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網站3月14日文章,原題:得益於中國協助,德黑蘭基礎設施將比紐約還要好
繁忙的德黑蘭地鐵系統的總經理多羅斯提上周丟擲重磅訊息: 經過數年談判,伊朗首都準備迎接一批來自中國的嶄新地鐵列車。 此舉將徹底改變這座城市的交通狀況,為這個已有5年未進行過大規模升級改造的系統註入新活力。這還不是全部。德黑蘭市市長紮卡尼上月丟擲王牌,公布一系列與中企簽訂的合約,目標是對該市基礎設施進行徹底改造。從大型交通計畫到雄心勃勃的建築計畫,中國的足跡可能很快就會遍布德黑蘭城。
對曾在中國大城市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漫步的人來說,德黑蘭擁有可與中國一線城市媲美的地鐵系統已經不僅僅是空想,而是開啟了一扇通往未來的窗。在中國的城市軌域交通網路中,流線型列車穿梭於整潔的車站,為全球公共交通樹立了黃金標準。德黑蘭是受國際制裁限制的城市,其地鐵系統真能超越紐約市老舊的地鐵系統嗎?
其實,沒那麽難——但值得回顧一下。這次地鐵改造並非一時興起,而是伊中兩國2016年就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一部份。到2026年,中伊雙邊年貿易額將達到新高度,越來越多貿易將以人民幣結算。雙邊協定不僅涉及閃亮的新列車,還有建立深厚的紐帶,涉及從經貿到交通各個方面。中伊夥伴關系的核心是經濟、政治和軍事「合奏」,覆蓋中東內外。當美國忙於應付自己的內部紛爭時,北京和德黑蘭正發展關系,並向西方在該地區的霸權發起反擊。
經濟上,這種夥伴關系堪稱天作之合。中國對能源的渴求與伊朗豐富的油氣儲備完美契合。中伊夥伴關系還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可以牽制西方大國在中東的傳統霸權。隨著透過基礎設施計畫和投資擴大在該地區的存在,中國尋求在塑造地區動態、平衡西方影響和推進自身戰略利益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隨著北京與德黑蘭加深接觸,可能招致西方大國惱怒。美國及其盟友總給地區事務蒙上陰影。當中企向德黑蘭地鐵改造伸出援手時,人們不禁想,山姆大叔是否會嫉妒,畢竟它的一些地鐵已淪為老鼠窩。
大局顯而易見:美國不能再壟斷貿易、技術或投資了。 中國在全球基建方面已處於領軍地位,研發也正趕超美國。用不了多久,華盛頓制裁就會像讓·杜雅爾丹在【華爾街之狼】中描述的美國司法部傳票一樣,變成廁紙一張。 (作者布萊德利·布蘭肯希普,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