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峰會在美國總統拜登的老家德拉瓦州威爾明頓舉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這是拜登面臨政權交接之際,為留下自己的外交政策遺產作出的「最後努力」,以「制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更有媒體記者透過攝影機捕捉到,這次峰會的第一個議題就針對中國。盡管峰會發表的聯合聲明並未提到中國,但法新社引述美國官員的話稱,「對抗中國」成為峰會「議程重點」。
![](https://img.jasve.com/2024-9/0efc8a2ad176743c511a157105c10610.webp)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林劍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回應美國總統拜登上周末在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峰會「閉門講話」中的涉華言論被曝光一事,提醒QUAD四國「下次別忘了關掉麥克風」。此外,林劍還在帖文中附上一張對比圖,顯示近日中美兩場主場外交在主題上的鮮明不同。在QUAD四國領導人當著媒體面致開幕詞後,拜登緊接著談論中國的一段言論被沒有關閉的麥克風捕捉到,他聲稱中國繼續表現得「咄咄逼人」,在整個地區「考驗」美國及「印太」盟友雲雲。
四國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也沒有直接提及中國。聲明表達了對東海和南海局勢的「嚴重關切」,譴責了在南海的「脅迫和恐嚇行為」,但沒有明確點名是誰采取的行動。此外,四國領導人還宣布將加強在海洋安全保障領域的合作,提高四方海上保安機構的「互相操作性」,向其他「印太」國家提供海洋監視技術,並宣布明年將舉行四方海岸防衛隊聯合巡航行動。
美日印澳「四方峰會」打著區域合作的「旗號」,實則是針對中國的崛起。但是,正是由於合作的初衷不是為了共同的發展利益,而是為了應對被誇大的「中國威脅」,因此,這個合作聯盟並不牢固,各自有各自的考量。有分析認為,印度是其中相對而言不穩定的那一個。對於莫迪而言,他想要的是利用與美國的親密關系為印度牟利,但是印度針對中國的意願,並沒有那麽強烈。尤其是近來,印度一改近些年來的強硬態度,希望與中國緩和邊境關系,同時希望中國企業能夠進一步擴大在印投資。
不管是在印太地區遏制中國,還是對抗俄羅斯,美國都需要將印度拉入陣營,這也是為何這兩年美印關系進入了蜜月期。為了將印度鎖死在反俄抗華的戰略位置,美國又是邀請印度加入四方安全對話,又是給印軍提供情報慫恿印度在邊境挑釁中國。當然,印度也沒有讓美國失望,莫迪政府積極插手中菲南海爭端。其次,盡管印度加入了美國建立的遏華聯盟,但是莫迪政府一直磨洋工,不願意徹底激怒中國,並且也努力維系俄印關系,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據英國【獨立報】的報道,美日澳印4國領導人在這次會談中表示,他們準備把4國海岸防衛隊船只集中在一起,從2025年,也就是從明年開始,在南海以及中國周邊海域進行聯合巡邏,以推進建立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搞笑的是,這一次美國聯合3個盟友,在宣布要做這件事時,他們又編造了一個借口,說主要目的是為遏制「中國非法捕魚船隊」。
![](https://img.jasve.com/2024-9/2ce37c7afe4cdba498734332143961f9.webp)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當前,南海和東海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一些域外國家不斷拼湊小圈子,翻新花樣介入中國周邊涉海問題,企圖搞集團對抗,推動局勢升溫,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我要強調的是,任何勢力的介入都不會動搖中方依法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決心。對任何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的行徑,我們都將提出嚴正交涉。
在近來美國展開對華「密集外交」,中美關系有所緩和的背景下,美方對待這次四邊峰會涉華議題也顯得有點矛盾糾結。一方面,華盛頓似乎也不想「激怒中國」,因此沙利文公開聲稱這次峰會「不針對任何其他國家」,白宮竭力否認四邊機制是美國在「印太」地區限制中國的一個工具,但另一方面,媒體又透露出四方在會談上繼續大談「中國威脅」。「美方口口聲聲說不針對中國,但峰會的第一個話題就是中國,峰會還處處拿中國說事。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連美國媒體都不相信。」
中國的發展成果是靠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奮鬥出來的,也得益於一個總體穩定的外部環境。這一切從來就不是誰的「恩賜」,也不是搭了誰的「便車」,更不會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
某些人將中國視為「假想敵」,忽略了中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低估了中國人民捍衛國家利益的決心。同時也歪曲了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戰略意圖,更違背了大多數國家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