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好,很有深度。為了回答好這個問題,我特意復盤看了一下瓜迪歐拉還有克洛普高位逼搶的視訊,另外也從網上找了大量截圖。
透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發現瓜迪歐拉和克洛普高位壓迫的區別會在於兩點。一是陣型上的位置層次略有差異,二是斷球以及阻截的思路大相徑庭。
克洛普追求速度沖擊和位置感,瓜迪歐拉則是擅長包夾路線,對皮球進行控制。
這是兩個人之間高位逼搶稍有不同的地方。
話不多說,我們用動圖的展示來進行分析。
比如上圖利物浦的高位逼搶,這是比較典型的克洛普抄截思路。陣型比較統一,集中,隊員之間的層次感也比較均衡,很少說有失位的情況。即使逼搶,其它隊員之間也會註重身邊接應人的保護。
利用快速逼搶的壓迫,促使出球隊員倉促出腳,從而達到球權交換的目的,然後打反擊。
面對阿森納的這個高位逼搶,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球員的站位和跑動位置。看一下莎拉赫的動作。
一開始莎拉赫是去逼搶的,當對手把球傳出去以後,他就開始放慢腳步了,緊接著他就開始封堵出球路線,觀察阿森納左路的球員位置。
隊友去逼搶了,他也沒有閑著,而是把註意力放在了接應人的位置上。
克洛普的高位逼搶和壓迫,他的陣型一定是有層次的,就是盡量少失位,多名隊員逼搶。過了以後,其它隊員進行輪防補位,所有的球員都動起來,然後從左到右、從前到後的地毯式覆蓋。
再換個俯視角度,從這個位置來看,大家可以發現利物浦的高位逼搶它的特點了吧。有沒有發現,後面的隊友出球路線都被封住了,阿森納的隊員實在沒辦法,最後只能倉促解圍,到最後球又回到了利物浦的腳上。
看完視訊,我非常佩服克洛普的高位逼搶壓迫戰術,真的做到了極致,那種陣型的層次感,還有隊員們互相配合逼搶的策略都非常到位。
而瓜迪歐拉的逼搶呢,他不太強調陣型的固定。無論早期在巴薩還是後面曼城,他習慣的是「八方圍堵」,有點類似於鳥籠控制。
隊員之間保持得很緊湊,每名球員可能距離身位不會超過20公尺,會有倒三角的選位。
這個也不奇怪,因為瓜迪歐拉高位逼搶的背後,還要追求極致的控球。把球控制在自己腳上,盡量到時候隊員之間能夠形成配合。
他的思路,跟克洛普的沖擊不同。克洛普的斷球以後,是打快,爭取斷下球以後打反擊;瓜迪歐拉則是追求控制,盡可能快一點的從對方腳下把球搶過來。
這種包夾策略,他也不擔心隊員們短時間失位會有什麽影響。皮球在我腳下,拿到之後再歸位就好了,就不需要強調防守的層次感有多麽固定。
克洛普強調站位平衡,瓜迪歐拉會是靈活機動。
密度大、防守強度密集,空間小,這是曼城高位逼搶的特點。就是想把球員逼在一個角落裏,讓你無法出球舒服的狀態。
相比較利物浦的逼搶,曼城給持球人的壓迫出球空間是比較狹小的,沒有那麽深。
對於接應人,曼城我發現他們喜歡采取包夾方式。就是球員之間的距離會盡量往對方想要接應的那個人身上。
一旦發現對方出球路線有可能朝這個人傳時,那麽所有的隊員就過來搶了,會在短時間內去尋找到這名球員無法接應的位置。
從高位逼搶的特點來看,我個人比較偏好克洛普的高位逼搶,他的壓迫感的層次以及位置思路,是比較傾向於「進攻」。
渣叔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他的踢球風格「很有精神」,喜歡追求快的手段,那麽把球搶下來,隊員們不失位,保持好的位置,那麽傳送就會比較直接,能夠更快地打身後。
瓜迪歐拉的逼搶,我認為難度太大,急需要隊員之間有很深的默契。由於逼搶追求包夾還有多人圍堵,那麽短時間內會有失位,是一把雙刃劍。
搶下來固然很好,搶不下來,可能身後就會是一大片空檔了,很容易被對手打反擊。在隊員不夠默契,球員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這種策略是比較冒險的。
所有高位逼搶戰術,有的球隊就怕這種情況,怕防守出現問題,於是他們的高位逼搶,會有所保留,就是一對一的全場高位人盯人,很像籃球場上的全場緊逼防守。
比如上面這張,巴薩對陣巴黎的比賽,高位逼搶,其實就是這種人盯人策略的體現。每個人負責自己的物件,然後不讓你出球舒服,最終丟球。
當然,你要說瓜迪歐拉和克洛普的高位壓迫孰優孰劣,這個也要看球隊的整體打法和思路,還有隊員們的特點來進行把控。
如果你球隊是哈維、伊涅斯塔這樣的隊員,那麽控制下來皮球會是更好的做法;但如果有莎拉赫這樣的快馬,那就要盡快推反擊,而不是搶下皮球以後慢慢推進。
高位逼搶的作用,最終還是要轉化成進球,守轉攻的過程能夠銜接順暢,這才是用這個戰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