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一到冬天為什麽心情會變差?保定京濟醫院醫生告訴你

2025-01-06女人

近日,隨著嚴寒的侵襲,許多人發現自己對溫暖甘美的食物產生了難以抗拒的渴望,或是寧願蜷縮在柔軟的被窩中,享受那份不願醒來的慵懶。

然而,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方式,卻往往伴隨著體重的悄然增加,以及持續的疲憊感和精神不振,生活的色彩似乎也因此而黯淡了幾分。

這些變化,或許正是寒冷季節裏抑郁情緒悄然上身的訊號。事實上,秋冬季節的氣候微妙變化,常常成為影響我們情緒的隱形推手,讓抑郁的情緒悄然滋生。

01 季節性情緒障礙:秋冬的隱形陰霾

季節性抑郁癥,一種在特定季節周期性發作的抑郁癥,尤其青睞於秋季和冬季。與常規抑郁癥狀相比,它更多地表現為嗜睡、食欲亢進和體重增長。每年的11月,隨著秋季的深入,抑郁情緒開始逐漸蔓延;而到了12月至次年2月,這些癥狀往往會達到頂峰。值得註意的是,季節性抑郁癥具有鮮明的季節性特征,即連續兩年或更長時間內在同一時間段內反復發作。其中,日照時間的減少被認為是誘發季節性抑郁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對於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而言,秋冬季節同樣可能成為抑郁發作的高風險期,其發作模式往往與季節變化緊密相關。高緯度地區因光線變化顯著,居民罹患季節性抑郁癥等精神障礙的風險也隨之增加,自殺率亦呈現相應上升趨勢。

02 「光照」缺失:抑郁的幕後黑手

鮮為人知的是,人類同樣需要「光合作用」來維持情緒的穩定。光線不僅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份,更是調節人類情緒和行為的關鍵因素。隨著氣溫下降和白晝縮短,厚重的衣物和室內生活成為了常態,人們接觸陽光的機會大大減少。日照時間的減少導致人體生物鐘與自然晝夜迴圈的失調,進而影響下視丘視交叉上核(SCN)的正常功能。SCN作為人體晝夜節律的調節中樞,透過感知外界光線變化,指導我們的作息規律。季節更叠導致的生物鐘紊亂,不僅影響生理健康,還可能引發心理不適,如疲倦、抑郁和焦慮等情緒問題。因此,增加光照成為緩解季節性抑郁的有效策略。

03 補充光照:驅散抑郁的明燈

1. 光照療法:科學的光療方案

光照療法透過特定光源的照射,有效緩解季節性抑郁癥和產後抑郁癥。在高緯度地區,如北歐國家,配備燈箱的房間隨處可見。進行光療時,應選用能夠提供至少10,000勒克斯照度的燈箱,並避免直視光源。對於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而言,光療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以防誘發躁狂發作。

2. 戶外散步:自然的饋贈

戶外散步是另一種經濟且高效的抗抑郁方式。即使在陰天,日出後不久的戶外光照強度也足以與燈箱相媲美;而在晴朗天氣下,光照強度更是高達50,000勒克斯。因此,不妨在閑暇時走出家門,讓身心沐浴在自然的懷抱中。

3. 補充維生素D:陽光下的營養

維生素D對於緩解抑郁癥狀同樣具有重要作用。人體大部份維生素D是透過皮膚在陽光照射下合成的。在缺乏陽光的日子裏,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動物源性食品成為重要補充途徑。如動物內臟、鮭魚、小沙丁魚、雞蛋黃和全脂牛奶等。但需註意適量攝入,避免過量導致健康風險。

面對秋冬季節的抑郁情緒挑戰,我們可以透過增加光照、合理膳食和適度運動等方式進行有效調節。

讓陽光成為我們心靈的燈塔,照亮前行的道路,讓每一個季節都充滿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