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兒子考上了市重點高中,我以為他一只腳已經踏進了211的大門。
沒想到短短一年, 我和妻子幾乎要被這個冤家折磨崩潰了!
在學校, 他頭疼惡心整天吐, 手抖的寫不了字,老師嚇得把他送醫院,又查不出毛病來。
回了家他就好了, 抱著手機通宵達旦,不分白天晚上,玩起來連覺也不願意睡,誰和他說話他罵誰。
如果趕上吃飯,他遊戲一局沒結束,我就是喊破天,他都不會出來吃飯。
他媽媽心疼他在學校上課辛苦,想讓他在家多休息一段時間,可兒子根本也不領情。
整天把自己關在臥室裏不出來,說不上兩句話就開始急, 甩臉子、發脾氣。
十幾歲的一個孩子,變得像一個不可理喻的刺頭, 暴躁易怒,孤僻冷漠, 除了對手機平板能有個好臉色,就沒見他對誰笑過。
我平時上班心裏也不踏實,總惦記他;
他媽媽平時在家陪他,結果母子兩人一個月吵的架,比我們夫妻倆二十年吵過的還多。
我從來沒想到過,人到中年最大的坎,不是事業不是婚姻, 而是精心養了十六七年的兒子成了個「麻煩精」!
兒子什麽時候才能變成正常人?這日子哪天才是個頭?
01
我對兒子傾註心血
他卻躺平擺爛,查出中度抑郁!
我今年45歲,在體制內工作了半輩子。
不說別的,在 「家庭學習」「家庭氛圍」 這一塊,我敢保證, 我絕對是給兒子以身作則的。
我看【朝聞天下】,他就在旁邊和我一起聽新聞;
我在家整理資料文件,他就在我旁邊寫作業,一寫就是幾個小時不挪窩,也不說話,專註力很強。
他寫完作業,我還會給重新檢查一遍。
哪怕一個字寫得稍歪,或者有塗改,我都會批評他不認真,撕掉讓他重寫。
在這種高效的學習環境裏, 我一直對兒子的成績很放心。
中考的時候,兒子以全校第8的成績,順利進入了我們這的市重點。
但從高一下學期開始,我發現兒子的成績有下滑的苗頭:
數學成績 降了30分, 考試排名更是 下滑了整整13名。
老師說,這孩子上課聽講其實沒問題, 但是寫作業太慢了。
每次人家復習知識點的時候,他還在一遍遍謄寫作業,非寫到自己滿意。
有時候熬到半夜,第二天眼睛通紅。
高中的學習進度本來就快,他還把精力都耗在修改作業這種小事上。
最後老師講題的時候,他只能打瞌睡。
「你的效率怎麽這麽低?寫作業有什麽好磨蹭的?
高中是非常重要的,你現在落下一步,將來要用十倍的苦來還!」
我苦心勸說,可這次批評之後,兒子的成績並沒有好轉,有一回居然掉到了年級200多名。
這下連他媽都坐不住了,拉著他苦口婆心地勸:
「你以前成績多好啊,現在這樣可不行啊!你得加把勁兒啊!」
這一說就像點著了炸藥包,兒子朝著他媽大喊:
「你根本就不理解我!就知道說我,你什麽都不知道!我每天都難受得要死,就像在地獄裏一樣!」
喊完,他就趴在床上嚎啕大哭起來, 說自己頭也疼、肚子也疼,到處不舒服。
反正找了一百個理由,就是不想回學校,最後還是他媽媽說盡了好話,才把他哄走。
高一暑假,我好不容易找了個靠譜的補習班,讓兒子去上課。
可剛從學校回到家,他二話不說就鉆進房間,一整晚都抱著手機不放,連晚飯都不吃了。
他媽媽好心好意給他端飯,他不但不領情,反而還和他媽媽大吵一架, 嫌她耽誤自己「升級」了。
飯碗都被他掀翻在地上,飯菜撒了一地。
我憋在肚子裏的氣瞬間頂到了天靈蓋,直接沖過去對他一頓訓:
「你怎麽這麽不知好歹!對得起你媽媽嗎!」
「天天學習爛到家,玩遊戲你倒是挺來勁,就你這個樣子,考大學簡直做夢!」
我話沒說完,兒子直接急眼了,「咣」地一聲把手機直接往墻上一摔,沖著我直嚷嚷:
「我怎麽了,我玩會遊戲怎麽了! 我心理都出問題了, 你還就知道讓我學習!」
小孩子家家,哪來的心理問題?我上了半輩子班也沒見有心理問題。
我真是對他太失望了, 想當初,為了讓他上個好學校,我費了多少心思!
好不容易進了重點高中,跟了好老師,他倒好,關鍵時刻給我掉鏈子。
眼看要月考了,我特意請了假,強行把他送回了學校。
結果沒等幾天,兒子班主任就打電話說,兒子上課的時候 總是覺得惡心,沖出去嘔吐了好幾次。
考試的時候,他又控制不住手抖,一個字也沒法寫, 最後哭著交了白卷。
我很無奈,不知道兒子是又裝病還是為考不好試找借口,但孩子班主任再三勸我,讓我帶兒子去看看心理科。
沒辦法,我就帶他去了。
最後檢測結果出來,醫生一臉嚴肅地告訴我,兒子是 抑郁癥, 並且有 重度強迫癥, 需要進行心理幹預, 建議休學治療。
得了「聖旨」,兒子光明正大辦了休學手續,成了在家躺平的鹹魚,每次有同事問我 「孩子最近怎麽樣」, 我都不好意思張口:
天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門也不出,作息完全黑白顛倒。
整天恨不得鉆進手機裏去玩, 一副沒了手機就活不了的樣子。
脾氣變得越發暴躁,也不跟我們溝通說話,一點小事就急眼:
讓他把被子衣服疊好,他能拿個剪刀把衣服剪碎, 瘋瘋癲癲,不成體統。
一跟他提上學的事,更是瘋了一樣,要麽把自己關在屋裏哭,要麽朝我們大吼大叫, 就是不肯回學校。
他媽媽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家裏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我實在寒心,也想不明白,對兒子精心培養這些年,怎麽落得這樣一個結果?
02
原來「抑郁」和「軀體化」
不是孩子自己能控制的!
那段時間,兒子的問題像塊巨石壓在我們的心頭,讓我們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為了把兒子、也把我們這個家庭「救出來」, 我開始到處打聽「抑郁癥」的情況,找同事聊天,還上網搜了一堆關於孩子厭學、休學的資料。
萬幸,在四處拜托專業人士的過程中,我認識了心理咨詢師周老師。
周老師耐心且專業,聽完我的敘述,她沒有急著分析兒子抑郁焦慮的具體原因, 而是帶我搞清楚了什麽是「抑郁」。
抑郁癥是 精神疾病 的一種,是腦內控制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存在功能異常。
這不是大多數人以為的矯情,脆弱,或者是想多了,更不是「想開點兒」、「多笑笑」就能自己好起來的。
心理學上還有一個詞叫
「軀體化」,
就是人會把內心不好的情緒轉化為身體癥狀,讓身體「代為受過」,暫時忽略內心的痛苦。
抑郁癥經常伴隨著一些軀體化癥狀,表現為身體上的各種不適——
所以兒子一聽到上學,就會出現肚子疼頭疼等各種癥狀,甚至在上課的時候,他能反復嘔吐多次。
他是真的難受,並不是裝的。
即便到醫院檢查沒問題、回家就不疼了,也不是他能控制的。
這其實是孩子對「上學」「考試」的厭惡情緒的體現,是透過軀體化癥狀來表達的內心真實感受, 更是他對被父母控制的一種反抗方式。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抑郁後沈迷手機是一種「自救」。
「自救? 他有什麽好自救的? 我對他夠好了吧?」
面對我的不理解,周老師耐心開導道,兒子的自救,是想找尋自己的在現實世界裏缺失的
「價值感」和「成就感」。
那些陷入抑郁狀態的孩子,看起來可能是一副不思進取的樣子,睡大覺、玩手機,看著讓人生氣。
但實際上,他們必然背負著龐大的壓力。
要知道, 如果一個人本身沒上進心、對自己沒什麽要求,ta是不會患上抑郁癥的。
抑郁癥的背後,往往藏著孩子對自己的高標準和嚴要求。
這些壓力可能是父母的高期盼,也可能是自己對自己的嚴苛要求。
總之,就是各種外界的「高標準」的集合。
長時間生活在「高壓」下,外界的標準就慢慢內化,成了他們內心的「嚴要求」。
作為學生,學習是兒子單一價值感的來源。
一旦考試稍有退步、作業稍有不懂, 他就容易陷入焦慮和緊張, 跟世界末日一樣。
再加上我在一邊催促,只知道責怪他不夠用功,埋怨他這個標準沒達到、那個標準不及格,根本沒關心過他是不是需要我的幫助。
「成績的下滑把他僅有的價值感切斷了,孩子會不斷地質疑自己,覺得自己什麽都做不好。
當自我接納程度越來越低,而自己又無力去改變的時候,抑郁問題就很難避免。」
老師這一番話,說的我真是慚愧不已。
之前一門心思覺得自己是為孩子好,想嚴格要求培養個學霸,一路給他設立了各種規劃,他嚴格照做,我就鼓勵,他心累偷懶,我就大加批評。
這種嚴格程度,已經讓兒子產生了懷疑:
我爸是愛我還是愛我的分數?
他是要一個兒子,還是要兒子帶來的面子?
可不管他學習好壞、排名高矮,都是我從小養到大、和我血脈相連的親兒子啊!
我很難過,急切地想要改變兒子的狀態。
03
把家庭的「高壓」變得輕松
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
基於兒子現在抑郁癥狀仍屬於中度,需要專業的心理疏導,周老師建議我, 把兒子送到基地做心理恢復。
心理老師先是為兒子做了一對一的專業咨詢,在他情緒穩定下來之後,還透過 心理測量、沙盤、繪畫、OH卡牌 等心理技術,慢慢了解兒子的內心感受。
十幾歲的少年心事,漸漸被專業老師梳理開來,兒子心裏那些一直困擾他的心結,也終於得以宣泄。
心理老師每次都會積極鼓勵兒子去參與基地的各項活動,提升他的 責任心、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基地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兒子的變化也越來越明顯。
他開始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大大方方和基地其他孩子交流,還打贏了幾場籃球賽,高高興興地一起喝飲料慶祝。
更重要的是,兒子也不再抗拒和我交流, 還會主動寫信,和我分享在基地裏的感受。
有一次兒子寫信告訴我:
「爸,雖然我有的時候真的達不到你的那些要求, 但我心裏都明白, 你是想讓我將來過得更好, 你是為我好。
謝謝你沒有放棄我,我之後會好好調整自己的。」
我一個七尺老爺們,看到這句話,眼淚都下來了,心裏別提多感動。
感覺所有工作上的成就都沒有兒子一句話更打動我,真想一把抱住他。
去基地的第四個月,周老師跟我聯系說, 兒子的軀體化問題減輕了很多,不再出現嘔吐了。
基地老師帶兒子去醫院心理科做了全面的檢查,醫生說兒子的抑郁癥狀得到很大的緩解, 可以停藥了。
我心裏的石頭總算放下了,不過我也知道,想幫助兒子走出抑郁,需要我們做父母的一起努力;
而實作家庭關系的修復,更需要我們家長為孩子做個榜樣。
所以兒子在基地成長期間,我和他媽媽在周老師指導下, 也在不斷調整著自己的教育觀念, 期待能給兒子一個全新的家庭環境。
上個月,兒子終於結束了為期半年的基地療愈,重新回到了我身邊。
一下子我就能感覺到, 他和之前不一樣了, 說話有了精氣神,情緒穩定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他整個人是 「向上」 的,不再是之前幹什麽都不情不願的樣子, 讓人看著心裏就敞亮。
我和他媽媽主動關心兒子在基地的發生的故事,他也願意嘰嘰喳喳的講,我們一家三口一邊說笑一邊吃飯。
那幸福感,簡直讓我覺得不真實。
因為怕給兒子太大壓力,所以他回家之後,我和他媽媽都沒主動提 「回學校」「復學」 的字眼。
沒想到,兒子回來還沒一個星期,居然主動問我說:
「爸,我想回學校了,想回去補補課,你說我行嗎?」
當時我差點蹦起來,全力憋住了才直接沒笑出聲,按照之前周老師說的話,給了兒子幾句鼓勵:
「你要是真的想嘗試,爸媽絕對支持你。不過你也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可以先上補習班試試能不能適應,咱一步一步來。」
兒子果然一邊點頭一邊自己考慮去了,我和他媽媽對視一眼,心裏別提多高興。
在兒子自己的要求下, 這個周,我就要帶他去辦復學手續了。
他即將重新開始高一的征程,為自己的未來拼搏。
我相信他能做到,我也相信,我們一家人都能越來越好。
回想起那段艱難掙紮的日子,真是恍如隔世。 所幸我們折騰了一大圈,都學會了進步和改變。
我也知道,現在的變化只是一個開始,在之後的日子裏,我也會按照周老師給出的建議,幫助兒子一起度過青春的門檻。
最後, 我想把這段時間我總結出的幾點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如果其他的家庭能有需要,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參考:
1、建立良好的溝通,理解並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保持溝通:建立穩定的親子溝通時間,與孩子分享日常生活、情感和想法。
保持尊重: 尊重孩子的觀點和感受,平等地進行交流和溝通。
改變溝通方式:運用積極、鼓勵的話語與孩子交流,避免使用負面、指責性的語言。
2、不再一味關註孩子的成績和名次,讓他確定自己被愛不需要前提。
做父母的,對自己孩子的愛都是天性,是世界上最純粹的感情。
就算這個孩子不是最漂亮最懂事的, 也不可能影響我們為人父母的愛。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在考試、排名上有了波動,我們可以教育他、引導他,也可以合理批評他。
但是, 不要一味指責他, 不要讓孩子懷疑父母的愛是「有前提的」。
3、和孩子制定符合彼此需求的「規則」,讓他心服口服
很多時候我們怕孩子沈迷網路、耽誤學習,就會只是強迫孩子執行我們類似「只準玩十分鐘」的規矩。
時間一到,孩子不願意遵守規則,撒嬌撒火,家長招架不住, 「規則」於是不了了之。
如果因為孩子的哭鬧威脅就改變命令就此妥協,他就會認為父母所謂的 「不可以」 沒有實際的效應,下次只會更加 「得寸進尺」。
相比直接強制孩子執行規矩,知道制定規矩背後的原因:
玩耍放松的時間不能太過分、學習的時間需要保證…等等,理解規則,才能激發他們願意執行的動力。
4、保證自身情緒穩定,不把焦慮情緒傳達給孩子,更不要對孩子的焦慮情緒 「火上澆油」。
父母對孩子的焦慮情緒,往往會透過言語傳遞,比如:
「你怎麽什麽事都做不好!」
「學習不好,你這輩子就完了!」
父母的這些言語,本質是替孩子著急,是想讓孩子學習更好,但如果總是這樣直白粗暴,時間一長,孩子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焦慮,感到壓力。
遇到壓力就想逃避,這是人的本能, 即便成年人也難以避免,何況是個沒成年的孩子。
所以咱們如果真想讓孩子心理狀態穩定,不如說一些穩定樂觀的話,比如:
「你的未來還長著呢,有著大把的時間和機會。
學習不是你唯一的出路,我們的人生有著各種各樣的選擇。」
孩子感受到自己始終被家裏人愛著,內心溫暖踏實, 才能真正得到「減壓」。
現在,我已經想明白了這個道理:
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救世主」,而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孩子們自己的人生,得自己去經歷,自己去負責。
咱們為人父母的,可以在路上拉孩子一把, 但沒必要一直「催熟」。
給予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幫助孩子認清正確的方向, 相信他們一定會走明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