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一個雞蛋就能治好糖尿病,降下血糖?真的嗎?

2025-01-19女人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健康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這年頭,啥奇聞怪事都有。前幾天,老張在菜市場跟人嘮嗑,說隔壁村的劉大媽吃了幾個月雞蛋,糖尿病居然好了!「一個雞蛋就能治糖尿病?還能降血糖?」

這話一出口,圍觀的鄰裏都炸了鍋。有人一臉懷疑,有人躍躍欲試——「要是真這麽靈,還要啥醫生!」

可話說回來,這事兒靠譜嗎?糖尿病可是個擺在那的大毛病,光靠一個雞蛋就治好了,那醫學院豈不是要關門了? 到底是啥雞蛋有這麽大的神效?還是說,這又是個唬人的傳說?

今天,咱們就用中醫的眼光,來扒一扒這個「一個雞蛋治糖尿病」的傳聞,順便給大家講講糖尿病和降血糖的真相。

糖尿病這個病,甭管是城裏人還是鄉下人,聽到它都頭皮發麻。要不咋說呢,這病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旦纏上你,想甩掉可沒那麽容易。

它既不像感冒那樣來得快去得快,也不像骨折那樣修養一陣子就能痊愈。它是個「慢性殺手」,不聲不響地蠶食你的身體,最後讓你苦不堪言。

咱們先從頭說起。糖尿病,按西醫的說法,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利用障礙,導致血糖長期居高不下。

而中醫則認為,這病的根子在於「陰虛燥熱」「氣陰兩虛」「痰瘀互結」,說白了,就是 脾胃失調,五臟功能紊亂 ,再加上平時吃得多、動得少,久而久之,氣血不暢,毒邪內生,才有了這糖尿病的雛形。

那扯回到雞蛋上,先別急著下結論。雞蛋,的確是個好東西。中醫把它叫「雞子黃」,認為它是「甘平滋陰,補氣養血」之物 ,特別適合那些體虛乏力、陰虛內熱的人吃。

可問題來了,糖尿病能不能靠一個雞蛋治好呢?答案不用多說—— 不能!

為什麽不能呢?咱們得仔細掰扯掰扯。糖尿病的成因復雜,光靠補陰養血的雞蛋,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就好比你的房子漏水了,光用抹布擦幹水漬,卻不去修補房頂,那水還是會繼續漏下來,問題根本沒解決。

糖尿病也是如此,治病要治根,得從調理脾胃、疏通氣血、平衡陰陽入手,而不是指望吃一個雞蛋就能「一勞永逸」。

不過,雞蛋雖不能治糖尿病,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它卻是個不錯的「助攻」。研究表明,雞蛋富 含優質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能幫助穩定血糖,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特別是煮熟的雞蛋,既不容易升高血脂,也能提供長時間的能量,對糖尿病患者來說, 算得上是一種優質的日常食物選擇。

可是,咱們不能只盯著雞蛋不放。糖尿病的管理,關鍵還得靠科學的飲食、合理的運動以及規範的治療。

就拿飲食來說,中醫強調「飲食有節,五味調和」,意思是吃東西得講究個平衡,不能偏食、暴飲暴食。比如糖尿病患者, 應該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碰甜食、油炸食品和高鹽食品。

再說運動,中醫講「動則生陽」,適度的運動能幫助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對糖尿病患者來說, 每天堅持散步、太極拳或者八段錦,既能控制體重,又能改善血糖代謝,是非常有效的輔助療法。

當然,除了飲食和運動,咱們還得說說中醫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和西醫的「降糖藥」相比,中醫更註重「治未病」和「調整體」。 比如,用中藥調理脾胃,用針灸疏通經絡,用艾灸溫補陽氣,再配合食療、茶療,往往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舉個例子, 子參、黃芪、麥冬這些中藥,能益氣生津,緩解糖尿病患者的口幹舌燥、乏力氣短等癥狀;而苦瓜、山藥、枸杞子,則是調理脾胃、降血糖的好幫手。

不過,話又說回來,中醫雖妙,但也不是萬能的。糖尿病的治療,還是要中西醫結合,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比如,血糖過高時,西醫的降糖藥能迅速把血糖降下來,而中醫的調理則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體質,減少並行癥的發生。兩者結合,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說到這兒,咱們再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傳聞。一個雞蛋治好糖尿病,聽著挺神奇,但仔細一分析,這其實是個「以訛傳訛」的典型案例。

可能那位劉大媽原本血糖也不算太高,平時又註意飲食和運動,再加上吃雞蛋補充了營養,血糖才有所好轉。可如果要說雞蛋「治好了」她的糖尿病,那就有點兒誇張了。

最後,給糖尿病患者提幾點建議:

科學飲食: 飲食要清淡,多吃蔬菜、粗糧和優質蛋白,少碰甜食和油膩食品。

堅持運動: 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適度運動, 比如快走、太極拳, 都能幫助控制血糖。

中西結合: 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降糖藥,同時配合中醫調理,改善體質。

定期監測: 定期測量血糖,關註身體變化, 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總之,糖尿病不可怕,只要管住嘴、邁開腿,配合中西醫的科學治療,完全可以和它和平共處。至於一個雞蛋治糖尿病這種傳聞,聽聽就好,別太當真。

參考文獻:

1.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

2. 【中醫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3. 【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報告】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註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