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孫燕 通訊員 王蕊 張文玥
50歲後,人的腦部加速衰老,這一群體或多或少可能出現了腦血管疾病。而腦血管的病變是艾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也就是說,當出現腦血管疾病後,你就應該引起足夠重視,艾爾茨海默病等神經性共病可能已悄悄向你靠近,但你毫無察覺。
這也是源於去年,國家健康和疾病人腦組織資源庫(國家腦庫)發起的中國首次大規模神經病理學調查。國家健康和疾病人腦組織資源庫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主任章京教授作為主要通訊作者,近日在國際權威期刊Alzheimer’s Dementia發表了這項調查結果,為腦健康問題敲響了警鐘。
章京教授帶領團隊開展數據分析 本人供圖
調查結果顯示
超半數中國老人大腦存在病變
這次神經病理學的調查物件來自全國各地的1142位大腦捐獻誌願者。其中浙江誌願者有400多人。他們在2012年到2024年初相繼離世,其中92.4%為50歲以上的人群,90歲以上高齡者占比約16.9%。
調查結果顯示,在這1142例大腦樣本中,超過一半的人(63%)存在腦血管方面的問題。這一數據令人震驚,揭示了腦血管疾病在中國老年人群中的高發病率。
與此同時,接近一半的人(48%)的大腦檢查結果顯示有艾爾茨海默病的跡象。這一數位同樣不容小覷。
此外,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35%)存在與年齡增長相關的Tau蛋白異常問題,這種異常通常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
由於有人同時存在多種腦部病理改變(共病),因此統計數位加起來超過了100%。其中,腦血管病變與艾爾茨海默病神經病變的高度重合尤為引人註目。
章京教授告訴記者,本次調查從地域分布來看,北方捐獻者腦血管病的患病率為77%,明顯高於南方的50%。這一差異不僅體現在腦血管病上,其他大腦病變的比例也是北方高於南方。
除了遺傳基因差異外,章京分析:「北方跟南方的氣候不同,到了冬天,大家都會在室內的炕上取暖,出門活動、運動的機會都減少;其次北方的飲食習慣為高肉少蔬菜,較辛辣,所以他們神經性疾病的比例也比南方高。」
腦血管病早於其他疾病
且腦部疾病共病現象明顯
「我們的這次調查填補了中國在世界上神經病理學調查的空白。」章京說,1142例被調查者,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腦庫。
調查最重要的貢獻是,明晰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腦內會改變很多,共病現象會很明顯,比如當人患上了艾爾茨海默病,還會有其他疾病並存,像血管性的、路易疾病或者是其他比較罕見的腦部疾病。
因此在治療時,如果用單一的藥物做單一的治療肯定是不夠的,醫生需要綜合判斷全面考慮。這就需要明確診斷,比如他患有艾爾茨海默病外,還有沒有其他病,簡單地說,必須有清晰的診斷才能有精準的治療。這對未來腦部疾病的診療指導意義非常重要。
章京告訴記者,研究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腦部的血管的改變遠遠早於其他疾病的發生。血管改變有很多種,比如出現小血栓、小動脈的硬化、大動脈的粥樣硬化等等。這些腦血管的改變會早於其他疾病,因此提前幹預心腦血管的病變,從理論上來講,有助於減少或減緩神經退行疾病,包括像艾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發展。
由於在國內還沒有建立被調查者的長期隨訪跟蹤制度,所以在國內還沒有案例能說佐證,但章京表示在國外有這樣的案例。
有望實作精準診斷
早期幹預也迫在眉睫
腦細胞跟很多細胞不一樣,流逝後,是難以挽回的,即便你不服老,但還是應該直面這一嚴峻的事實。如何提前幹預,大家都想知道。章京介紹,這需要精準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方法。
目前早期診斷的方法有好幾種,比如抽取腦脊液,做pet-ct,但都不是大家能接受的方式。章京教授表示,還有一種方式是他們首創的,就是抽取疑似患者少量血液,透過檢查血液中幾項標誌物的變化就可以輔助診斷艾爾茨海默病的方法。
這種用分子標誌物進行艾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診斷、追蹤等轉化醫學研究上處於國際前沿。這項早期診斷技術正在臨床試驗階段,預計將在2年內投入臨床套用。高危人群或有需要的人群就可以做早篩了。
「我們想建立更加完善的腦庫和長期隨訪機制。」章京表示,盡管這次調查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樣本量仍然有限,且地域分布不均衡。要實作腦部疾病的精準診斷和有效治療,還需要更多的數據和深入的研究。因此,他們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建立更多的腦庫,並加強生前的健康數據收集工作。透過收集更多的大腦樣本和生前的健康數據,研究人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腦老化的過程和疾病的發病機制,為精準診斷和治療提供支持。
讓腦細胞死亡得慢一些
健康生活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無論是否能早篩出腦部疾病,也無論是否有藥物能延緩腦部衰老,章京說,大家現在能做的就是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健康飲食是維護大腦健康的基礎。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類,有助於大腦健康。同時,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減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攝入,也是保持大腦健康的重要措施。
其次,規律運動對於提高心腦血管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遊泳或騎自由車,可以顯著提高心腦血管的健康水平,進而對大腦健康產生積極影響。
此外,腦力活動也是保持大腦健康的重要手段。透過參與閱讀、解謎、學習新技能等腦力活動,可以提高認知儲備,延緩認知衰退。這些活動不僅有助於保持大腦的靈活性,還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互動動同樣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與家人、朋友保持積極的社互動動,有助於減少孤獨感,提高生活品質。社交活動可以刺激大腦中的神經連線,促進大腦功能的發揮。
最後,定期體檢是及時發現並控制可能影響大腦健康的風險因素的關鍵。定期進行心腦血管健康檢查,及時發現並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頸動脈斑塊等疾病。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