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5-1/d9266b3125ba4bc7158a602f01ef1b4c.webp)
□顏奕昕(長安大學)
1月1日,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最近,7-11、羅森等連鎖便利商店內的「中式養生水」銷量高漲,成為繼「無糖茶」後的又一新型流行飲品,尤其受到身處一線城市年輕群體的歡迎。甚至部份消費者將其作為白開水的替代品,成為自身水分補充的主要來源,但是「養生水」未必真的能養生。
養生水,即以紅豆、薏米、紅棗、桂圓、枸杞、決明子等藥食同源食材作為原料,透過煮制、萃取等工藝制成的即飲植物飲料。受中式養生文化影響,許多家庭會自煮菊花茶、金桔梨水等養生熱飲,養生水的概念即脫胎於此。這些瓶裝即飲植物飲料由於配料幹凈健康,且原料具有一定的養生功效,被年輕人奉為新式「養生水」。
「養生水」走紅,本質上是人們對健康需求的進一步擴大。相較於「無糖茶」,「養生水」標榜自己具有額外的養生功效,如消腫祛,養肝明目,補血養顏等。對於自感壓力繁重,缺乏鍛煉,身體素質不佳的大城市打工人來說,這正中下懷。消費者為了健康,可以放棄口味俱佳的可樂碳酸飲料,改喝寡淡的「無糖茶」,那麽也可以為了更大的健康,改喝「養生水」。
含代糖,忽視攝入量,「養生水」含偽科學陷阱。一方面,雖然藥食原料確實具有養生功效,但每天必須達到一定的攝入量才能發揮出藥食的養生功效,而這些飲料只標成分不標用量,借養生概念進行偽科學的行銷。另一方面,「養生水」依舊是飲料定位,裏面含有代糖和添加劑,配料幹凈還得看白開水和自煮熱飲,養生水並不夠成為平替的資格。
此外,人們強烈的主觀意願,放大了「養生水」所謂的功效。相較於實實在在的身體上的改善,「養生水」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撫慰和暗示。辛苦工作一天又加班,身心俱疲,人們願意去相信在便利商店隨手買的「養生水」,有利於身體機能的恢復,以此來減輕壓榨身體的愧疚感。雖然中式養生的效果短期內不易察覺,但是喝下「養生水」時的滿足情緒卻能即刻感受到。心理安慰,成為「養生水」此類健康飲品的隱藏功效。
「泡著最貴的枸杞,熬著最晚的夜」成為荒謬現實的真實寫照,人們為追求健康不可謂不努力。但健康不是簡單的加減法,損耗之後再修復往往杯水車薪。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還須自己努力,堅持規律作息,善食多動,尋找到真正科學的養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