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援引英國【衛報】和澳洲天空新聞台報道,近日因在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閉門會議上未意識到話筒沒關,美國總統拜登「大聲密謀」應對所謂「中國考驗」的片段流出,直接「打臉」四國此前措辭謹慎、避免提及中國的聯合聲明。拜登對其他三國領導人聲稱:「中國繼續采取咄咄逼人的行動,在整個地區考驗我們,在南海、東海、南亞和台灣海峽也是如此。在我們兩國關系的各個領域,包括經濟和科技方面,都是如此。」
四方機制具有準同盟性質。它雖然未明確聲稱針對某一特定國家,但在議題設定上卻處處以中國為假想敵。2021年9月,四國首腦明確了四方機制的精神是建立「一個自由、開放、包容、健康、以民主價值觀為基礎、不受脅迫所限制的地區」。自2021年3月至今,四方機制共召開4次線上峰會和2次線下峰會。其議題涵蓋範圍廣泛,涉及防務、供應鏈、網路安全、基礎設施等各領域。但萬變不離其宗,制衡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是其中始終不變的主題。
值得註意的是,美國放棄了為「四邊機制」提供資金支持的承諾,轉而要求其他三國也要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這等於要求三國為美國遏制中國戰略埋單。這一變化其實並不令人意外,美聯準日前大幅降息50個基點,表明美聯準判斷美國經濟正在出現衰退跡象。拜登今年7月在華盛頓主持召開北約峰會,本來希望借機展示其領導力,結果只是讓人們對他的能力產生更多的懷疑。現在,他試圖利用「四方峰會」亡羊補牢,但為時已晚。
而近日正在美國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表示,中印關系是亞洲未來的關鍵,還會對世界的未來造成影響。與此同時,蘇傑生拒絕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和金磚國家選邊站,他聲稱印度不會顧此失彼,可以「一邊走路一邊嚼口香糖」。據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近日報道,蘇傑生是在美國智庫外交關系委員會主辦的活動中發表上述言論的。他認為,中國與印度之間的關系不僅關乎亞洲的未來,而且對更廣泛的全球秩序至關重要。
此外,澳洲前總理保羅·基廷也曾強調,澳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應該有自己的對策,不應緊跟美國的腳步。保羅·基廷:「澳洲境內到處都是美軍基地。當今的澳洲政府沒有任何對策,這可能會使澳洲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但澳洲不需要跟在美國的後面亦步亦趨。」對於美國的所作所為,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表示,這些打著「維護安全」幌子拼湊起來的「小圈子」不會給亞太地區帶來一點安全,反而會制造重重矛盾和對抗。
此外,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我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四邊機制」在美方「印太戰略」中被定位為地區首要領導機制,是美國圍堵中國、維護美霸權的一個工具。「印太戰略」試圖以炒作「中國威脅」凝聚排華遏華共識,「四邊機制」試圖以涉海議題糾集軍事安全合作,意圖和手法如出一轍。發言人稱,拼湊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損害地區國家的互信與合作,與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繁榮的亞太大勢背道而馳,註定走不遠,更走不通。
另據環球時報報道,據訊息人士透露,近日,日本「漣」號驅逐艦、澳洲「雪梨」號驅逐艦、紐西蘭「奧特亞羅瓦」號補給艦過航台灣海峽,解放軍對其全程跟監警戒,情況盡在掌握。
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針對日本自衛隊艦艇進入台灣海峽活動,中國軍隊已依法依規予以處置。中方對日方的政治意圖高度警惕,已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日方在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就此作出過明確承諾,即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我們敦促日方在台灣問題上重信守諾、謹言慎行,不要給中日關系和台海和平穩客製造幹擾。
針對石破茂當選為自民黨總裁,將成為日本新首相。石破茂在競選中表示,需要建立亞洲版北約。我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日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希望日方以史為鑒,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檔確立的各項原則和共識,樹立客觀正確的對華認知,奉行積極理性的對華政策,把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定位落到實處,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日關系沿著正確軌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