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有這麽幾種投資俱樂部的方式:
江蘇蘇寧隊就屬於最後一種。
江蘇蘇寧,風雨飄搖的時候,恰逢中國足球乃至中國經濟歷史上的幾個重要時刻:
而在2018年的數據,中超俱樂部平均收入為6.86億元,平均支出11.26億元,平均虧損4.4億元。
不說中超的投入,單看武漢三鎮那兩年的凈投入,正常企業都吃不消。
更何況其時母集團深陷債務危機的蘇寧集團:
截至2020年3季度,蘇寧易購合並口徑負債總計1361億元,有息債務規模逾700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6.16億元;
2020年全年,蘇寧歸母凈利潤虧損超39億元;
2020年年末,蘇寧控股質押給淘寶10萬股,蘇寧置業——也就是江蘇蘇寧隊的所有方的股份65%質押給了淘寶。
2021年蘇寧尋求轉讓的時候,江蘇不是沒有企業和地方願意接手——至少我看到過的新聞,無錫和蘇州都有意向。
但是,蘇寧的獅子大開口嚇跑了潛在收購方。
這個價碼,有20億,有40億,也有0元+5億負債,其核心指向一點:
蘇寧方面想盡可能地把自15年收購俱樂部以來的投入成本都轉嫁給接盤的 。
江蘇隊解散不是沒人要,而是蘇寧方面的吃相實在是過於難看,加上其時遇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投資人泥菩薩過河,中超環境大變,陳碼頭致力於為中國足壇貼上「公益」標簽,最終導致了江蘇隊的停止營運。
當然,他們作的惡還不止是終結了江蘇省隊63年的歷史,欠清潔工的薪資不還、削減不賺錢的青訓投入,關閉了大量青訓學校,解散了04-06三支梯隊的隊員,讓他們既不能跟隊冬訓,也不能在梯隊繼續上學,甚至連中考都沒法畢業。
蘇寧這種殺根的做法,掘了江蘇足球的根。
而父子之間一脈相承的吃相其實也影響了張康陽同期在國際市場上的籌款吸重力——畢竟,當年建行在與張康陽產生糾紛時,他可是以「相關財務協定上出現的張康陽的簽名實屬偽造」這種「有悖於固有的可能性和常識」的理由辯護的。
在西方資本眼裏:「 如果張康陽都沒有還清一家中國國有銀行的錢,我們又如何指望他能把錢還給我們呢? 」
蘇寧集團跟橡樹資本簽訂的貸款協定是以蘇寧持有的68.55%和萊茵投資集團31.05%的國際米蘭股份作為抵押的,這個債務蘇寧自己扛,找不到國際米蘭俱樂部的頭上。
三年間,張康陽也不是不想出手俱樂部,但義甲的投資環境讓最有可能做出收購動作的中東王爺們興趣缺失,張康陽也想過拆東墻補西墻,由於橡樹資本的條款設計,這種被認為是會進一步增加債務,影響他們可能獲得的潛在收益的操作也被叫停。
到期之後,
質押的股份自然被收走。
不過,我仍然覺得張康陽也不在乎這點。當年簽署的借貸協定裏有一條:
在執行時,橡樹必須向蘇寧支付國際米蘭的市場價值與3.75億歐元債務之間的差額。因此蘇寧有可能會獲得一筆「補償金」,其金額將會取決於專家的估價,而相關估價還將考慮到俱樂部的債務,其中就包括了國際米蘭2027年到期的4.15億歐元的債券。考慮到架構問題,這筆差額大機率也能進張康陽的口袋,讓他繼續瀟灑。
這種吃幹抹凈還令人無可奈何的做法,
怎能不讓人敬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