在行動或是正在解決問題的錯覺,這會導致我們不去行動或是延遲行動。

最終成為一個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中醫對過度思考怎麽看?

「思出於心,而脾應之。」

在中醫看來過度思考會損傷脾胃,導致脾胃功能下降,出現腹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還可能導致氣血耗傷,使氣血不足無法上榮於腦,出現「腦霧」。

長期如此可能會出現肝郁的情況,表現為情緒抑郁、胸悶、脅肋脹痛等。

有人問一旦出現了因抑郁導致的胸悶、頭痛、頸椎疼、失眠等癥狀,中醫是怎麽解決的?

這裏簡單給大家說一個醫案,幫助理解。

臨床醫案

小涵,17 歲,抑郁癥確診2年。

經了解,這孩子自我要求極高,凡事都力求完美,經常過度反思自己,哪怕是一點點小失誤,都會在她心裏反復琢磨很久。

小涵早期吃舍曲林,後來換了艾司西酞普蘭,可副作用仍然很明顯, 反胃、 頭痛、失眠、乏力 ,自能休學在家。

後來對西藥很抗拒,自行停藥,病情惡化,多次出現自殺念頭。

孩子父母幾經打聽後,托人掛了我的號。

刻診 :脈象細弱,舌苔薄白,面色蒼白無華

辨證 :舌淡苔白膩,脈沈遲。

開方 黨參、白朮、黃芪、當歸、龍眼肉、酸棗仁、茯神、遠誌、木香、炙甘草、柴胡、 香附 、川芎、枳殼、白芍

請註意:每個人體質、病情都 不同,咱們要辨證施治,一人一方!可以找我辨證看看,免費咨詢。

效果如何?

起初一兩周,家長反饋孩子入睡沒有那麽困難了。

二診 :小涵服用上方45劑後,惡心、頭痛的毛病減輕,孩子能睡個完整覺了,情緒也相對穩定了一些。根據她的情況,我復開方 30 劑。

三診 :面上開始有了血色,反胃、頭痛的軀體障礙基本消失。調整方劑再服 45 劑後康復。隨訪 3 年無復發。

效果咋這麽好?

小涵之病在於心脾兩虛、肝郁氣滯。

方中黨參、白朮、黃芪、炙甘草健脾益氣;當歸、龍眼肉補血養心;酸棗仁、茯神、遠誌寧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使補而不滯。

柴胡疏肝散中,柴胡、香附、川芎、枳殼疏肝理氣;白芍養血柔肝。

心脾得養,肝氣舒暢,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恢復,郁癥自然就消了。

老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

比一意孤行更讓人痛苦的是優柔寡斷。

事實上,任何選擇都有利有弊,徘徊於兩者之間,思考著各種可能性,帶來的痛苦和混亂是異常巨大的。

理性的做法應該是,收集充足資訊,權衡利弊,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最終選擇。

但,若不幸得了抑郁癥大家也不要自亂陣腳。

我常說,抑郁癥不難治,難治的是認知。

多數人活在自己的認知裏,覺得這個病只能吃西藥,叫都叫不醒,也因此錯過了更好的治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