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正在變化中的醫美市場

2024-10-22女人

正在變化中的醫美市場

原創 / 文字 / 李濱

2024年多半程已過,在醫美行業整體性趨勢表現為持續下挫的同時,行業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它或許暗示下一個周期到來之時,醫美市場將是另一番面貌。


01

幾個變化

1、獲客方式慢慢發生著改變

流量模式早已開始反噬行業。流量模式的本質是依靠產品獲客,線上賣貨必然走電商化路線,電商模式的獲客方式就是低價,這是電商平台的基因所致。 醫美機構拼低價幫上遊賣貨,肯定是不掙錢。機構不盈利,就只能拼命開發患者需求,勢必就會傷客。如此惡性迴圈。

低價競爭與醫療服務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積攢到一定程度,沖突就會爆發。 機構要麽崩潰,大數量關店便是市場崩潰的征象;要麽經歷痛苦的康復期後,走回良性軌域,這個過程是漫長的。

盡管行業的平均分在下降,卻總有高分的存在。 那些不依賴流量,而基於醫生IP的機構,表現為逆勢上揚,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它說明了獲客方式正在轉變, 堅持做IP,是直客型機構的必由之路。 至於IP應該怎麽做,是另一個話題。

2、醫美普及率大幅提升

經過極不專業的抽樣調查,過去5年,醫美的普及率已經大振幅提升 ,滲秀率已不可同日而語。這當然要歸功於輕醫美的流行,如今對醫美持負面看法的人已經很少了。下一步是提高信任度的問題。當然,對醫美持正面看法提升,指的是醫美作為當代流行的生活方式,而非醫美行業,對行業的社會評價仍然有待提高。

消費理論有剛性與彈性之分。當前社會整體消費降級,醫美消費受到沖擊是肯定的 ,因為醫美消費彈性較大,但是目前看, 醫美尚未出現系統性崩壞 ,這應該是我們對未來持樂觀預期的信心來源。

3、產品極大豐富

在醫美合規化產品極度匱乏的時期,產品概念可以帶來市場刺激,但是這種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如今上遊產品已極大豐富,內卷正式拉開序幕。 無論是產品還是裝置,都會卷入價格戰,處於中遊的機構一定要關註這種變化帶來的挑戰 ,這不僅僅意味著機構可以采購到價格合理的產品這麽簡單, 機構的營運思路和方式 應該隨之而變。

企業自主客製產品現象已經普及,進口產品的暴利時代結束,國產替代已蔚然成風 ,許多領域,國內自主研發的產品開始填補全球市場空白,比如 膠原蛋白。


然而, 與歐美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美藥械數量很少。即使是體量很少的國家,與醫美有關的藥械登記數量也很驚人。 截止2024年9月,新加坡公共查詢網站上(SMDR ,Singapore Medical Device Register ),涉及整形外科的藥械登記就有1592個查詢結果;同樣的品類,在南韓高達4000余條,各種註射針劑的查詢結果有500多個,大部份處於有效狀態。

這意味著, 中國整形及醫美相關的藥械管理,如果與國際化接軌,在數量上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現在的數量爆發,僅僅是開始。

以前是一個裝置能做好多事,現在是十個裝置做一件事,產品也是一樣。 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它預示著醫生時代的到來。


4、一些大型裝置外商可能會退場


中國是世界加工廠,醫療裝置也不例外。 醫美業者並不關心那些大型昂貴的醫美裝置是在哪裏生產的,其實絕大多數是中國的工廠代工,那些跨國醫美裝置公司帖上自己的馳名商標再賣回中國,身份百倍。但是這種美妙的場景估計持續不了多久了,市場決定未來,總要回歸本原。

隨著醫美上遊暴利時代的落幕,一些大型裝置外商可能會選擇退場,將未來的市場和後續的工作交給本土代理商。 一方面的原因是銷售的疲軟,另一方面則是國產替代潮的到來。國產裝置的價格詛咒和成本優勢,讓外商外資都沒有破解之道。

許多國內的年輕創業者開始湧入醫美上遊,延續著前輩們創富的夢想,他們從模仿開始。 蘋果教父賈伯斯的名言是:「對於偉大作品的抄襲,我們從來都是厚顏無恥的。」 或許醫美裝置的國產替代也是從這種「海盜」行為起步,但是未來的市場將是國產新貴說了算 ,因為他們一邊抄襲,一邊請醫生下場幫助他們共同研發, 所以未來的醫美裝置更適合中國市場 ,當然也更便宜。

02

醫美新生態

一個新的醫美生態,正悄無聲息地緩緩登上歷史舞台。

1、 新的上中下遊關系


黃仁勛 在回答高盛分析師的提問時說: 一個行業要做得好,需要上下遊的密切合作。 關於供應鏈的安全性問題,台積電的能力和其他供應商相比,高出不是一點點,而是很多,特別是在規模化和靈活性方面。如果沒有供應鏈強有力的支撐,輝達根本就賺不了這麽多錢。

醫美業同樣如此,上中下遊之間的合作已經變得日益緊密。最明顯的改變是醫美上中下遊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 處於中遊的醫美機構,在上下遊的長期擠壓之下,開始向上下遊領體擴張;上遊企業之間的內卷讓國內企業有了更多的騰挪空間,國內上遊企業接受了客製產品的需求,這一點進口品牌一時半會兒還做不到,它是國內企業的新機會。

今後不但會出現機構的產品品牌,甚至會出現醫生品牌, 同時,上遊企業之間也開始了各種形式的合作;下遊的平台機構開始向中遊滲透,開辦自己的醫美機構,將平台逐步作為商業閉環的獲客中台。 隨著代理人模式、經紀人模式的出現,醫美行銷出現多元化的態勢。


2、 醫生介入研發


在歐美已開發國家,醫生參與產品研發的情況十分普遍,他們可不僅僅是在上遊企業的產品釋出會上站月台而已,許多醫生都擁有自己的品牌。 例如日本的城野醫生,說實在的,他在日本的幾家皮膚醫美診所,乏善可陳,但是自己參與研發的產品越賣成了日本第一,後來被美國強生以約合20.5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中國的許多年輕的女孩子,都是城野醫生品牌功能性護膚品的使用者。

中國的醫美上遊企業,很少有邀請醫生參與產品研發的,這在外國同行看來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隨著醫美行業的國際化接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臨床專家參與到產品研發中來,他們可以為產品定位與功效提出來自臨床一線的寶貴建議,同時也為套用技術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3、 行業進一步細分化

早先是植發類機構從傳統醫美矩陣中遊移出去 ,成為相對獨立的門派; 繼而微整形為主的輕醫美連鎖大量湧現 ,以後的細分化將更加明顯,差異化將是 以外科為主業的機構最為追求的競爭方式,鼻整形、眼整形、脂肪整形、生殖器整形、骨科整形的細分機構都會呈百花齊放的狀態 ,甚至還會出現 中醫美容的專科診所。


4、共享模式將真正走紅


醫生創業的多元化和個人IP化是兩個主要的趨勢。 醫美市場整體呈以輕醫美為主的格局,美容外科手術向公立醫院集中,出資人更喜歡輕醫美的低風險模式,那麽美容外科醫生的出路必然出現多元化的選擇。本來公立醫院是回不去的,但是隨著公立醫院除了在院內開辦醫美科,還在院外開辦民營醫美機構,但是可以享用公立醫院的品牌效應,大批美容外科手術湧向這類「公辦民營」,於是,那些本來無法回頭的美容外科醫生,又多了一個去處。

隨著美容外科的式微,仍然堅持走自我創業路線的美容外科醫生老板,忽然發現,一個人背著機構80%的業績壓力 ,累死累活也掙不了幾個利潤,從財務角度分析,似乎有比自己開機構更合算的創業方式, 只要持續地打磨個人IP,養一個精幹的小團隊即可,手術完全可以在共享醫院裏完成 ,特別是級別高的手術,在共享醫院完成,更安全可靠。 麗格在北京和杭州開辦的共享醫院的手術台上,就活躍著許多這樣的美容外科醫生。


共享醫院提供醫療基礎裝置,如同電腦硬體;醫生及團隊作為專業組合,如同電腦軟體。 這種模式或將成為 重構行業子生態的主要方式。

那些輕醫美機構的醫生,發現有患者需要美容外科手術治療,也會選擇共享醫院,然後和共享醫院的外科醫生分享利潤,等於無形之間擴大了自己的營業範圍。 這種在醫美十分流行的共享醫療方式,也是未來中國醫美市場的重要補充。

03

小結

生態系講究的就是共存共生 ,在行業高速增長的時候,有超出預期的新增市場可以讓「野蠻生長」成為可能; 而在行業轉型期,新生態的出現必然遵循規律。

醫美機構要想獲得持續盈利的能力,沒有好產品不行,但過度依賴產品更加有害。 樹立技術自信是贏得患者信任的基礎,在此之上才談得上品牌效應,包括個人IP和機構IP。

技術是醫美行業的護城河,規模不再是在競爭中勝出的資本。沒有技術,就不可能有品牌,沒有品牌的規模,不堪一擊,一文不值。 那些把醫生當工具人的機構,只能靠產品,或者靠騙。

在下一個周期裏能夠脫穎而出的機構,一定是順應變化、把握機會的 ,當然,首先要讓自己能夠熬到下一個周期。


- END -

*本文為原創內容,作者李濱,轉載請標明出處,不得對本內容原意進行曲解、修改。註明:文章配圖來源於網路。本文釋出內容及圖片如涉及智慧財產權等問題,請相關權利人與本平台帳號聯系,我將配合采取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