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首屆兒童視覺大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順利召開

2024-07-04女人

為了切實推進中國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加強兒童視覺健康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科技對近視防控工作的賦能作用,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聯合多家國內外專業機構,共同召開首屆兒童視覺大會。

2024年月21日,兒童視覺大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召開。本次論壇緊扣「科技點亮光明」主題,積極開展兒童近視防控及視覺健康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以科技賦能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事業。

兒童視覺健康得到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高度重視。WHO於2000年設立了世界視覺日,並於2019年釋出了首份【世界視覺報告】。報告顯示,近視問題是影響最為廣泛的視覺健康問題,全球近視患者約為26億,其中19歲以下近視患者約為3.12億。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高度重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積極開展兒童近視防控及視覺健康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並於2023年啟動了「點睛計劃」,以科技賦能中國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事業。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徐延豪在兒童視覺大會上介紹,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並呈現低齡化和重度化趨勢,加強兒童近視健康工作迫在眉睫。

徐延豪指出近視的防治與研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始終堅持創新引領,用現代科技有效防控近視。希望不斷開發更加精準、高效的近視防控技術、方法和裝置,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動眼科診療水平的提升;加大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科技在兒童近視防控領域的廣泛套用。堅持科技普及,倡導科學用眼護眼理念和方法。堅持多措並舉,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會長段洣毅介紹,兒童近視防控已經從普通公共衛生問題轉向為醫療救援和國家戰略安全問題。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一直積極參與兒童近視防控工作,在社會愛心企業和人士支持下,啟動了「點睛計劃」,推動兒童視覺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科學普及、人才培養以及國際科技交流工作,一方面透過引進和吸收國際上先進的技術裝置、方法和理念,推動國內近視防控工作發展;另一方面,透過采用多邊框架等,借助「一帶一路」建設,推廣國內先進的方法和技術。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衛生監督協會會長張鳳樓表示,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比例高,為此,中國政府出台了【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兒童近視防控,應著力推進醫教協同和防治協同,指導學校和家長對學生實施有計劃的近視綜合幹預,比如逐步建立電子檔案,對兒童和青少年眼健康進行即時監控;另外,要強化近視篩查,早期發現疾病,這就需要規範診療,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香港理工大學何明光教授分享了團隊20年來在學校開展的近視防控工作,再一次強調了學校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視覺保護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引起學校和家長的足夠重視,一起努力為孩子們搭建視覺友好的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

大會還透過線上視訊的方式邀請了國內外近視防控領域的專家等重量級嘉賓致辭或做主旨演講。

在此次兒童視覺大會上還進行了「周培源少年科學院內蒙分院揭牌儀式」及「點睛·國際一帶一路行活動啟動儀式」。

會議現場,周培源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孟慶國先生,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港澳台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崔誌國先生,尼泊爾民主聯邦共和國駐華參贊薩碧塔·納卡爾米女士,北馬其頓駐華使館政治參贊博瑞楊先生,內蒙古政協常委、朝聚眼科董事長張波洲先生,點睛計劃計畫負責人李俊燕女士共同點亮啟動儀式。

隨後,孟慶國先生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周培源基金會的創立及發展,強調了基金會對點睛計劃的大力支持以及在內蒙古地區的戰略布局,包括啟動「點睛大使」誌願者行動、設立「周培源少年科學院內蒙古分院」、持續支持兒童視覺大會及點睛示範學校、點睛科普館建設和點睛杯近視防控知識大賽等活動。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副秘書長鄭華林先生為大會做了題為【以標準創新引領近視防控工作】的報告,鄭華林先生鼓勵國內兒童近視防控和視覺健康領域的相關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積極行動起來,推動行業內的標準創新和技術創新,並以標準創新引領近視防控工作。

點睛計劃計畫負責人李俊燕女士隨後為與會嘉賓帶來了題為【畫龍需點睛,點睛方化龍—點睛計劃】的主題報告。詳細介紹了計畫的創立、發展理念,計畫充分發揮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在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用科技賦能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用公益助力兒童視覺健康事業,持續推動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科技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和國際科技交流等工作,切實保護兒童青少年視覺健康。

本次會議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主辦,中華廣播影視交流協會聯合主辦,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中醫藥傳承創新分會、傳承創新(北京)中醫藥研究院等協辦,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兒童衛生合作中心等支持。

免責聲明:

1、文章部份圖片來源於網路,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無必然聯系,僅供讀者參考。

2、部份段落、圖片、音訊視訊檔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逐一和版權者聯系,若侵犯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