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女子氣管狹窄僅剩7公釐!醫生緊急搶救

2024-12-21女人
泉州年過七旬的鄭阿婆
因呼吸道疾病
15年前植入呼吸道支架打通氣道
今年下半年又因氣管重度狹窄
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
輾轉治療後
仍無法解決重度呼吸道狹窄的問題
近日,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廈門市呼吸疾病診治中心)專家團隊和重癥醫學一科共同協作,在ECMO(體外膜肺氧合)的支持下為她進行氣管鏡介入治療,取出舊支架,放入新支架,重新打通「生命氣道」。阿婆開心地說,「很久沒有這麽暢快地呼吸了。」
據介紹
鄭阿婆15年前因氣道息肉
在福州曾接受氣道支架置入術
近幾年因氣道支架兩端反復增生的肉芽,鄭阿婆再次出現氣管狹窄的癥狀。近1年來,她的病情進展迅速,氣道狹窄愈發明顯,就診醫院反復多次對她進行氣管鏡下處理增生肉芽,都沒能取出原有支架。今年11月初,她再次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檢查發現是氣管支架的兩端肉芽再次出現增生、支架覆膜破裂阻擋通氣,且支架出現移位導致呼吸道狹窄,氣道最窄處只剩一條細縫,直徑約7公釐。輾轉就診省內多家三甲醫院,均無法處理她的呼吸困難問題。
近日
鄭阿婆轉診至
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
重癥醫學一科將她收治後
對她進行輔助呼吸支持
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三病區副主任醫師林連城介紹,入院胸部CT提示她的氣管支架兩端管壁增厚,且支氣管內已出現痰栓,雙側主支氣管局部管腔狹窄,左下肺感染沒法張開。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廈門市呼吸疾病診治中心)首席專家柯明耀教授及重癥醫學一科何飛主任共同帶領兩科團隊會診討論病情後,考慮氣管鏡下取支架風險高,預判術中可能出現支架覆膜脫落或出血風險引發的窒息等危險情況,最終決定在VV-ECMO(為靜脈—靜脈體外膜肺氧合,是一種用於心臟手術或心肺復蘇的醫療裝置,能夠為患者提供體外的呼吸和迴圈支持)支持下行氣管鏡介入治療。
手術順利。林連城介紹,阿婆的氣道支架已放了十五年,是不銹鋼支架,放置時間太久,覆膜都爛了,支架上段有瘢痕狹窄及肉芽增生,支架腔內可見堵塞的痰栓、汙穢物,支架下緣已出現移位並卡在隆突處阻塞了左主支氣管,肉芽增生則導致右主支氣管狹窄。
團隊先對支架腔內痰栓、汙穢物進行清除後,對嵌入氣管壁及肉芽裏的部份金屬支架絲,柯明耀教授只能用電刀、雷射一步一步慢慢處理,把不銹鋼鋼絲一條一條截斷取出,歷經2小時。緊接著,為緩解呼吸困難,柯明耀教授再給鄭阿婆置入一枚Y型覆膜金屬支架,改善她的呼吸道通氣問題。
術後4小時
鄭阿婆逐漸清醒
ICU團隊對她撤除ECMO以及呼吸機後
她也能自主呼吸
第二天上午轉入普通病房
柯明耀教授強調,在ECMO輔助下進行氣管鏡介入手術,可在術中為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氧合,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同時,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對於復雜嚴重氣道狹窄的患者,往往需要聯合使用多種氣管鏡下介入治療手段,治療上應該因人而異,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使病人獲益最大化。
不過,柯明耀教授提醒患者,氣道狹窄支架置入術後需定期維護,一般需每隔1—2周進行支氣管鏡下清除分泌物,植入半年左右取出(更換)氣道支架。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是福建省重點專科、廈門市呼吸疾病診治中心、廈門市呼吸內科質控中心主任單位,是廈門醫學院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主要組成部份、也是所有肺癌靶向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的贈藥審批單位。
該中心以呼吸介入及肺部腫瘤診治為優勢亞專科,擁有8個病區、320張床位,除了設有呼吸內科病區、胸部腫瘤病區外,還設定獨立的呼吸重癥監護病區、特需病區等。配有分類比較齊全的咳嗽、肺癌、肺間質病、哮喘、慢阻肺、肺結節等專科診療部;擁有軟硬體齊全的呼吸內鏡中心、全套肺功能檢查室、按手術室標準設立的肺部CT介入診療室、呼吸治療室、睡眠呼吸障礙診斷室、腫瘤熱療室等。
該中心氣管鏡技術聞名遐邇,經皮介入治療肺部腫瘤也是優勢特色技術,歷經十余年的努力,該技術已處於國內一流水平。現擁有專門的CT介入診療室,每年開展肺部腫瘤經皮介入1000例次以上,包括早期肺結節型肺癌及肺轉移癌的根治性治療、肺部腫瘤的姑息性治療等。目前開展的肺部腫瘤經皮介入治療技術主要有微波、射頻、雷射等熱消融技術,氬氦刀冷凍消融技術,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離放療技術,化學消融技術等。
記者:劉蓉 通訊員:高瑩
圖片由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提供
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